半島網評丨黃河的“經濟出海口”在青島
半島網評論員 孟祥龍
在國家水利部近日召開的全國水利工程運行管理工作會議上,山東黃河河務局的交流發言《標準化管理 數字化賦能 全力提升山東黃河堤防工程運行管理水平》引起了同行同業的高度關注和廣泛贊譽。包括山東省在內的沿黃九省區,將數字賦能、環保理念、信息輔助、智慧決策等融為一體的黃河管理新模式新經驗,正在發揮出越來越顯著的實際功效,正在讓黃河重現中華民族母親河的無窮魅力。
管好黃河是為了用好黃河,用好黃河既是對數千年歷史的精神傳承,也是對當下實現促進高質量發展的時代呼應。黃河的水利能力持續提升,黃河的生態環境持續優化,黃河的經濟價值持續增強,黃河的文化底蘊持續加深,黃河的品牌效應持續突顯,這都是用好黃河的一個個精彩側面。
更為重要也殊為不易的是,綿延超過萬里的黃河由西至東,從青藏高原到渤海相繼穿越了九省區,在黃河重大國家戰略的總體框架下,九省區的思路、規劃、步調等均具有聯動協同的一致性和交互性,從而夯實了黃河戰略全面實施的優良基礎。
在青海,統籌推進黃河源頭山水林田湖草沙系統的綜合治理,著力鞏固黃河上游的生態安全,并建立精密監測網,運用高科技手段巡護監測黃河源區。在寧夏,國家林草部門多級聯合研究推進黃河“幾字彎”攻堅戰重點工作,不斷強化荒漠化綜合治理的水平與能力,持續提升各種性質林地的質量。在山西,全力推進“一泓清水入黃河”工程建設,進一步加強太原等重點城市的水生態環境保護工作,讓匯入黃河的每一滴水都是干干凈凈的好水。
如果把黃河比作一條巨龍,那么,處于黃河入海口區域的山東,經濟總量排名北方第一的山東,就是兼有地理屬性和經濟層面雙重意義的黃河龍頭。
山東黃河河務局能有信心有水平有熱忱把黃河治理好管理好,是這些年來山東上上下下社會各界對黃河戰略全力傾注的最好例證之一。通過扎實全面細致的工作積累,山東已構建起協同推進體系、規劃政策體系、法治保障體系、省際協作體系等四大體系,讓黃河戰略與山東的高質量發展進行了密不可分的深度綁定,黃河美則山東更美,山東興必帶動黃河全流域同興的共識,已經深植于山東人民的內心中。
不僅是菏澤、濟南、濱州等黃河直接流經的山東城市,在努力做好依托黃河謀求新局面新變化新突破的發展課題。以青島為主的其他山東城市,也在山東省的統籌安排與指揮下,積極主動地參與到黃河戰略中去。青島搶抓機遇、勇擔使命,全力打造沿黃開放門戶和“經濟出海口”,構建黃河流域最便捷出海通道,在推進沿黃產業合作、文化交流中體現青島擔當,在推進生態環境保護和集約節約用水方面作出青島表率。這就是青島之于黃河最莊嚴的承諾,也是最顯著的作用。
“黃河從青島入海”,正在肉眼看不見但切身能體驗到的經濟領域,潛移默化、日新月異地發生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