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習生“泄密”敲響行業內控警鐘
半島全媒體評論員 張亭旺
近日,某高校學生在社交媒體曬短視頻“985大一投行實習的一天”引發輿論關注,因為這一事件不僅僅在于該實習生行事高調,嚴重的是視頻泄露了其實習公司——中信建投正在進行的三個IPO項目的敏感信息。
據悉,事件發生后,中信建投立即召開會議予以應對。7月27日晚間,中信建投發布聲明:該學生進入公司研學系公司投行某團隊負責人違規引入,公司已對該負責人作出撤職處分,并將對投行部門負責人嚴肅問責。
作為券商行業的佼佼者,中信建投實習生“泄密事件”無疑給整個行業敲響了內控的警鐘。很顯然,事件的發生至少說明中信建投在接受學生實習等方面是存在漏洞的,入口關沒有守好,管理關也沒有把好,暴露了公司對實習生,乃至負責項目的員工培訓、管理、保密制度等落實不到位。
中國證券業協會對證券公司從業人員保守商業秘密、客戶信息早就作出了明文規定。證監會公布的《證券公司投資銀行類業務內部控制指引》也指出,證券公司應當與投資銀行類業務人員及相關知情人員簽訂保密協議。投資銀行類業務人員及相關知情人員應當嚴格遵守保密制度和保密協議的規定,不得傳播或泄露內幕信息……
值得一提的是,自2022年7月中金公司員工被親屬在社交媒體秀出高薪引發巨大輿情之后,國內證券公司大都對于員工的個人社交賬戶管理進行了嚴格要求,亦有券商對于實習生社交媒體賬戶管理提出了紀律要求。就在不久前,證監會主席吳清剛剛強調了凈化“八小時”之外生活圈、朋友圈的重要性,呼吁券商從業人員加強自我約束,確保行為合規。
實習生“泄密事件”體現出中信建投在內控上的不力,也對合規人員專業素養提升提出更高要求。中信建投對相關負責人撤職、問責不是終點。證券公司必須對合規和風控真正重視起來,加強對員工的培訓和教育,提高員工的保密意識和職業道德水平,當好公司業務合規風險的“守護者”。同時,監管部門也應加大對金融機構的監管力度,確保金融市場的穩定和健康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