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春運”拉開大幕!21日起,中國又將經歷一場歷時40天、近30億人次的“人類最大規模周期性遷徙”。持續了30多年的“春運”,似乎已經成為中國春節的重要組成部分。很多中國人都習慣以“春...
春運首日火車站觀察:他們的回家路不再漫長
中新網客戶端北京1月21日電(記者 張尼) 21日,2019年春運正式拉開帷幕,前后40天,近30億人次的大遷徙,中國春運再度成為輿論焦點。春運開啟第一天,將鏡頭聚焦火車站,候車室、站臺上、車廂里……一處處細微的變化,讓家的距離越來越近。
“00后”檢票員賴錦龍正在工作。 中新網記者 張尼 攝
“00后”檢票員和高科技檢票
2000年出生的福建小伙兒賴錦龍今年只有19歲,這個“00后”3個月前才走上北京南站檢票員的工作崗位,這也是他職業生涯中的第一個春運。
這兩天,候車大廳里人流量明顯增加,賴錦龍和同事們的工作也變得繁忙起來,每天都要幫助大量旅客檢票登車。
不過,剛剛入職的賴錦龍很幸運,由于北京南站在去年9月起啟動了全國首批實名制驗證快速閘機通道,旅客不需要取票,只刷身份證就可以進站,平均每人用時2到3秒,大大提高了檢票速度。
“有了新技術,我們的工作效率要比以前的檢票員高很多,閘機口需要的人手少了,乘客都可以自助刷閘機進站,檢票員只用核對為非二代身份證檢票旅客的信息。”賴錦龍說。
除了高科技加入檢票工作,北京南站還設置了愛心通道,每逢遇到老人、孩子或者需要幫助的旅客,賴錦龍和同事們就會幫助他們通過愛心通道檢票進站,旅客登車也變得更加方便快捷。
小孫正在“復興號”列車上看手機。 中新網記者 張尼 攝
“95后”大學生輕裝返鄉
1月21日下午,在G4215次列車上,記者見到了正在讀大四的小孫,這是他大學生涯中的最后一個春運。
“今年春運很幸運,北京南站增開了復興號列車,我是昨天專程改成這個車次的。”小孫說。
小孫是山東人,因為家附近的膠州北站停靠的列車不多,過去寒假回家,他都無法乘坐高鐵直達。
今年,他很幸運地搶到了G4215次列車的車票,這也是鐵路部門首次使用“復興號”擔當的增開列車。坐這趟高鐵回家,小孫可以直達膠州北,路程還不到4個小時,比以前節約40分鐘左右。
這次回家,小孫只背了一個輕便的書包,帶了簡單的衣物。
“本來想給父母買點特產,但是發現現在家里什么都能買到,網購也很方便,我平時買東西直接快遞回家鄉就可以,所以過年回家沒必要大包小包了。”小孫說。
孫先生一家準備從北京南站搭乘高鐵回老家過春節。 中新網記者 張尼 攝
高鐵上的團圓夢
沈陽人孫先生已經在北京定居了十幾年,因為工作性質特殊,他有時候四五年才能回一次老家過年。
這些年,為了方便父母照顧自己的女兒,兩位老人也都是在北京過的春節。
“今年我們終于能回老家過一個年,而且是特地安排提前回去,趕上春運第一天就返鄉了,兩個老人也很開心。”孫先生說。
十幾年前,孫先生剛到北京時,鐵路網還沒有這么發達,春運回家的路途很漫長。如今,高鐵的開通讓他與家鄉的距離不再遙遠,從北京乘坐高鐵回沈陽最快只要四個小時左右,實現了中午登車、晚上到家吃晚飯的愿望。
來自鐵路部門的數據顯示,2019年春運期間,“復興號”開行數量將由291.5對增加到400對,京哈、京廣、滬昆、渝貴等高鐵線路增開夜間高鐵列車,另有180組時速350公里新購動車組投入運營,杭黃、懷衡等多條新線開通。
越來越多的旅客春節返鄉時間大幅縮短。
今年春節,孫先生計劃帶著全家人在老家多待一陣子,好好陪陪家人,為了能讓女兒開心過年,他還給孩子帶了滿滿一行李箱的玩具、零食和衣服。
“孩子回家的機會很少,希望今年在東北好好感受下冰雪文化。”孫先生說。(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