辣蛤蜊 | 擺拍引流,擊穿信任的天花板
策劃/單俊楠 王維峰 評論員/黃琳 張珍珍 審核/李敏娜 剪輯/張珍珍
前幾天,一家鹵鴨店店員因主動為顧客更換變味鹵鴨躲過天花板掉落的故事,被網絡捧為 “好人有好報” 的即時版;而近日,這則視頻卻被扒出是精心策劃的擺拍。這場荒誕劇讓網友直呼:“奧斯卡欠店員一個小金人!”
對于通過虛假、不實內容博取流量的行為,平臺已經對該賬號禁言30天,限制營利權限60天的處罰。而我們更應該看到,這場鬧劇的背后,是流量經濟催生的畸形生態(tài)。當“正能量”成為可以變現(xiàn)的流量密碼,就會有部分商家、機構動起歪腦筋:既然化身“編劇”收割流量就能輕松賺錢,那還有什么必要下苦功夫去好好打磨產品、認真服務顧客呢?于是我們就能看到一些賬號開始利用公眾對食品安全的焦慮、對弱勢群體的同情、對“善有善報”的期待,對“幕后真相”的好奇……炮制出各種所謂的“沖突”,吸引網友的眼球,從而達到收割流量的營銷目的。
擺拍的鬧劇終會落幕,但留給我們的思考遠未結束。如果放任,這種充斥著營銷的短劇式擺拍,會讓越來越多的人對網絡信息失去信任,而要根治這一亂象,必須要打出 “組合拳”:平臺應加強 AI 審核,對 “正能量” 視頻設置更嚴格的真實性校驗;監(jiān)管部門需完善法律法規(guī),對多次違規(guī)的 MCN 機構實施跨平臺的封禁。除了監(jiān)管到位,公眾也應該真的煉就一雙火眼金睛,對那些 “感動全網” 的劇情多問一句 “這是真的嗎?”。
真正的善意本就不需要通過劇本來表達。畢竟作為真正掏了錢的消費者,我們需要的是理想的產品,而不是蹩腳的演技。整場鬧劇里只是苦了那只鹵鴨,“鴨”生殺青之后沒成為美味,反倒成了戲精們抓馬演繹的道具。
(文/黃琳)
- 從看見到信任:海信連續(xù)9年穩(wěn)居全球化品牌10強
- 半島觀察|“即買即退”拉動1887萬元消費熱潮,離境退稅“引流”入境消費
- 【遛娃天花板】成人休閑年卡超級福利!僅比門票貴8元!暢玩全年不限次!
- 辣蛤蜊 | 演唱會像流水席,長駐青島看好戲
- 辣蛤蜊 | 演唱會像流水席,長駐青島看好戲
- 華表獎后青島旅游持續(xù)升溫,旅客:吃蛤蜊,哈啤酒,真滋!
- 山海潮生 紅島有請!第二十屆青島紅島蛤蜊節(jié)華彩啟幕
- 山海潮生,Hi翻五一!第二十屆青島紅島蛤蜊節(jié)華彩啟幕
- 頒獎結束了都別走 一起哈啤酒吃蛤蜊 華表獎現(xiàn)場含“青”量超高,黃渤黃曉明青島話推介家鄉(xiāng)
- 黃渤歡迎電影人來青島哈啤酒吃蛤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