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開顱“拆彈”!青島市市立醫院“LITT技術”破局難治性癲癇
半島網4月27日訊(記者 張家瑞)4月17日,青島市市立醫院腦科中心神經外科團隊,在多學科緊密協作下,僅通過2mm穿刺孔成功為一名顳葉難治性癲癇患者實施磁共振引導下激光間質熱療術(LITT)。手術的成功實施,標志著青島市市立醫院神經外科功能神經外科團隊在難治性癲癇微創治療領域取得突破性進展。
癲癇反復發作 多方求醫無果
50歲徐女士(化名)罹患發作性抽搐伴意識障礙3年,輾轉于多家醫院,經過多重抗癲癇藥物治療,癲癇發作更為頻繁。
多方打聽,患者及家屬慕名前來青島市市立醫院東院功能神經外科求診。入院后完善系統評估,東院神經外科主任李洛指導患者完成長程視頻腦電圖、顱腦影像學、腦PET-CT等相關檢查后,立即啟動多學科會診模式,東院醫務科邀請東院神經內一科、東院麻醉手術科、東院醫學影像科等專業的專家探討病情,制定治療方案。
MDT由青島市市立醫院副院長、神經外科專家王偉民主持,綜合多項檢查結果分析,患者“顳葉癲癇”診斷明確。專家討論后決定,為患者實施國際上最先進的LITT技術攻克難治性癲癇難題。
微創不開刀治療難治性癲癇
該患者致癇灶位于左側顳葉屬于重要功能區,如行傳統開顱切除手術,難以避免對神經系統功能造成影響。LITT技術僅需通過立體定向機器人引導,在患者頭部采用1-2個2-3mm穿刺口,精準植入激光光纖,結合術中磁共振實時溫度監測,實現病灶的毫米級消融,精準摧毀病灶,最大程度保護周圍正常腦組織。
手術如期進行,由王偉民帶領神經外科團隊共同完成。通過高分辨率MRI構建三維病灶模型,為患者規劃最優穿刺路徑,并完成機器人系統引導光纖精準植入。隨后,在術中磁共振精準的溫控下,激光開始啟動并精準作用于致癇病灶區域。
△術前靶點定位(核磁共振和PET CT圖像融合)
△核磁共振實時引導下的激光熱療進行中
△激光消融完成即刻行強化MR掃描,驗證消融范圍和預期計劃一致
隨著屏幕上熱力圖溫度爬升,消融范圍逐漸擴展至術前設計的范圍邊界。實時MR監測顯示,熱力范圍精準覆蓋術前規劃的靶區,就像精密拆除炸彈的排爆專家,藏在患者大腦深部的異常放電起源即致癇灶被徹底毀損,在大腦深處肆虐多年的異常電流,終于回歸平靜。
患者術后次日即可下床活動,目前患者狀態良好,無神經功能損傷,正在穩定恢復中。
深耕LITT技術更廣泛應用
“左側顳葉屬于語言、記憶力等重要功能區,傳統手術可能影響認知與語言功能。LITT技術的引入,為難治性癲癇提供了更安全的解決方案?!蓖鮽ッ癖硎荆拔磥砦覀儗⑦M一步探索該技術在顱內良性腫瘤、惡性腫瘤復發、局灶性皮層發育不良、結節性硬化、癲癇等領域的應用”。
此次手術的成功,得益于醫院多學科團隊的協同創新與技術積累。青島市市立醫院功能神經外科團隊將持續深耕顱腦和脊髓神經疾病精準治療領域,為更多家庭點亮希望之光。
- 萬斯“一票破局”!美國參議院通過“大而美”法案
- “小針孔”精準拆彈!青島西海岸新區中醫醫院肝膽病科微創介入技術實現治療肝臟血管瘤“零開刀”
- 浦發銀行青島分行成功落地青島市首筆“中試貸款+中試保險”保貸聯動業務,破局成果轉化“最后一公里”
- 發現身邊的“隱形冠軍”|薄壁零件缺陷控制這樣破局
- 4500年前,這里的山東人完成我國首例開顱手術
- 從案例破局到全省共享——青島西海岸新區創新執法經驗亮相省旅游市場培訓
- 24小時極速診療!北大名醫“硬核”助力,“拆彈”胸骨后甲狀腺腫——城陽人民醫院成功完成高難度胸骨后甲狀腺腫切除術
- 破局之路,陽光保險何以向“新”而行
- 青島西海岸新區中醫醫院中西醫結合“破局”老年醫學診療難題,“全周期守護”老年健康
- 心臟左主干重度狹窄90%,隨時可能猝死!青島心血管病醫院成功實施血管內超聲引導下的“生命拆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