身邊的醫靠|七旬夫婦兩次性命相托,三面錦旗訴盡醫患情!醫患溫情故事邀您分享
“這是家門口的福氣!” 七旬夫妻李先生與周女士兩度輾轉求醫,風濕病痛、關節頑疾、心臟危機接連來襲。北京大學人民醫院青島醫院,三個科室接力守護,用精湛醫術與暖心關懷,為這對被病痛折磨的老夫妻驅散陰霾。三面錦旗、一束花籃,承載著他們最真摯的感恩,也書寫著一段跨越病痛的醫患深情。
輾轉求醫,終遇 “生命曙光”
過去一年,李先生被全身多關節疼痛、晨僵折磨,輾轉多家醫院,診斷結果卻莫衷一是。聽聞北京大學人民醫院風濕免疫科在全國首屈一指,他與老伴周女士懷著最后的希望,來到北京大學人民醫院青島醫院,找到蘇茵教授。面對復雜病癥,蘇茵教授仔細查體、抽絲剝繭,最終確診李先生患有 “血清陰性類風濕關節炎、全身性骨關節炎”,精準調整用藥方案后,疼痛明顯緩解。
而周女士多年來也被 “怪病” 困擾,膝關節時常 “掉出小骨頭”,自行復位后仍疼痛難忍。蘇茵教授敏銳判斷需轉科治療,骨關節科陳微主任接診后,確診為 “滑膜軟骨瘤病”。通過關節鏡微創手術,成功清除病灶。術后,周女士感慨:“以為治不好的‘怪病’,在這里找到了答案。” 出院時,老兩口鄭重地將三面錦旗分別贈予醫院、風濕免疫科與骨關節科,感謝這場及時雨般的救治。
以命相托,再獲新生
良好的就醫體驗,讓老兩口對醫院產生了深厚信任。一個月后,李先生突發胸悶,心率飆升至 160,在當地醫院治療后癥狀反復。這一次,他沒有絲毫猶豫,再次選擇回到這家 “老地方”。心內科時學昆主任團隊面對他 11 年前的心臟支架病史與復雜血管情況,謹慎制定方案,通過冠脈造影精準植入支架。當李先生從手術臺上平安下來,心慌胸悶逐漸消失,運動耐力也慢慢恢復。為表感激,夫妻倆特意送來花籃,感謝醫護人員的救命之恩。
“從風濕到骨科,再到心臟手術,每一步都走得踏實。” 李先生感嘆道。周女士更是紅著眼眶說:“我們不懂醫,只有最簡單和直觀的感受。蘇茵教授查房時對我們的癥狀細節反復確認;陳微主任給我做完手術后,康復的每一處細節都貼心叮囑;心內科手術前,時學昆主任詳細講解血管病變,老伴躺上手術臺也不怕了,因為知道每一步都有數。我們感覺技術頂尖,心更暖!” 這場跨越多個科室的接力救治,不僅治好了老兩口的病痛,更詮釋了 “人文醫療” 的深刻內涵,讓醫患之間的信任與溫情在生命的守護中熠熠生輝。
醫患溫情故事邀您分享
由青島市衛生健康委員會、青島市文聯、青島市社科聯主辦,半島都市報協辦的 “身邊的醫靠” 征文活動還在繼續中,歡迎大家分享更多真實故事,讓更多人感受到這份醫患之間的溫暖。
投稿截止到2025年7月10日,這期間,想投稿的市民可關注微信公眾號“半島都市報”(微信號:bandaobao),進入公眾號點擊底部按鈕,進入“身邊的醫靠”主題征文活動專題頁面投稿。報送作品需附帶“標題+作者姓名+所在單位(選填)+聯系電話+作品簡介(選填)”。
本次征文活動設置一等獎10名、二等獎20名、三等獎30名、優秀獎60名,根據專家評審和網絡點贊的綜合評分排名決定最終獎項,由主辦單位頒發獲獎證書和健康禮包。此外,活動設網絡人氣獎10名,根據網絡點贊量排序確定獲獎作品。
(半島全媒體記者 滕鏡淑)
- 身邊的醫靠 | 耄耋老人腸癌急危,跨院接力跑出生命加速度!醫患溫情故事邀您分享
- 身邊的醫靠 | 5歲燙傷女孩被遺棄,13 位護士 “媽媽” 照顧 300 多天!醫患溫情故事邀您分享
- “信任”有力量!醫患雙向奔赴書寫生命暖章
- 從哈爾濱去威海看兒子,七旬老太下錯站,青島公安暖心相助!
- 青島故事丨即墨七旬奶奶20元買的帽子,激活孫女兒時“天安門”的承諾
- “聯合國戰地醫生”戀上我?七旬老太被騙百萬元!小心“愛”的套路
- 青島故事丨這個五一,西海岸來了一群“熱血英雄”!七旬隊長15年教會30萬人急救
- 青島故事|“有困難,找老師!”七旬退休手語老師,用心“手”護無聲就醫路
- 七旬老人外出走失,30公里外被發現,萊西民警幫回家
- 以戀愛之名,五旬女子詐騙3名七旬男子100余萬元獲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