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學在即,青島市精神衛生中心專家致信中小學生及家長:用“心”調適,平穩開啟新學期
暑假余額即將耗盡,青島市中小學生即將重返校園。面對新學期的環境與節奏變化,學生易出現情緒波動。為此,青島市精神衛生中心專家特別撰寫致中小學生及家長的公開信,提供實用心理調適建議,助力師生及家長從容迎接新學期。
“想到即將回到校園,見到老師和同學,你是否有小緊張、小激動,或是充滿期待?這些心情都很正常,就像大海有時平靜有時起浪,都是美麗的風景。”在致中小學生的信中,青島市精神衛生中心專家首先安撫孩子們的情緒,并給出三條“暖心小貼士”:
給心情畫個像:若感到開心、緊張或煩躁,試著“認出”它們,比如自問“我緊張是不是因為要見新同學?”可以把情緒寫進日記或畫成圖案,了解心情是照顧自己的第一步。
感受當下的美好:當走神或被情緒困擾時,試試“5-4-3-2法”——找出5樣能看到的東西、4種觸摸到的感覺、3種聽到的聲音、2種聞到的味道,快速回到當下,發現身邊美好。
小小行動,大大能量:從“早睡十分鐘”“復習15個單詞”“和朋友聊半小時新學期”等小事開始,模擬新學期節奏,每完成一件就給自己點贊,積累適應的力量。
專家特別提醒,若煩惱持續超過兩周,影響飲食睡眠,一定要告訴父母、老師或學校心理老師,也可撥打“12356”全國統一心理援助熱線,專業人員會給予幫助。
在致家長的信中,專家強調:“面對孩子的情緒起伏,您溫和而堅定的陪伴,是幫助他們平穩過渡的最好方式。”并提出三點建議:
家是孩子最安心的‘港灣’:和孩子一起建立規律作息,鼓勵自我管理,幫助他們快速適應校園節奏;隨著孩子成長,從“管理者”轉變為“支持者”,讓家始終是可靠的安全基地。
傾聽與接納,陪伴孩子成為自己:像朋友一樣多聽孩子傾訴,接納他們的低落或煩躁,不必急于說教。有時,一段溫暖的對話、安靜的陪伴,就是最好的支持。
照顧好自己,也是一種力量:家長的狀態會深深影響孩子,每天留時間放松身心,必要時尋求外界幫助。當家長從容溫暖地對待自己,孩子也會從中學習如何面對變化。
青島市精神衛生中心專家表示,愿同學們在新學期像海邊的小海鷗一樣快樂飛翔,也愿家長們以平穩情緒和智慧陪伴,與學校共同為孩子的新成長護航。
(半島全媒體記者 滕鏡淑 通訊員 原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