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關于作風建設重要指示精神①鍥而不舍落實中央八項規定精神
“要持續抓好中央八項規定精神貫徹落實,進一步下大氣力把黨建設好”。近日,習近平總書記就作風建設作出重要指示,強調“四風”問題具有頑固性、反復性,必須以打攻堅戰、持久戰的決心和恒心,鍥而不舍落實中央八項規定精神,推進作風建設常態化長效化,以優良作風凝心聚力、真抓實干,不斷開創事業發展新局面。這一重要指示,進一步深刻闡明制定和實施中央八項規定、加強黨的作風建設的重要性緊迫性,釋放了作風建設沒有完成時、只有進行時的強烈信號,宣示了黨中央一錘接著一錘敲、一年接著一年抓的堅定決心。
貫徹中央八項規定精神是黨中央著眼長遠的重大決策。黨的十八大以來,習近平總書記站在戰略和全局高度,在許多重要場合,對鍥而不舍落實中央八項規定精神提出明確要求。他指出,發布八項規定只是開端、只是破題,要以踏石留印、抓鐵有痕的勁頭抓下去,善始善終、善作善成,防止虎頭蛇尾;中央八項規定不是五年、十年的規定,而是長期有效的鐵規矩、硬杠杠;制定實施中央八項規定,是我們黨在新時代的徙木立信之舉,必須常抓不懈、久久為功。貫徹落實中央八項規定精神,必須堅持“咬定青山不放松”的堅韌執著,持之以恒、抓常抓長,直至化風成俗。
形成優良作風并非一日之功,克服不良風氣不可能一蹴而就。澆風易漸,淳化難歸。這正如修復自然生態,必經長期不懈努力。歷史地看,我們黨許多優良作風,都是經過長期的革命和斗爭實踐,經過一代代共產黨人身體力行、以身示范,才逐步形成的。貫徹落實中央八項規定精神,破立之間彰顯的是堅韌,比拼的是決心和意志。“破”,就是要破除人民群眾最痛恨、反映最強烈的歪風邪氣,“立”,就是要立起人民群眾熱切期盼、雙手贊成的清風正氣。惟其如此,善積尺寸之功、善守常長之態,才能使之形成一種習慣、一種風氣,推動形成良好政治生態,最終實現弊絕風清、海晏河清。
深入推進作風建設,注定是愈進愈難、愈難愈進的艱辛歷程。事物的發展規律往往如此,越是困難的工作、越是復雜的治理,只有堅定進的決心,保持進的姿態,鍥而不舍、久久為功,才能不斷有所成就。尤其到了一定階段,取得一定成效,更容易滋生“喘口氣、歇歇腳”的想法,尤其需要拿出勁頭、咬緊牙關,再鼓實勁、再擂重錘,拉滿弓、繃緊弦,決不能給問題頑疾留下“喘息空間”,堅決避免陷入“抓一抓就好轉、松一松就反彈”的怪圈。貫徹落實中央八項規定精神也是如此。泰山半腰有段平路叫“快活三里”,一般登山的人喜歡在此歇腳。勤勞的挑山工卻不在此久留,因為休息時間長了,腿就會“發懶”,再上后續更艱險的“十八盤”就更困難了。作風建設貴在堅持,也難在堅持,必須百尺竿頭、更進一步,不斷巡堤檢修、培土加固堤壩。
鍥而不舍,金石可鏤;鍥而舍之,朽木不折。新時代我們黨以徙木立信之舉實現了時代風氣之變,但遠未到鳴金收兵的時候。要清醒看到,有一些地方發生了松動,有一些方面還存在盲區死角,一些不良風氣出現了反彈回潮。面對“四風”問題的頑固性、反復性,面對高壓態勢下出現的隱形變異新動向,破解之道就在于鍥而不舍、久久為功。從善如登,從惡如崩。如果抱有“松一松、歇一歇”的想法,不僅作風建設無法向縱深推進,就連已經取得的成果也可能喪失。以一種歷史的縱深感來看待作風建設,就能更加清晰認識到風氣轉變何其之難,就能更加深刻體悟為何要常抓不懈、久久為功。
作風建設半步不能退、一刻不能松。從徙木立信始、以建章立制實,到蔚然新風成,再到久久為功抓,鞏固拓展深入貫徹中央八項規定精神學習教育成果,切實把嚴的氛圍營造起來、把正的風氣樹起來,定能推進作風建設取得新的更大成效,以優良作風開創事業發展新局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