齊魯網·閃電新聞9月23日訊 9月23日,2025年山東省食品安全宣傳周“食品安全新標準及食品工業數字化轉型升級”公益宣貫活動舉行,本次活動旨在深化“食安山東”建設,加強食品安全普法和科普宣傳,推進食品工業轉型升級和食品安全社會共治。活動由省食藥安辦主辦,濟南市食藥安辦承辦,通過“現場+網絡直播”的形式進行,主會場設在濟南市濟陽區。
活動現場,山東省食品藥品檢驗研究院高級工程師、博士楊振東首先以《新國標GB 2760-2024解讀:添加劑合規與風險雙降》為主題,從食品添加劑的概念、GB 2760主要內容、新標準重要變化和常見問題四個方面進行了講解。
楊振東介紹,食品添加劑的使用不應對人體產生任何的危害;不應掩蓋食品腐敗變質;不應掩蓋食品本身或加工過程中的質量缺陷或以摻雜摻假、偽造為目的;不應降低食品本身的營養價值;在達到預期效果的前提下盡可能降低在食品中的使用量。她還講解了帶入原則、食品分類系統、食品添加劑的使用規定、食品用香料的使用規定、食品工業用加工助劑的使用規定等,對新標準重要變化進行了詳細介紹,并對食品配料中食品添加劑標識問題、餐飲食品和保健食品中食品添加劑的使用問題等進行了詳細解答。
隨后,齊魯工業大學計算機科學學部、山東省計算中心副研究員、碩士生導師張讓勇以《食品工業數字化轉型與高質量發展——智能制造賦能傳統產業升級》為主題,從數字化轉型背景及意義、食品工業數字化轉型核心內容、數字化轉型核心技術、典型實施案例四個方面進行了授課。
張讓勇介紹,為指導食品工業數字化轉型升級,2025年6月,工業和信息化部等七部門聯合發布《食品工業數字化轉型實施方案》。《實施方案》提出,到2027年,重點食品企業經營管理數字化普及率達80%,規模以上食品企業關鍵工序數控化率、數字化研發設計工具普及率均達到75%;培育10家以上智能工廠,建設5個以上高標準數字化園區,打造百個數字化轉型典型應用場景,培育一批高水平食品工業數字化轉型服務商,形成一系列先進適用數字化解決方案;到2030年,新一代信息技術在規上食品企業基本實現全方位全鏈條普及應用,培育一批具有國際競爭力的食品工業數字產業集群。
他還對食品工業數字化轉型現狀、食品工業數字化轉型路徑、食品工業安全生產關鍵技術、數字化轉型核心技術-人工智能、工業互聯網平臺架構、工業大數據、食品工業數字化轉型步驟、數字化轉型公共服務平臺等進行了詳細講解。
山東省市場監管局、濟南市市場監管局、濟陽區市場監管局有關負責同志,濟南市相關食品生產企業負責人共約100余人在主會場參加活動。山東省食品生產企業有關人員觀看網絡直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