盼望著,盼望著,立春馬上來到,春節也即將來臨,又是一年新春至!一年之計在于春,在這個朝氣蓬勃的新時代里,半島網記者將拿起筆、背起相機、扛起攝像機,踏著春的腳步,走城鎮,訪民生,入鄉村,問民情,...
【新春走基層】11年的堅守!山師新春家訪暖人心
2019年是新中國成立70周年,在春節即將到來之際,大眾網·海報新聞全體編輯記者開展“學批示 踐‘四力’——新春走基層”活動,連續第十年新春走基層。編輯記者們將以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對大眾日報創刊 80 周年的重要批示精神為動力,自覺踐行群眾路線,增強腳力、眼力、腦力、筆力。在春節前夕、在回家的過程中,通過記錄家鄉發生的巨大變化,展現祖國各地欣欣向榮、人民群眾歡度佳節的美好景象,為慶祝新中國成立70周年營造喜慶祥和的濃厚氛圍。
我們將在大眾網、海報新聞客戶端、山東手機報、“兩微”及商業平臺,同步推送相關報道。敬請關注。
新春走基層【33】
大眾網·海報新聞濟南1月30日訊 (記者 儀首歌)寒假初始,有的孩子已經開始享受快樂的假期,而有的孩子則匆匆趕回家開始擔起家庭的重擔。1月23日早上天還不亮,山東師范大學馬克思主義學院的呂曉勇、王青、魏強、張玲玉四位老師踏上新春家訪的路,他們帶著愛心資助,到部分貧困學生家里去,了解他們成長的環境,并為他們送上真切的關懷,讓他們度過一個暖心的春節。
經過三個多小時的車程,四位老師來到臨沂蒙陰縣,村子里的河面上結著冰,在山師讀大三、家庭經濟困難學生小李,聽說老師們到自己家里探望,早早的迎在村口。走進小李家,記者看到,一間屋子里中間是個能燒水的火爐,但并不十分溫暖,房間里沒什么家具,墻上一張張新舊不一錯落有致的獎狀和貧寒的家境形成鮮明對比。小李的爸爸說,這些都是小李和弟弟從小到大獲的獎狀。從孩子爸爸的眼神中看的出,這一張張獎狀是一家人最拿的出手的驕傲和希望了。
老師們和小李一家一人一個馬扎圍坐在火爐旁,一起聊聊生活,說說成長。小李一家有爺爺奶奶爸爸媽媽還有弟弟6口,是村里的低保家庭,主要以務農為生,生活十分辛苦。每次一到放假,懂事的小李就趕緊回來幫家里干活。小李的媽媽回憶起幾年前的那個夏天,小李和她一起在大雨里摘葡萄的場景,忍不住抹了把眼淚,小李的眼淚也一直在眼里打著轉。 “放心,學校永遠是你堅強的后盾。”呂曉勇說。
“看到學生的成長環境,想到孩子剛才的淚水,十分心疼,覺得我們輔導員要做的還有很多很多”,從小李家出來后,輔導員魏強心里酸酸的。
隨后,四位老師又趕往位于臨沂沂南縣的另一位學生小高家里。三年前,小高的爺爺因癌癥去世,給爺爺治病花光了家里所有積蓄。小高的父親是退伍軍人,去年因急性心肌梗塞,欠下高額的手術費,且喪失了勞動能力,還差點患上抑郁癥。現在全家僅靠母親務農打工的微薄收入維持生計,小高和弟弟的學費和生活費更是增添了家里的負擔。
小高的輔導員張玲玉說,小高十分要強,學習成績優異,積極參加活動且很受同學們歡迎,但有時候心事重重的樣子讓人擔心。今年大四的小高選擇了考研,“我一直鼓勵我的學生,不要因為經濟的原因影響自己的選擇”張玲玉說,“平時我們會幫助他們了解國家及學校對大學生和研究生的幫扶資助政策,讓他們面對選擇時,不會被經濟問題過多地牽累。”
家訪結束后,呂曉勇感嘆說,“幫扶一個學生就是幫扶一個家庭,學生的成長和發展關系到一個家庭的希望和興衰,我感到肩頭的責任更重了,心中的擔子更實了,腳下的勁頭更足了,如果不好好培養,怎么對得起學生那滿墻獎狀背后一步步走到現在所付出的無盡努力。”
王青說,“每次參加家訪活動自己都深受感動和震撼。走上講臺,我現在看到下面坐著的不僅僅是一個個學生,而是一個個有不同成長背景的孩子,更是一個個家庭的未來。”
記者了解到,山東師范大學馬克思主義學院新春走基層家訪活動到今年已經是第11個年頭,學院每年都嚴格篩選需要幫扶的學生,分成幾個小組進行家訪,同時也在利用網絡、電話、書信、家長見面會等方式不斷拓展著家訪活動形式。今年,作為全國首批“三全育人”綜合改革試點院系,山師馬克思主義學院的班子成員、系部主任和輔導員老師分成3個小組,奔赴臨沂、濰坊、日照和濟寧的6個學生家里進行慰問,送出勵學金及愛心物資,讓學生感受到學校和老師的關愛,讓學生的家庭感到溫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