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三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第二次會議和政協第十三屆全國委員會第二次會議,分別于2019年3月5日和3月3日在北京開幕。
全國人大代表印萍:加強科研與司法互通 建環境公益訴訟技術支撐平臺
印萍代表
文/半島特派記者 王麗平 李曉哲 圖/半島特派記者 梁玉鵬
2018年全國兩會期間,習近平總書記在參加十三屆全國人大一次會議山東代表團審議時強調,要更加注重經略海洋;在今年年初的擔當作為、狠抓落實動員大會上,省委書記劉家義也提出將海洋強省作為八大戰略布局之一。所以在今年的全國兩會上,海洋強省建設是住青代表委員們普遍關注的一個話題。3月4日,在接受記者專訪時,全國人大代表、中國地質調查局青島海洋地質研究所副總工程師印萍說,今年她特別關注的兩個問題正是與海洋高質量發展有關,一個是海洋環境監測,一個是海洋環保公益訴訟技術支持平臺的建設。
加強海洋環境調查和監測
3月4日,見到印萍時,一頭利落的短發、一件花色襯衣、一身黑色制服,將她襯托得格外精神?!翱蒲胁⒉灰欢ǜ吒咴谏稀⒗浔?它與我們的生活其實息息相關。我們從事的是環境地質工作,它是探索人地之間關系的,研究的是地質環境和人類活動的相互作用和反饋機制,比如全球氣候的變暖、海平面的上升、風暴潮的加劇、極端氣候等自然災害,再比如極端降雨導致的入海河口的內澇、陸源物質向大海的快速輸送累積對局部地區海岸帶和生態環境的影響等等?!庇∑颊f,這些都與我們的生活緊密相連。
“我希望更多的人能了解海洋、關愛海洋,因為海洋它關乎著我們每個人的生活?!庇∑颊f今年她上會比較關注的內容是加強海洋環境監測方面的建設。
“我們的海洋要想發展好,生態建設是一個非常重要的內容。從我自身的專業來看,加強海洋環境的調查和監測的工作,為海洋的污染防治提供更好的技術支撐,是加強海洋生態建設的重要舉措。”印萍說,山東省剛剛出臺了《山東海洋強省建設行動方案》,其中對于海洋監測體系的健全有了具體計劃。
據了解,《山東海洋強省建設行動方案》中規劃,到2020年,全省預計建成分布合理、有效運行的海洋環境實時在線觀測監測網絡。此外,要加強海洋環境監測質量控制和信息產品開發,提高監測服務管理效能;加強沿海7市及主要縣(市、區)海洋預報減災能力建設,建立完善風暴潮、海浪、海冰、海嘯、溢油、綠潮、赤潮和海洋地質災害等預報預警和防御決策系統,編制完善應急預案,提高應對各類災害的能力;建立沿海重大工程建設的海洋災害風險評價制度,科學劃定海洋災害重點防御區,定期開展環境風險隱患排查整治。增強沿海工業企業及工業園區環境風險防控水平,對石油煉化、油氣儲運、核電站等重點區域,開展海洋環境風險源排查和綜合風險評估……
“眾多的對于海洋監測體系健全的計劃和措施,是對海洋環境的提前保護?!庇∑颊f,這也是充分尊重海洋的自然規律及屬性,保護海洋生態空間的重要舉措。
科研與司法的互通尚需加強
作為全國人大代表,今年是印萍履職的第二年,“正是在履行人大代表職責的過程中,我發現目前我國科研與司法的互通還遠遠不夠?!庇∑颊f,今年她帶來的另外一個重要議題是關于科研司法互動,建立海洋環保公益訴訟技術支持平臺的建議。
“隨著我國對生態環境保護力度的不斷加大,涉及海洋和水環境污染類的公益訴訟案件會越來越多。”印萍建議國家應建立科研機構和司法機關互動平臺。
印萍告訴記者,她的辦公桌上長期放著一份最高人民檢察院與生態環境部等九部委為依法辦理公益訴訟案件、合力打好污染防治攻堅戰而聯合印發的《關于在檢察公益訴訟中加強協作配合依法打好污染防治攻堅戰的意見》,這是給她的重要參考書。“科研人員平時都是潛心做好自己的科研課題,很少關注司法機關的執法活動,司法機關在辦理公益性案件訴訟時需要我們提供專業性的技術支撐,這些以前我們是不知道的。同樣,我們在工作中發現的問題也需要司法機關的介入。經過溝通后,我們的想法同最高檢、最高法的工作思路不謀而合?!闭劦竭@里,印萍有些激動。
“我國有很多從事公益性科研工作的事業性單位,具體從事海洋環境生態研究的單位就包括自然資源部和生態環境部所屬的科研調查單位,中科院和教育部的很多科研力量也會開展相關的工作。有很多專家和技術力量,但是比較分散。”印萍表示,他們本就是公益性事業單位,做這些技術支持不會涉及資金問題,更不會給國家增添負擔?!氨热?在我們這里可以掛牌××實驗室或者在海事法院建立專家咨詢組等,這些科研機構在給司法機關提供技術支持的同時,還可以向他們提供一些辦案線索。”
印萍說,此前他們在做調研過程中發現過一些破壞海洋生態環境的問題,但因為不熟悉司法反映渠道,大多數線索只能隨著調研成果以項目報告或論文的形式反映出來。
“這需要很長時間,可能這個報告或者論文要等五年以后項目結束了才能體現出來,但為時已晚。要知道,有些問題是正在發生的,需要馬上處理?!庇∑颊J為,如果國家能夠設立科研機構和司法機關的公益訴訟互動平臺,就能迅速辦理這些剛剛發生的案件,會更及時有效地保護我國海洋環境。
應建公益訴訟技術支撐平臺
“開展司法機關和科研單位互動,建立環保公益訴訟(特別是海洋環保公益訴訟)技術支撐平臺,是提高我國環境司法能力,保護生態環境,節約科技資源的雙贏舉措?!庇∑颊f,對此,她有自己的具體建議。
“建立司法機關和環境資源調查研究機構的溝通協調機制,加強檢察院和法院與生態環境部、自然資源部等部門的溝通協調機制?!庇∑颊f,一方面生態環境部、自然資源部所屬的調查機構建立暢通的渠道,及時向司法機關移送環境污染問題、環境違法事實的線索;另一方面,司法機關及時向相關部門移送案件線索,指導相關部門開展環境調查、評估和鑒定,特別是長期跟蹤重大環境資源案件,開展環境生態修復的后評估,為司法追訴和類案審判提供科學依據。
“此外,還應建立公益性環境資源訴訟技術支撐平臺,各級檢察院和法院應加強與環境資源公益性研究機構的合作協作,在現有的專業科技平臺上加掛‘環境公益訴訟科學實驗室’,‘環境公益訴訟技術平臺’等,利用好現有環境資源領域技術平臺,更好地為環境司法提供科技支撐。”印萍說。
“最后,要建立環境公益訴訟專家庫。”印萍介紹,建立環境公益訴訟專家庫,組織專家參加環境司法活動,提供技術咨詢,緩解司法隊伍專業人才不足的問題。同時,邀請專家開展環境保護方面的培訓,加強能力建設,提高司法履職能力,高效、高質量地實施司法審判工作。
“希望我們的青島我們的山東,海灘潔白、海浪清澈?!庇∑颊f,山東本身有很好的海洋資源,特別是空間資源,未來希望能更好地利用這些資源,讓我們的人民能更好地利用我們的海洋牧場。
作為海洋環境方面的專家學者,印萍說,下一步,她將在履行好全國人大代表職責的同時,進一步拓展為最高檢、最高法等和地方司法機關海洋公益訴訟相關的服務渠道,更好地為其提供科技支撐,共同維護好青島、山東乃至全國的海洋生態環境。
- 青島公益明星齊聚2025青島鄰居節開幕式,傳遞溫暖和幸福
- 青銀高速唐山路互通及連接線工程管理用房批前公示,年底主線將具備完工條件
- 關于建立《青島市科研基礎設施和科研儀器聯合評議工作機制》和《青島市科研基礎設施和科研儀器績效評價工作機制》的通知
- 人大代表履職在線|代表認真傾聽,百姓需求“置頂”!“人大代表履職在線”走進市北區即墨路街道人大代表之家關注城市更新
- 【視頻】人大代表履職在線|人大代表與建設者雙重身份進社區,啟歷史城區建設規劃新思
- 【視頻】人大代表履職在線|民意坐上直通車!人大代表與百姓面對面,聽解民生難題
- 【視頻】人大代表履職在線|停車難題、小廣告治理……這座“橋”幫助解民憂
- 向“新”生長,向“新”而行!“人大代表履職在線”周三走進市北區即墨路街道人大代表之家
- 人大代表履職在線|聚焦“城市新生長”!6月18日,人大代表履職在線繼續上線,誠邀您來聊聊
- 青島故事|膠州楊寧濤:11年公益堅守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