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三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第二次會議和政協第十三屆全國委員會第二次會議,分別于2019年3月5日和3月3日在北京開幕。
山東鄉村振興取得五大成效!農業大省亮“家底”
大眾網·海報新聞北京3月5日訊 (特派記者 梁雯 亓翔) 3月5日下午,十三屆全國人大二次會議山東代表團舉行全體會議,審議政府工作報告。全國人大代表、山東省農業農村廳廳長李希信在發言中說, 2018年以來,山東把實施鄉村振興戰略作為三農工作的總抓手,高起點突破,高標準推進,高質量落實,山東省鄉村振興戰略實現了良好開局,共取得了五大成效。
一是產業競爭力更強了。2018年山東省農林牧漁總產值近萬億元,占全國的十分之一。規模以上農產品加工業銷售收入達到3.5萬億,占全國的六分之一。 農產品出口額突破了千億元大關,占全國的四分之一。山東農業大省的地位更加穩固,糧食總產連續5年穩定在千億斤以上,農業科技進步貢獻率達到了64%,高出全國平均水平5個百分點。國家海洋牧場示范區總數達到32處,占全國的37%,全國唯一國家農業開放發展綜合試驗區落戶濰坊,省部共建全國蔬菜質量標準中心組建運行。
二是人才增強了,出臺了《關于推進鄉村人才振興的若干措施》,吸引各類人才到農村去,全省共培養形成了百萬規模的各類鄉村振興人才隊伍。
三是文化凝聚力更強了。挖掘紅色基因,傳承農工文明,推進新時代文明實踐中心建設,深入開展鄉村移風易俗,建成鄉村儒學講堂1.9萬個,開展活動10余萬場,參與群眾達267萬余次。
四是生態吸引力更強了。山東開展農村人均環境整治三年行動,大力發展生態循環農業、休閑農業、鄉村旅游,重點培植田園綜合體和特色小鎮。
五是組織戰斗力更強。大力加強村基層黨組織建設,深入挖掘萊西經驗,著力推進過硬黨組織建設。
李希信說,下一步,山東將突出重點、對標先進,加大力度推進項目,推動農村農業實現高質量發展,確保打造鄉村振興齊魯樣板取得實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