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科技的發展,人工智能的產業化以演變成為產業的人工智能,并且已充斥于我們的生活中……家用消費電子從家居電器(電視、冰箱、空調到電磁爐、電飯煲和電燈控制)到我們日常所用的手機、pad...
青島市小學信息技術學科人工智能與編程教學研討會西海岸舉行
半島記者 丁霞 通訊員 陳云友
最美人間四月天。青島西海岸新區雙語小學杏花吐蕊,玉蘭婀娜,春意盎然。4月3日,青島市小學信息技術學科人工智能與編程教學研討會在這里舉行,來自青島市各區市的信息技術教研員和各校信息技術骨干老師110余人參加了本次研討會,同時,全市信息技術老師通過視頻直播觀摩了本次教學研討活動。青島西海岸新區雙語小學段麗老師、青島第五十三中學荀達老師展示了市級公開課,青島瑯琊臺省級旅游度假區小學孫鳳洋老師展示了名師開放課。
三位老師分別展示了人工智能與編程課堂教學,起到了很好的示范和啟發作用。
段麗老師以《初識智能交互式硬件編程》為主題引導學生探究了軟件與硬件結合的編程,學生體驗到了軟件與硬件交互的樂趣。課上,通過完成讓風扇轉起來的任務,激發了學生的學習欲望,學生通過學習幾種傳感器的作用,能夠結合生活實際進行創意編程。段麗老師能夠引導學生思考把人工智能技術運用到生活中去,學生想到通過人工智能技術為環境保護,智能交通,盲人生活等方面進行發明創造,在信息技術課上恰當地融入了學生品格教育。
荀達老師執教《趣味成語故事編程——scratch變量和克隆的應用》一課,整節課在學習技術的同時,將德育教育滲透到教學中,通過對“百發百中”成語故事的趣味編程,讓學生感悟匠人精神,既學到了知識,增長了編程技能,又讓學生明白了努力向上,拼搏奮斗的道理。在交流展示環節,孩子們的奇思妙想、創意作品給與會老師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快要下課了,同學們依然意猶未盡,興趣盎然。
孫鳳洋老師執教的《小游戲設計師——設計計分器》一課,基于“打地鼠”游戲項目的學習,引導學生在探索項目過程中,學會發現問題,分析問題,解決問題。并通過問題引導學生建模,在項目實踐中提高學生的計算思維能力和團結合作的意識。游戲化的學習,情景化的教學,是孫老師本節課的亮點。
在研討環節,與會領導和老師對三位出課老師給與了高度的評價和認可。大家暢所欲言,共同研討人工智能與編程教育在學校的開展途徑。最后,青島西海岸新區教育發展研究中心電教部負責人任萌對本次活動進行了總結發言。
據了解,青島市信息技術學科教學近三年來一直以人工智能暨編程教學作為教學主要內容,壓縮了工具軟件的課時,推廣做中學、用中學,擴大了編程教學的課時,并從學科教師的專業技術和教學方法入手,多次召開研討會和培訓會,努力提高課堂教學質量,培養學生以編程思維為核心的邏輯思維能力。目前,青島市小初高信息技術學科已經全面普及編程教學,相關工作走在了全省的前列,多次承接山東省人工智能暨編程教學研討會和現場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