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是新中國成立70周年。70年砥礪奮進,我們的國家發生了天翻地覆的變化。無論是在中華民族歷史上,還是在世界歷史上,這都是一部感天動地的奮斗史詩。“壯麗70年 奮斗新時代”,充分展示中華...
國慶閱兵劇透:總規模約1.5萬人 時長約80分鐘
慶祝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70周年活動新聞中心24日在京舉辦第一場專題集體采訪。“這次閱兵編59個方(梯)隊和聯合軍樂團,總規模約1.5萬人,各型飛機160余架、裝備580臺(套),是近幾次閱兵中規模最大的一次。”閱兵領導小組辦公室副主任、中央軍委聯合參謀部作戰局副局長蔡志軍介紹道。在回答閱兵展示新型武器裝備有關問題時,國防部新聞局局長、國防部新聞發言人吳謙說:70年來,中國軍隊的發展壯大有目共睹。我們既沒有意圖,更沒有必要通過閱兵來“秀肌肉”。
>>>優良傳統接續 展示戰旗方隊增強歷史縱深感厚重感
閱兵領導小組辦公室副主任、中央軍委聯合參謀部作戰局副局長蔡志軍介紹:這次閱兵編組戰旗方隊,集中展示土地革命時期、抗日戰爭時期、解放戰爭時期以及新中國成立以來榮譽功勛部隊的戰旗,增強閱兵活動的歷史縱深感厚重感,表達對革命先烈的深切緬懷,對榮譽功勛部隊的始終銘記,對優良傳統作風的接續傳承。
蔡志軍表示,編組戰旗方隊主要考慮是:一是強化對我黨我軍歷史的銘記。一面戰旗就是一部史詩。戰旗方隊展示土地革命時期、抗日戰爭時期、解放戰爭時期以及新中國成立以來榮譽功勛部隊的戰旗,告誡我們不要忘記黨和軍隊走過的苦難而輝煌的歲月,始終牢記我軍由小到大、由弱到強的奮進歷程。二是強化對革命先烈和英雄的緬懷。編組戰旗方隊,遴選以著名烈士和戰斗英雄命名的戰旗,表達對革命先烈和戰斗英雄的景仰。三是強化對榮譽功勛的尊崇。崇尚榮譽、建立功勛是人民軍隊的光榮傳統。
>>>展示巨大變化 所有受閱裝備均為國產現役主戰裝備
蔡志軍說,這次閱兵安排陸軍、海軍、空軍、火箭軍和戰略支援部隊部分新型武器裝備受閱,集中展示70年來國防科技工業發展水平和軍隊建設巨大變化。繼朱日和沙場閱兵和海上專項閱兵后,首次亮相的新型武器裝備比重較高。
蔡志軍介紹,裝備方隊注重聯合編組、聯合指揮、聯合行動、聯合保障,集中體現信息主導、體系支撐、精兵作戰、聯合制勝的特點。“在閱兵的各方面、各環節都注重聯合、體現聯合、實現聯合。”蔡志軍說。
閱兵聯合指揮部辦公室常務副主任、中國人民解放軍中部戰區副參謀長譚民表示,這次參閱的武器裝備有兩大特點:第一,所有受閱裝備均為國產現役主戰裝備。其中包括我軍部分新型裝備,集中展現我軍聯合作戰裝備體系構成,比較充分地體現了我國國防科研自主創新能力。第二,受閱裝備信息化程度普遍比較高。具體來說就是,指揮控制能力更強,打擊精度更高,戰場適應性更好,作戰效能更大。
>>>新體制新特點 歷史上高級指揮員受閱數量最多一次
蔡志軍說,這次閱兵按改革重塑的中國特色現代軍事力量體系,編組徒步受閱方隊,全軍各大單位均有力量參閱,不少方隊是首次亮相。例如,領導指揮方隊,從軍委機關、五大戰區、軍兵種和武警部隊抽組,體現領導管理建設和組織指揮打仗的新體制新特點;院校科研方隊,從國防大學、軍事科學院、國防科技大學抽組,體現軍事院校和科研機構在強軍興軍中的重要地位;文職人員方隊,以聯勤保障部隊為主抽組,體現改革重塑后文職人員在軍隊建設中的重要作用。
蔡志軍介紹,這次閱兵絕大部分方隊編設將軍領隊,由受閱部隊2名指揮員共同擔任,將軍人數超過以往,是歷史上高級指揮員受閱數量最多的一次。“這次閱兵安排較多的高級指揮員受閱,著力樹立帶兵打仗、礪將謀勝的鮮明導向,展現身先士卒、以上率下的良好形象,宣示絕對聽黨指揮、勇于擔當盡責的高度自覺。”蔡志軍說。
蔡志軍還介紹,女兵方隊安排兩名女將軍擔任領隊,以颯爽英姿亮相閱兵場,這也是歷次閱兵首次在徒步方隊安排女將軍受閱。
>>>選拔遵循標準 汽車駕駛人員安全駕車三萬公里以上
譚民介紹,閱兵部隊人員選拔遵循五條標準:一是政治立場堅定。堅決聽黨指揮,在政治上、思想上、行動上與黨中央、中央軍委和習主席保持高度一致。二是思想道德純潔。熱愛祖國,愛軍精武,思想進步,追求高尚,心理素質良好。三是組織紀律性強。嚴守紀律,忠于職守,服從命令,聽從指揮,嚴格遵守條令條例和規章制度。四是軍事素質過硬。熟練使用手中武器裝備,技術熟練,汽車駕駛人員安全駕車三萬公里以上;坦克駕駛員專業技術等級達到一級以上。飛行人員完成相應資格訓練,總飛行時間達到規定要求。五是身體條件良好。身體健康,體型協調,反應敏捷。徒步方隊隊員,男性身高普遍在1.75米至1.85米之間;女性身高普遍在1.63米至1.75米之間,這是常規標準,也有個別官兵超出這一標準。
據譚民介紹,徒步方隊都安排了一定數量的預備人員,裝備方隊、空中梯隊也安排了一些備份裝備和預備人員。
譚民說,這次閱兵,受閱人員年齡范圍跨度較大,有20歲左右的青年官兵,也有60多歲的高級指揮員,幾代官兵同場受閱,生動反映出人民軍隊優良傳統、紅色基因的賡續傳承,反映出全軍將士對強國強軍偉大事業的共同追求。
據新華社
- 高齡罹患血癌,又遇心臟拉“警報”!北大人民醫院青島醫院血液科“國家隊”等多學科協作助80歲老人“雙線突圍”
- 女子輕信“高富帥”內幕消息被騙80萬 婚戀客服被鎮江京口檢方提起公訴
- 抗戰勝利80周年主題展今起面向公眾開放
- 青島故事|專注造“心”,出口30余國家和地區,為80余世界名企做配套,這家企業叫響“青島制造”
- 最高1.5萬元!青島新一輪補貼即將上線→
- 洪災造成近80人死亡超40人失蹤,特朗普簽署重大災難聲明,當地官員:不知道,不清楚,沒預警
- “80后”江蘇泰州市委常委秦猛已任泰州市常務副市長
- 財經觀察丨家族“內斗”落幕?杉杉股份創始人之子成“老賴”,此前80后繼母上位
- 一圖速覽抗戰勝利80周年晚會展覽安排
- 年輕一代文藝工作者全面擔當抗戰勝利80周年文藝晚會主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