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座城,得天獨厚,有山、有海、有帆,山海相依、與城為伴,山、海、城完美融合,這便是青島!70年輝煌歷程,70年滄桑巨變。在這70年里,青島這座城市在不同的時間,呈現著不同的風貌,美麗青島...
方寸間看變遷丨膠片電影,一放就是一輩子!聽69歲放映員王義軍講述電影往事
文/圖 半島記者 肖玲玲
43載,放映電影約6450部,放映電影場次約38700場,放映膠片總長度約116100000米……今年69歲的王義軍,從17歲參軍進入艦隊文化部,就開始了他與膠片電影的不解之緣,“膠片電影從興盛到衰落,我都經歷了?!痹谀z片電影退出舞臺的今天,他也走進現代化的電影院,看看“科技感、數字化十足”的精彩影片,想想那些年他工作過的紅星電影院,他坦言和現在沒法比了。當時電影院的座椅、屏幕、環境等硬件簡陋,放映的影片也非常少,而如今,這一切都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
王義軍展示膠片放映機。
放電影相當于送精神食糧
“我從參加工作的第一天接觸的就是電影?!?月23日,在市南區湖北路17號青島電影博物館,今年69歲的王義軍娓娓道出他與電影的不解之緣。
1968年3月,17歲的王義軍參軍從新兵連“畢業”后就去了艦隊文化部門,從事電影放映工作,那時的電影是膠片電影。放映電影,聽起來就跟打開電視一樣簡單,但真要掌握這門技術,卻并不簡單,在部隊里他還參加了四次大的電影培訓班,王義軍坦言,剛開始學習真有點難,擴音機、電子管等都得學?!暗糜悬c文化基礎,不然連擴音機放大倍數都不懂?!彼嬖V記者,電影膠片有化學的知識,電影機有物理學的知識。雖然學得辛苦,但當親自開始操作放映機時,就深深愛上了這份工作。
王義軍是在廣州當的兵,作為電影放映員,他經常下部隊放電影,“當時只要是有部隊的地方我幾乎都去過了。”其中,還包括駐扎在海島上的一些部隊,當時部隊沒什么文化活動,放電影就相當于送去精神食糧,那時候一年最起碼得放300場電影。
放映3班倒,24小時不休
王義軍在1974年轉業回到青島,在紅星電影院從事電影放映工作,一直到60歲退休。在紅星電影院放電影,可以說是王義軍最輝煌的經歷,紅星電影院是當時青島最大的電影院。不管是放映場次、觀眾人次,還是票房收入,都是最高的。
王義軍在紅星電影院放映場景。
“那場面現在都想象不到,很難買到票。當時沒啥文化娛樂活動,就看個電影。尤其是上世紀七八十年代,排長隊買票也不一定能買上。所以,作為電影院的放映人,身邊的人沾了不少光,很多談戀愛找對象的都找我留個票?!蓖趿x軍告訴記者,紅星電影院總共1102個座位,每天人都爆滿。他開始到電影院工作時是兩班倒,從1983年開始,便有了通宵電影,3班倒24小時不休。不論是白天場還是夜間場,人都是滿滿的。“當時我們那里片子新,機器好,畫面和聲音都好,再加上銀幕大,空間也大。所以很多人寧愿半夜來看夜場,也不到其他地方看白天場。我們的放映機最先進,都是從美國買回來的。不光如此,很多片子也都是英文的,很多大學生喜歡聽原聲的,我們就會有大學生專場?!蓖趿x軍自豪地說。
一部電影11家影院串片演
為什么說紅星電影院的片子新呢?這就不能不提一下“跑片”這件事。“在城市的一條馬路上,影院跑片員駕駛著摩托車,冒著茫茫的夜雨,往來于各電影院之間……”這是一部由葛優主演的老電影《馬路騎士》里的場景,它可以說記錄了電影跑片員的真實生活?!芭芷?是膠片電影時代一個特殊的現象?!蓖趿x軍告訴記者。
當時播放電影都用膠片,一部電影一套片子,又厚又重的要十多卷,一般是幾家影院合著用一套。每本能放映10分鐘,每家電影院都有跑片員負責取送膠片。若遇上幾家影院上映同一部電影,就必須前后錯開時間,輪換著演,這叫串片演。
讓王義軍印象比較深刻的一次串片演是李連杰演的電影《少林寺》,“當時是全市一塊演,11家電影院,跑一個片?!碑敃r每家電影院有2輛摩托車,跑片專用,基本上按照第一家8點開演,第二家8點半開演,第三家9點開演……這樣串片演,片子新舊程度不一,影像和聲音效果當然也不一樣,而紅星總是能放映第一遍、最新的片子。
親眼見證膠片電影的衰落
時代在前進,往往也伴隨著某些事物的沒落。2000年前后,電視的普及、電影頻道的出現,膠片電影開始滑坡,沒辦法,他們就把大電影院分割成4個小電影院?!按蠹s10年時間,電影行業就半死不活了。當時內心很不好過。”王義軍感慨道。
“我干了一輩子電影,這輩子就是電影了?!蓖趿x軍告訴記者,其實,很多放映員半途改行了,“要知道,當初我在電影學院培訓時,可是學了十多門功課?!彪m然對膠片電影的沒落心里非常失落,但王義軍的態度是很坦然的,因為早在他學習電影期間,就不停地經歷淘汰、更新、淘汰、更新……
而在從事膠片電影放映工作的43年間,他放映電影約6450部,放映電影場次約38700場,放映膠片總長度約116100000米……2016年,王義軍機緣巧合下來到青島電影博物館,在讓一臺上世紀40年代德國產的老放映機成功放出膠片電影后,被博物館返聘為技術人員,維護老放映機,同時,向市民、游客展示放映膠片電影。
欣慰于電影的重新繁榮
雖然市面上再也看不到膠片電影,但王義軍的電影情結不斷,他時刻關注著電影行業的一舉一動,并時不時地找時間去電影院看一場電影?!艾F在的電影院可舒適極了,座椅寬敞,而且是呈階梯狀分布,前后不會擋人。而影院里常年開著空調,冬暖夏涼?!耙郧岸炜措娪暗霉抟?還得帶件衣服蓋著腿;夏天熱得汗流浹背,還有蚊子咬……”
當然讓王義軍欣慰的,還有電影技術的飛速發展?!耙郧霸蹏a影片在拍攝上沒太多技術含量。特效特技更是少之又少?!蓖趿x軍感慨道,現在影院里銀幕大,影片卻非常清晰,一點顆粒感都沒有,“以前坐在影院里太偏的位置,看到的影片都有點變形,現在坐哪兒都能看得清清楚楚!”
這還不是最讓王義軍震撼的?!皷|方影都還有科技感十足的攝影棚!”一直以來,科幻電影都是衡量電影工業成熟度的重要類型。因為一部成功的科幻電影,需要一套跨度極大的制作流程支持。在青島東方影都,40座白色影棚整齊排列。就是在這里,誕生了包括《流浪地球》《環太平洋2:雷霆再起》等一系列熱門影片……這是讓王義軍最為震撼的。“膠片電影時代,我們的大片都是從外國引進來的?!比缃?我們不光能自己拍大片,還吸引了外國影人來青島用我們的攝影棚拍影片。王義軍說,祖國的強大、科技的進步,讓電影行業重新繁榮起來,這讓他感到非常欣慰,也非常自豪。
- 習近平給田華等8位電影藝術家的回信
- 習近平給田華等8位電影藝術家回信
- 青島天氣熱熱熱!國補等多重補貼加持,青島“消暑”清涼家電迎來銷售旺季
- 島城警事丨當“警察兒子”遇上孤寡奶奶……市北民警施開武用2000個日夜為“警民情”畫下最美弧線
- 島城警事|@駕駛員 注意啦!嶗山交警溫馨提示這個路口有變化
- “官方帶娃”送來“及時雨”!青島暑期托管破解“帶娃難”,有心意更有“新意”
- 青島故事丨十年繪出百米卷,島城山海入畫來!一支筆,讓他與這座城雙向奔赴
- Simmons?席夢思甜夢傳“綺“登陸島城,續譜睡眠傳奇新篇章
- 青島故事|守護凈美青島18年,環衛“夫妻檔”把青島當第二個家
- 青島故事 | 守護凈美城市18年,環衛“夫妻檔”把青島當第二個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