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深入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就大眾日報創刊80周年批示的“弘揚沂蒙精神”要求,大眾報業集團擬利用自身優勢,聯合臨沂市委市政府,在青島市委市政府的支持下,籌辦“2019青島沂蒙周”活動。活動...
大美沂水全域成景 全面實施旅游產業新舊動能轉換
沂水地下大峽谷。
沂蒙山根據地紀念碑。
文/半島記者 劉雪蓮 通訊員 田寶宗 周彥君 圖/田寶宗
從青島自駕到沂水,只需3個多小時的車程。擁有6處國家4A級景區的沂水縣,已經成為眾多青島市民周末和小長假的旅游度假好去處,除臨沂本地人外,青島人去得可最多。自2000年開始發展旅游的沂水縣,依托溶洞、崮群等資源,走出了“沂水旅游模式”,被譽為縣域旅游的“一匹黑馬”。現在的沂水,堅持文旅融合發展,致力于構建“旅游+”大格局,沂水全域成景。
一縣坐擁6處國家4A級景區
雪山彩虹谷、地下大峽谷、螢火蟲水洞、天上王城、天然地下畫廊、東方瑞海國際溫泉度假村,沂水擁有6處國家4A級旅游景區,居山東省縣級首位。
沂水縣自2000年開始發展旅游,依托溶洞、崮群等資源,走出了一條具有沂水特色的縣域發展旅游之路,先后榮獲“全國旅游標準化示范縣”、“全國文明縣城”、“中國優秀旅游目的地”、“全國休閑農業與鄉村旅游示范縣”、“中國縣域旅游競爭力百強縣市”等榮譽稱號。
2019年1到10月份,沂水游客接待量突破175萬人次,旅游總收入過百億元。而青島是沂水縣旅游市場除臨沂本地市場之外的省內第一大市場,臨沂本地游客占省內市場的40%,青島游客占了15%。3月梅花節、諸葛杏花節;4月泉莊桃花節;5月夏蔚櫻桃節;7到8月王城冰雪節、彩虹文化節;8月的漂流節、螢火蟲節……眾多節慶活動,吸引了人氣、提高了社會關注度。
旅游產業推動新舊動能轉換
遠山如黛,近水含煙,薄霧輕拂峙密山下。初冬的沂水幾絲料峭,一片徽派老房子,一艘畫舫停靠在岸邊,微風吹來,蕩起層層漣漪,如不是湖中倒影遠山的楊樹黃了,讓人懷疑這就是江南。
作為沂水縣“125”工程重點旅游項目,沂水峙密山居由山東瑯琊國際文化傳媒有限公司投資5億元建設,分為峙密山居、畫家村、五彩梯田和峙密農場四大板塊。主要建設傳統文化交流、非物質文化遺跡徽派老房子、游客接待中心、古商業街、觀賞漁業、松柏雅集生態療養區、畫家村、詩意田園生活功能區。一片普普通通不起眼的農家山坳一下子蛻變成了文旅融合典范上乘佳作。
今年以來,沂水縣全面實施旅游產業新舊動能轉換,深化旅游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加快推動旅游文旅融合發展,深入實施了旅游質量變革、效率變革、動力變革、智慧變革、核心變革,沂水全域成景。在5月19日“中國旅游日”權威機構聯合發布的“2018中國縣域旅游競爭力百強縣市”名單中,沂水縣成功入選。
構建“旅游+”大格局
沂水堅持文旅融合發展,構建“旅游+”大格局。在產業融合方面,大力實施“旅游+”工程:推進旅游與其他產業高度融合,實現旅游效益最大化,推動“+旅游”,促進各個產業向旅游業滲透、融合,實現全域旅游“多輪驅動”。積極運用“旅游+”思維,大力推進旅游與黨建、城建、農文體康養、人才、市場等多產業深度融合,產品業態不斷創新,產業規模持續壯大,構建層級分明、重點突出的文化旅游產品結構,使傳統觀光型產品朝著體驗化、精品化方向升級。
在產業拓展方面,大力實施“老少紅”戰略:深度挖掘縣內紅色旅游資源,緊緊圍繞“紅嫂故里”、“紅色沂蒙”等紅色旅游品牌的打造,創新研學旅游產品體系,做大做強研學旅行體驗基地,打造研學旅行精品線路,策劃研學旅行經典活動,通過紅色文化研學旅行,深化了以沂蒙山革命根據地、沂蒙紅嫂為主題的沂蒙精神全景展示,更好地助推沂水紅色旅游的健康持續快速發展。
在文旅融合發展方面,文旅聯姻成效顯著:省級非遺旅游商品沂蒙小棉襖參加了第二屆世界老年旅游大會亮相國際舞臺,成立助殘筑夢工廠,社會效益、經濟效益同步穩步提升;山東龍岡控股集團有限公司被命名為首批“省級文旅融合示范單位”,正在全力向5A級高品質景區邁進;在3A級景區泉莊鎮藝博園成立了沂水縣文化旅游融創產業示范基地、沂水縣文化旅游研學基地,召開了現場會推廣,收到了“一石擊二鳥”的良好效果;梅花節、桃花節、杏花節、櫻桃節、冰雪節、沂蒙采茶節、徒步大賽、飛躍齊魯等一系列節慶活動的舉辦,全縣各鄉鎮“頌歌沂水旅游”才藝大比拼,充分調動了全民參與的積極性,彰顯了“旅游+”的魅力,進一步展示了沂水旅游新思維、新產品、新形象。
提升游客出行滿意體驗
為進一步樹立沂水旅游新形象,更好地為廣大外來游客提供最優質的服務,沂水認真組織積極開展了“暖人心·游沂水”旅游優質文明服務保障工作。假日期間,為保障游客出行安全,全縣各級各單位各司其職,各負其責,密切配合,充分詮釋了全民參與的全域旅游發展內涵,推進全域旅游全面升級。
為倡導文明旅游理念,強化文明旅游宣傳引導,成立了沂水旅游志愿服務隊,縣直、鄉鎮、企業三方聯動,號召百余人共同開展旅游志愿服務,志愿者們分布在景區一線,清掃衛生撿拾垃圾,推行無垃圾示范景區,提供問路咨詢、及時阻止、勸導游客不文明旅游行為,有效維護景區旅游環境,大大提升全縣文明旅游形象。紅馬甲志愿者們成為一道亮眼的風景線。與此同時,“五一”“十一”假日期間,沂水10處重點旅游景區聯合開展“文明旅游萬人簽字活動”,活動現場氣氛火熱,廣大游客踴躍簽名,共同踐行文明旅游。特別是“十一”假日期間,旅游投訴實現有效投訴零投訴。“暖人心·游沂水”保障服務將作為沂水旅游服務品牌,形成常態化的工作機制,不斷提升全縣旅游管理水平和服務保障能力,營造安全和諧的旅游環境。
重拳開展環境集中整治
優化旅游市場,重拳開展環境集中整治。黃金周前夕,沂水縣針對當前開展的“不忘初心、牢記使命”主題教育,準確把握“守初心、擔使命,找差距、抓落實”的總要求,堅持“邊學邊查邊改”的要求,針對旅游行業中的痛點難點問題,在全縣開展了旅游環境集中整治活動。
在活動過程中,沂水縣先行先試、創新突破,初步探索建立了以四項工程和六大體系為核心的“4+6”全域旅游環境提升體制。制定印發了《沂水縣“旅游環境集中整治月”活動實施方案》,成立了由縣委書記、縣長任組長的領導小組。在9月26日召開的全縣動員大會上,縣長趙明親自主持,縣委書記薛峰做重要講話。會上還播發警示片,揭短亮丑,重拳治理。會后,縣里由7位縣領導分別帶隊、全縣31個責任單位參與,累計出動人員5000余人次,對鄉鎮駐地及公路沿線所有農家樂餐飲、旅館、自發性集貿市場,各旅游景區、星級飯店、旅行社等行業存在的突出問題,列出問題清單、任務清單、責任清單,建立整改臺賬,明確整改標準、整改時限、整改措施。
縣文旅中心積極探索新方式、新手段,創新開展“旅游景區規范提升、雙重預防建設、全域旅游無垃圾示范景區創建、旅游景區網格化管理”四項工程,全面構建“安全預防、文明服務、環境優美、品質智慧、財智支持、組織保障”六大體系。通過旅游環境整治,進一步優化旅游產業發展環境,沂水旅游沿線環境明顯改善,推動全縣旅游產業提檔升級。
- 雙圈帶動全域共進,打造北方地區經濟重要增長極
- 半島聚焦|醫保錢包開通地區再擴容!山東全域范圍內已開通,有何用處?如何操作?速戳→
- 閃電評論 | 共繪全域旅游新藍圖 書寫新的詩和遠方
- 全域、全時、全鏈條!德州多措并舉精心組織旅發大會配套活動
- 響應集團戰略升級 蘇寧山東全域精準布局 重拳打響“五一”促銷大戰
- 為期四個月,黃河全域今日12時進入休禁漁期
- 持續提升 向美而行 | 諸城市辛興鎮啟動春季環境提升行動 全域推進鄉村生態煥新
- 北方首個!青島西海岸新區張家樓街道打造全域聯動、一體運營的“鄉村俱樂部”
- 青島全域通過學前教育普及普惠縣國家評估認定
- 西海岸新區長江路街道:從“老有所養”到“老有頤養”——構建綜合性養老服務體系 打造全域“幸福養老”樣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