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向市民報告、聽市民意見、請市民評議”,今年是青島市連續開展“三民”活動的第十一年。“三民”活動開展以來,始終堅持“人民城市為人民”,民有所呼、我有所應,圍繞“述、聽、評”三大環節...
青島市商務局、市國資委和市應急管理局"三民活動"亮成績單:新引進世界500強投資項目20個
半島記者 肖玲玲
今年1~10月,引進內資2108.8億元,增長15.5%,新引進世界500強企業投資項目20個,新簽約5億元以上項目299個、增長53%;市屬企業資產規模持續擴大,同比增長17.26%;營業收入、利潤總額實現雙增,營業收入同比增長6.74%;為90余家企業辦理“秒批”等業務,“第一響應人”超過10萬人……今年以來,市商務局、市國資委、市應急管理局在各自領域持續發力,成績亮眼。
市商務局丨平臺聚勢,推進高水平對外開放
2019年,市商務局站在島城對外開放的最前線,聚焦建設開放、現代、活力、時尚的國際大都市,積極落實上合示范區、山東自貿試驗區青島片區和跨國公司領導人青島峰會成果,聚合平臺效應,在全國打響了“南深圳、北青島”的發展品牌,為島城打造長江以北地區國家縱深開放新的重要戰略支點貢獻商務智慧,提振發展士氣。
全力爭取上合示范區總體方案獲黨中央、國務院批準,多次征求部、省、市三級意見,組織10多輪專家論證,數十次往來京濟、幾易其稿,助力青島打造“一帶一路”國際合作新平臺。全力申建中國(山東)自貿試驗區青島片區,工作專班值守北京、對接部委、協調省上,106條試點任務逐項落地,助力青島成為國家新一輪改革開放的試驗田。同時,全力承辦跨國公司領導人青島峰會。服務保障115家世界500強、284家行業領軍企業,精心打造“網紅”峰會,助力青島成為中國更高水平對外開放的宣示地。
今年以來,市商務局落實頂格推進機制和“一把手工程”,建立高層次重大活動平臺招商機制,籌辦深圳招商推介會、青島企業家暨“雙招雙引”大會、青島·“一帶一路”國際合作新平臺主題路演等16次重大招商活動,建成運行“青島市雙招雙引重點項目信息平臺”,定期督導項目引進進展。今年1~10月,引進內資2108.8億元,增長15.5%;實際使用外資43.1億美元,增長5.3%,規模位列全國第八。新引進世界500強企業投資項目20個,新簽約5億元以上項目299個、增長53%,超半數項目已完成落地注冊。
市國資委丨抓好重大基礎設施和民生項目建設
2019年1~10月份,市屬企業資產規模持續擴大,同比增長17.26%;營業收入、利潤總額實現雙增,營業收入同比增長6.74%,利潤總額同比增長11.65%。
在推動青島社會經濟發展方面,市屬企業發揮主力軍作用,抓好重大基礎設施和民生項目建設,承擔全市重大基礎設施建設和城市功能載體建設項目。地鐵集團加快城市軌道交通網絡建設,目前開通4條線路,在建3條線路,遠期規劃18條線路,已開通線路里程達到176公里,線網最高日客流達到了84.88萬人次;青島國際機場集團全力打造東北亞國際航空樞紐,日均200多條航線,旅客吞吐量2454萬人次;青島港助力青島國際航運貿易金融創新中心建設,海向增航線、拓中轉,集裝箱航線達到175條,穩居中國北方港口第一位,加快打造集裝箱樞紐港,陸向建陸港、開班列,海鐵聯運班列達到47條,增強了對全市臨港產業的輻射帶動作用,接待郵輪70航次,接待旅客9.3萬人次;旅游集團全力完成2019年海軍節多國海軍活動等重大政治活動保障任務;國信集團、國投集團、城投集團、市政集團等一批市屬企業勇挑重擔,搭建青島重大項目建設、國有資本運營、城市建設發展的載體和投融資平臺。市屬企業積極融入山東自貿試驗區和上合示范區建設,積極推動現代海洋、國際貿易、航運物流、現代金融、先進制造等五大產業提質增效,打造“一帶一路”國際合作新平臺。同時,在服務保障民生方面,市屬企業強化責任擔當,不斷提升服務質量和服務水平。
市應急管理局丨全災種、大應急格局初步形成
作為今年機構改革新組建的部門,一年來,市應急管理局邊組建、邊應急、邊防范,不斷健全完善應急管理體制機制,有力應對了各類災害事故,有效推動安全生產形勢持續穩定,1~10月份,全市安全生產事故起數、死亡人數同比下降6.9%和5%,自然災害風險總體可控,全災種、大應急格局初步形成。
目前,市應急管理局組織編寫城市功能設施、隧道、商務樓宇、賓館酒店、大型商場、中小學校、養老機構、醫療衛生機構等8個重點服務領域《風險隱患雙重預防體系實施指南》,填補我省重點服務領域安全管理標準空白。按照“有風險必須能應對、能應對必須有預案、有預案必須好用”原則,起草完成了22項市級專項應急預案和總體預案編制工作,建立完善了市、區(市)、鎮(街)三級地震應急預案,在全省第一個修編完成了市級地震應急預案。
在全國安全生產領域率先推出“秒批+承諾制”行政審批服務改革,簡化審批程序,加強事中事后監管。目前已為90余家企業辦理了“秒批”“承諾制”業務。
為了建立全民應急體制,市應急局在全國同類城市中首個舉辦了家庭安全應急產品展覽會。通過群眾喜聞樂見的方式,讓應急知識走進群眾生活。為此,還建成應急安全體驗館4個,累計培訓市民近35萬人、“第一響應人”超過10萬人。目前,全市現有應急救援力量302支21000余人,其中主力志愿者救援隊伍12支1800余人。
/ 典型案例 /
島城加快構建公共圖書館服務體系
在2018年“三民”活動中,有市民提出加強圖書館建設、提升公共圖書館服務效能等建議,青島市文化和旅游局高度重視,在公共圖書館服務體系的建設中,積極采納市民建議,取得了良好的成效。青島積極推進圖書館總分館服務體系建設,進一步完善了以青島市圖書館為中心館,各區市圖書館為總館,鎮(街道)圖書室為分館、村(社區)圖書室為服務點的總分館服務體系,推進圖書借閱“通借通還”。青島市圖書館和區(市)圖書館積極推進24小時自助圖書館建設。據統計,今年以來,全市新建24小時圖書館8處,24小時圖書館已達到26處。
積極推進圖書服務重心下移,青島市圖書館聯合社會力量積極推進“青圖驛站”微型圖書館建設,目前已經培育打造了招商銀行中山路網點、海爾家電博物館、青島郵輪母港、海防前哨長門巖島、雪龍號極地科考船等50個“青圖驛站”。
整合全市圖書信息資源,青島市圖書館聯合高校圖書館、行業圖書館等30家圖書服務機構,組建了青島市圖書館聯盟,搭建了青島圖書館聯盟數字化服務平臺。目前已整合了30家圖書館館藏書目數據,并建立面向用戶的統一檢索界面和多途徑的檢索渠道,為用戶提供海量的紙本資源書目信息。此外,為滿足市民個性化借閱需求,青島市圖書館及區市公共圖書館分別打造了“青圖U書”“青云圖”等線上圖書服務新模式
青島市圖書館相關負責人表示,下一步還將繼續推進公共圖書館建設,加強與有關部門的協調,推進青島市圖書館新館建設,同時指導區市加快圖書館新館建設,構建更加便捷高效的圖書館服務網絡;開展多種形式的閱讀推廣活動,創新圖書館閱讀活動品牌,吸引更多讀者到圖書館和使用圖書資源;加強隊伍建設,加強人員培訓和管理,提高服務水平和質量。
- 青島市“社會保障卡惠享山東行”活動啟動,持卡享19項消費優惠
- ?尖叫準備!20場超燃演出登陸西海岸!
- 跳海救人的“玉米阿姨” 被授“青島市見義勇為模范”榮譽稱號
- 涵蓋12項創新技術8種新業態 青島認定20家場景應用實驗室
- 百年皂莢發新枝,500歲酸棗再開花!復壯2年,青島三株古樹迎來新生
- 半島V視|百歲皂角樹,500歲“姐妹酸棗樹”,校園里三棵古樹獲重生
- 大集上“擺攤兒”,高原上手術!青島市市立醫院“醫”心為民萬里同頻
- 青島市城陽人民醫院舉辦提升群眾就醫感受專題培訓會 助力人文醫院建設
- 2025年青島市四區和高新區高中階段招生分數帶招生計劃
- 2025年青島市“3+4”對口貫通分段培養本科錄取分數線公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