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東省第十三屆人民代表大會第三次會議和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第十二屆山東省委員會第三次會議即將召開,“重點工作攻堅年”如何干,省政府工作報告又將帶來哪些民生紅包,備受期待。
2019年山東省政協工作四大“關鍵詞”:引領、聚焦、搭臺、創新
大眾日報記者 魏然
1月16日,省政協十二屆三次會議舉行首場新聞發布會。
山東省政協十二屆三次會議秘書長、省政協秘書長劉永巨在介紹2019年山東省政協工作時,用“引領、聚焦、搭臺、創新”四個關鍵詞來概括。
第一個關鍵詞——引領
履職有引領,工作有抓手。這個關鍵詞可以從三個方面來解讀。
一是在指導思想上,省政協始終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引領,加強思想理論武裝,把好“方向盤”。2019年,省政協扎實開展“不忘初心、牢記使命”主題教育,制定了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學習座談會制度,建立了習近平總書記關于加強和改進人民政協工作的重要思想研究基地,舉辦了專題讀書班,用黨的最新理論成果武裝頭腦、指導實踐、推動工作,強化主心骨,筑牢奮進路。
二是在推動工作上,堅持黨建引領,做到黨建與履職工作雙融合、兩促進。2019年,省政協9個專委會建立了分黨組,在政協重要會議、調研培訓和外出考察活動中,建立臨時黨組織,基本實現了黨的組織對黨員委員的全覆蓋、黨的工作對政協委員的全覆蓋,黨建工作的“牽引”作用日益明顯。
三是在加強機關建設上,以文明創建活動為引領,激發奮進擔當干事創業的積極性。2019年,我們以爭創全國文明機關為抓手,通過搭建平臺、開展活動,努力激活政協工作的“一池春水”。首次舉辦2期“黨員干部擔當作為能力提升專題培訓班”,開設“道德講堂”,開展“泉城暖意·共享書房暨環衛工人愛心歇腳點”“送醫送藥進農村”等文明創建活動,政協機關向上向善的氣氛蔚然成風,政協干部的精氣神煥然一新。
第二個關鍵詞——聚焦
工作有聚焦,既能讓各方明確主攻方向,又能集中各方力量于一個“點”,形成焦點效應。這個關鍵詞,也從三個方面展開。
一是專題調研聚焦鄉村振興。從2019年3月開始,省政協圍繞“打造鄉村振興齊魯樣板”開展專題調研,集中半年時間,集中各民主黨派省委、省工商聯、省政協各工作機構、各市政協和廣大政協委員的力量,組織了一場“百團大戰”,最終形成45篇調研報告,總結提煉出我省推動鄉村振興的3大類、14個有代表性的類型,省委常委會聽取專題調研情況匯報,給予充分肯定。
二是協商議政聚焦中心任務。2019年,省政協圍繞“改善營商環境,擴大對外開放”“增強創新能力,促進新舊動能轉換”、產業經濟發展質量等重點工作,組織開展了一系列協商議政活動,提出對策建議,為省委、省政府決策提供參考。可以說,在這一年省委確定的各項中心工作中,都閃現著政協智慧、政協力量。
三是民主監督聚焦狠抓落實。2019年,貫徹省委“工作落實年”要求,省政協主席會議成員牽頭推進10個重大事項和10個重點項目,通過協商督促推動工作落實。4月,以“促進民營經濟政策落實”為議題,圍繞政策落實中的痛點堵點難點,首次召開專題監督性常委會會議。圍繞“海洋強省建設”“養老服務體系建設”等4件重點提案,由9名副主席牽頭督辦建議落實。同時,選派144名委員參加專項督查、監督性議政、問政山東等活動。可以說,重落實、體系化的民主監督“山東路徑”日漸清晰,成效日益顯現。
第三個關鍵詞——搭臺
付志方主席說過,政協就是搭臺的。在工作中搭建平臺、載體,讓各界各方人士在政協舞臺上發出好聲音、唱響協奏曲,有助于凝聚共識,畫好同心圓,做到雙向發力。這個關鍵詞,我也從三個方面進行“分解”。
一是搭好凝聚共識平臺。通過召開聯席會議、定期走訪、聯合調研、辦理提案等途徑,省政協搭建起了與各民主黨派省委、省工商聯和無黨派人士的經常性聯系平臺,形成了促進民族團結、宗教和睦的多元機制,打造出聯誼交友、對外交往的“山東政協口碑”。同時,編輯出版《山東改革開放親歷記》等,舉辦慶祝新中國和人民政協成立70周年系列活動,通過豐富的文化活動,講好“中國之治”中的政協故事,有效凝聚人心和共識。
二是搭好履職為民平臺。發揮反映社情民意信息“直通車”作用,架設為民“通途”,2019年共收集處理信息17021篇,其中11篇轉呈中央領導同志參閱,116篇轉報國家有關部委。同時,通過承擔省委交辦的信訪積案化解工作,開展民生問題調研,辦好“民聲連線”,邀請群眾代表旁聽全會、走進政協等,反映群眾心聲,助推民生改善。可以說,民生在政協舞臺上的分量越來越重,也有越來越多的群眾聲音和身影出現政協舞臺上。
三是搭好委員出彩平臺。構建以界別為平臺、以專委會為依托、以委員為主體的履職新機制,建立界別委員全員參加專委會制度,發揮各個界別聯系一方、團結和帶動一片的特殊作用,31個界別去年共開展履職活動63項,參與委員達646人次,有效激勵委員踴躍投身凝心聚力、決策咨詢、協商議政、社會治理的一線,有效激發委員為國履職、為民盡責。
第四個關鍵詞——創新
創新是推動工作提質增效的第一動力。2019年,省政協持續加大創新力度,以“變”催生政協工作新樣子、新格局、新氣象。在這里,我想以四個方面的創新來解讀這個關鍵詞。
在理論創新方面,以人民政協理論研究會為平臺,打造專業隊伍,構建政協智庫,開展“慶祝人民政協成立70周年”理論研討活動,成立由理論界人士組成的4個專家組,協作完成全國政協交辦的“人民政協作為專門協商機構研究”重點課題任務,推動理論研究取得新成果。
在制度創新方面,首次制定委員履職工作規則、常委述職辦法(試行)、委員退出和暫停履職辦法,引導委員做好“委員作業”;出臺《關于貫徹落實中央和省委政協工作會議精神的實施意見》,制定實施《省政協主席會議成員聯系界別和委員的辦法》《關于進一步加強黨風廉政建設的規定》等,同時修訂《提案工作條例》,制定提案公開辦法和提高提案質量的意見,推動各項工作更加制度化、規范化。
在工作創新方面,首次召開專題監督性常委會會議,開出“辣味”“新風”;舉辦《喜看稻菽千重浪——十二屆省政協工作成果展》、“青年開放日”活動,開展“時代風采—委員履職進行時”主題宣傳活動,講好政協履職故事,展現新時代政協委員的履職風采。
在手段創新方面,常委會會議專題議政首次采用問卷調查、民主評議等“組合”方式,專題調研采用自主式調研、蹲點調研、微調研等多種靈活形式,讓履職更接地氣、成果更具代表性。開通遠程協商系統,升級信息化辦公平臺,打造24小時“網上政協”邁出新步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