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值跨年之際,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來勢洶洶。疫情就是命令,防控就是責任。面對疫情加快蔓延的嚴重形勢,在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堅強領導下,各方力量聯防聯控,八方資源緊急支援...
深讀丨群防群控!青島一個萬人社區的“防疫戰”
半島記者 李紅梅
發現小區有“鄂”牌車,立即向物業保安和社區民警舉報;從武漢返青住戶被社區督促先去定點醫院體檢,再居家隔離觀察14天,生活所需由專人代辦……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發生后,有上萬名居民的沔陽路社區工作人員立即行動起來,廣泛宣傳動員社區居民提高警惕、群防群控,打響疫情防控阻擊戰。
社區是實施網格化管理的基礎,也是傳染病防控的第一道防線。“讓每一個群眾掌握防疫知識,真正做到點對點、人對人。來了一個外來人口,大家就知道,群眾就動員起來了。” 李滄區興城路街道沔陽路社區黨委書記兼居委會主任張正良說。
用紅紙和毛筆寫“大字報”,宣傳防疫知識
沔陽路社區是一個封閉小區,有3000多戶、1萬多名居民,其中90%是外來人口,疫情防控形勢相當嚴峻。
從臘月廿九開始,小區物業就安排保潔人員對廣場、電梯、樓道、垃圾桶等公共場所及設施噴灑84消毒液。“雖然電梯里充滿刺鼻的氣味,還殘留著消毒液的白點,但心里感覺更踏實了。”許多居民說。
物業保潔人員對公共場所噴灑消毒液。
沔陽路社區黨委書記兼居委會主任張正良已經58歲了,這個春節假期帶領社區開展拉網式排查和聯防聯控,一天都沒休息。
“大年初一就開始宣傳防疫工作,臨時找不到做橫幅的店鋪,只好用紅紙和毛筆寫‘大字報’貼在社區宣傳欄里。”張正良說。
大年初一因為臨時找不到做橫幅的店鋪,張正良用紅紙和毛筆寫“大字報”宣傳防疫知識。
為了便于防控疫情,沔陽路社區將原來的5個出入口臨時關閉了3個,保留下來的兩個出入口設置體溫測試點,由保安24小時值守,給進入小區的行人及車輛駕駛員測量體溫,禁止外地車輛及快遞、送餐人員進入小區。
社區工作人員挨家挨戶發放公告,要求來自湖北、武漢人員登記并進行醫學觀察。
湖北返青居民被督促居家隔離,生活所需由專人負責
1月25日,大年初一,有居民反映,近期該社區有住戶從武漢返回青島。
沔陽路社區民警魯俊立即排查,發現確實有住戶從武漢乘飛機回青,“自行到兩級醫院檢查均正常,目前已返回老家,請大家放心!”
“請大家不要盲目猜測,引起不必要的恐慌。”張正良及時安撫居民。
1月27日,沔陽路社區居民黃先生一家三口從湖北省黃石市返回青島,社區工作人員立即督促其先去附近的青島市第三人民醫院體檢,然后進行居家醫學觀察14天,并自行監測體溫等健康狀況,發現異常情況及時報告。
單元樓門上張貼了防疫知識宣傳頁和街道辦致全體居民的信。
“隔離病毒,不能隔離人心。” 沔陽路社區工作人員對黃先生一家進行監督,對于日常生活產生的垃圾,約好時間上門清理并進行消毒。
當天,社區衛生服務中心的家庭醫生強磊,給簽約居民群發了微信:“各位家庭成員如果有從武漢疫區返回或接觸疫區人員的,請微信告知我或社區居委會,并自我在家隔離14天,每日監測體溫兩次。如果發熱超過37.3℃,及時聯系我或到定點醫院發熱門診就診。”
居民發現鄂牌車立即舉報,多方排查后虛驚一場
1月27日下午,沔陽路社區有居民發現,小區西北角附近有一輛鄂F牌照的面包車,立即向物業保安和社區民警舉報。
隨后,小區保安馬上騎著自行車前去查看,一些居民也在社區微信群里七嘴八舌地討論起來,其中不乏恐慌情緒。
小區角落內發現一輛鄂F牌照面包車。
不過,沒過多久,物業保安就聯系到車主,社區民警也通過戶籍信息查明了情況。
“經了解,車主一家全是東北人,鄂F牌照的車是之前買的,已經報廢,在自家車位上停了半年多。”張正良在社區群里安撫居民,“大家請放心,小區大門最近絕對不會讓鄂牌車進入。”
“湖北襄陽的車牌,離武漢大約320公里。”社區民警魯俊向居民進一步說明情況。
“有兩位這么負責任的公職人員,我們放心多了!也要感謝物業保安師傅第一時間排查,大家齊心協力一定會渡過難關。”一位居民贊嘆道。
“車里都是雜物,已經4年多沒開了。我人在青島,沒去過湖北。”涉事車主王先生也在社區群里跟鄰居們坦白,并委托一位鄰居將車牌取下,以免引發其他鄰居恐慌。
社區趕制了防疫宣傳橫幅懸掛在小區主路旁。
春節回鄉人員陸續返青,社區防疫壓力陡增
社區是實施網格化管理的基礎,也是傳染病防控的第一道防線。
國家衛健委1月27日表示,目前,疫情防控正處于關鍵時期,必須充分發揮基層社區的動員能力,實行地毯式追蹤、網格化管理,將防控措施落實到戶、到人,群防群控。
1月28日,青島下起了蒙蒙細雨,沔陽路社區物業保安冒雨站在門口檢查進小區的車輛,并給進小區的居民測量體溫。由于室外溫度太低,紅外線額溫計動輒報警,讀不出數來。
物業保安給進入小區的居民測量體溫。
物業保安除了戴著口罩,沒有采取其他防護措施,衣服被雨淋得濕漉漉的,遇到不理解的業主又吼又叫,不配合測量體溫,也很無奈。
興城路街道辦事處黨委副書記張倩看到這一幕,趕緊囑咐物業工作人員給保安配備手套。“他們在小區門口接觸的人太多,應該做好防護,不能大意。”張倩說,執勤保安在寒風中一站就是一天,非常辛苦,希望居民能夠多多理解,出門戴口罩,配合測量體溫。
為了讓居民對防疫知識應知盡知并盡可能減少接觸,沔陽路社區及物業工作人員將宣傳信貼到每個單元樓門口,并挨家挨戶發放《關于來自湖北、武漢人員進行登記和實行醫學觀察的公告》,但只敲門不入戶,公告放在每一戶居民家的門把手上,由住戶自行取下。
“隨著春節回鄉人員陸續返青,社區防控疫情面臨的壓力會陡增,尤其是有上萬人居住的大社區。”說到這里,張倩不禁為沔陽路社區的疫情防控工作捏了一把汗。“希望廣大社區居民能夠積極行動,主動參與防控活動,與社區干部和醫療衛生人員一起,嚴防疾病在社區的發生和傳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