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對疫情,青島教育系統紛紛行動起來,為防控疫情進行廣泛宣傳,科學地指導家長和學生居家學習生活,保證停課不停學。為了更好地進行疫情防控,減少疫情對師生、家長的影響,彼此借鑒好的經驗做...
直面疫情·校長訪談|青島一中校長王先軍:防控成長兩不誤,這份“居家指南”送給你
半島記者 郝春梅
編者按:面對疫情,島城教育系統紛紛行動起來,為防控疫情進行廣泛宣傳,科學地指導家長和學生居家學習生活,保證停課不停學。為了更好地進行疫情防控,減少疫情對師生、家長的影響,彼此借鑒好的經驗做法,半島教育特開通“直面疫情·校長訪談”專欄,邀請島城各學校校長作客,來聽聽在疫情防控期間,他們都是如何應對的。
在記者聯系了青島一中校長王先軍以后,王校長鄭重、仔細地針對記者提出的問題一一作答,思路清晰,表達明確,有點有面,冷靜、克制的文字后面,既有干貨滿滿,又有殷切期盼。記者將王先軍校長的這份答案稱作“居家指南”,有了它,照著做,你的抗“疫”假期,一定能夠能夠馬力十足、實現“彎道超車”!
記者:王校長好,青島一中在防控疫情方面有哪些舉措?
王先軍:青島一中始終把師生的生命安全和身體健康放在第一位,把疫情防控工作作為當前最重要的工作來抓。
一是學校多次召開防控工作會議,明確專人專責;落實“日報告、零報告”制度。對假期中師生出青返青情況進行了詳細的排查,并對身體情況進行跟蹤記錄。
二是深度細化延遲開學“停課不停學”的相關細節,充分利用好“空中課堂”、“教育e平臺”,落實教育教學成效。
三是制定了開學前準備工作方案及開學后疫情防控每日工作流程。物資保障方面,通過各種渠道購買熱成像測溫儀、體溫表、口罩、消毒液等疫情防控所需的物品。集中對全校各區域進行了全面消毒。嚴格落實進入校園人員檢測體溫的要求,嚴禁外來人員進入校園。
四是對師生加強防控引導。學校公眾號推出【戰“疫”進行時】專題,多次發出致家長、師生的一封信與倡議書,引導師生家長科學防疫。重視家校合作,鼓勵親子攜手,以家庭為戰斗堡壘,打好這場沒有硝煙的抗疫戰。關注師生心理健康,開設了“一家心”心理志愿服務站,對社會公布了聯絡方式,提供公益心理援助,幫助學生和家長應對疫時心理變化。
五是引導學生在家中讀書、繪畫、寫書法、彈奏樂器、制作書簽等,陶冶情操,積極踐行《全面發展“十個一”項目行動計劃》,以樂觀的心態與積極的行動面對疫情。學校體育組專門為學生設計了一套零噪音、簡單易學的居家防疫動作,提供健康鍛煉指導。
六是發揮團委、學生會作用,推出“致逆行親人,盼平安歸來”和“青春寄語,疫’路同行”團日活動,號召團員同學分享身邊逆行英雄故事,校學生會也推出“黎明將至,擎炬守望”系列活動,通過向疫區同胞錄制慰問語音、為同學制作科普視頻、為大眾示范正確公共衛生習慣等,展現青年生力軍和突擊隊為防控斗爭貢獻的青春力量。
七是除了教育引導好我們自己的學生,學校還為目前初三的學生提供了學法指導、招生信息等,初三的學子可以關注我們青島一中公眾號,或者加入qq群,群號346084040,我們將繼續對初三的同學們提供學法指導、解答相關的招生政策。
記者:延期開學對學生有哪些影響?老師、家長和學生是如何共同應對疫情影響的?
王先軍:影響主要集中在以下幾點:
一是作息習慣的改變,長時間假期容易養成熬夜、晚起等不良作息習慣;
二是學習習慣的改變,延遲開學期間的網絡教學形式對于學生來說是新事物,與傳統課堂的學習環境和氛圍完全不一樣,如何落實學習效果更需要依靠學習的主動性、自覺性。還會面臨更多的誘惑和干擾,如手機、電視、零食等,對學生的自律也重大考驗;
三是心理狀態的變化,疫情期間容易產生恐懼、焦慮、煩躁等情緒;
四是家庭氛圍的變化,長時間的共處使得家人之間的關系變得比較“微妙”,疫情期間長時間居家不外出,處理好會關系更加融洽,處理不好容易導致家庭關系緊張。
針對以上情況,我們建議大家可以這樣應對:
一是培養良好作息習慣,按照學校作息規律,制定每日作息計劃表,合理安排個人時間,杜絕不良習慣。
二是針對學習習慣的改變,學校通過積極引進先進的網絡教育平臺,給學生提供豐富的學習資料,并由各科教師開展線上輔導。針對學習的落實,由班主任、任課教師、家長三方互相配合,將每日學習情況向家長反饋,教師建立學科群對學生及時進行一對一點評。鼓勵學生結合各科的學習任務和自己的學情,列好個人學習計劃,每天逐條落實,每天反饋,保證學習質量。
三是學校開通“一家心”心理服務熱錢,由專業的心理老師開展電話疏導。通過學校微信公眾號推送多篇心理疏導的文章,引導家長、學生、教師在延遲開學期間保持健康心理。
四是開展多種活動,豐富充實學生假期生活。引導學生居家期間開展體育、藝術、生活等多方面的活動,推出居家體育健身課程,開展海報和書簽制作,教育學生積極參加家庭勞動,從而在充實中促進良好家庭氛圍的形成。
記者:學校在關注疫情防控一線醫護人員子女方面,都采取了哪些措施?
王先軍:一是通過班主任了解掌握學生家長中從事抗疫一線醫護工作的人員情況,并對其家庭情況、學生思想學習情況、居家看護情況、需求困難情況等進行了詳細的調研摸底。
二是采取電話、視頻連線、網絡交流等多種形式,與抗疫一線醫護人員子女及居家陪護的家長加強溝通。做好抗疫一線醫護人員子女的學習、心理輔導等,跟進督促指導,加強釋疑解惑,通過“一對一關愛導師”開展心理溫暖輔導等。
三是開展了“致逆行親人,盼早日歸來”的主題活動。請學生分享自己親人參與抗疫的動人故事,或抒寫家書尺素寄情,用這樣的方式向英雄致意。
記者:您認為疫情對今后的教育有哪些啟發?對目前居家的學生有哪些建議?
王先軍:啟發主要包括以下幾個方面:
一是教育學生學會感受生命,學會健康生活。學會洗手、學會使用口罩等衛生習慣開始;
二是培育學生的科學素養、引導學生關愛自然,樹立可持續發展的理念。
三是教育學生牢記民族大義,弘揚家國情懷。加強對于“白衣天使”、“醫學專家”等先進模范人物的宣傳。
四是加強對網絡教學的研究,讓網絡教學成為課堂教學的有力輔助手段,提高教學質量,應對緊急事件。加強對學生學法的指導,讓學生學會學習,提高學生的學習效率。
五是教育學生學會自律、自強、自信。加強對學生自律和良好學習習慣的培養,強化學生的自律意識、自理生存能力等。
同時繼續對孩子們提出以下建議:
一是不外出、不聚會,做好個人防護,保護好自己,就是為家庭為國家做貢獻;
二是以科學的作息時間安排每日活動。合理作息,保證睡眠質量;加強鍛煉,利用現有的條件進行體育鍛煉;勤洗手、做護眼操,養成良好的個人衛生習慣;
三是增加閱讀量,充實內心世界;
四是保證學習時間的同時注意勞逸結合。適當進行居家體育活動,提高自身身體機能,增強免疫力;
五是加強自律,養成主動學習的良好習慣。端正學習態度,主動學習,把握“彎道超車”的機會;嚴格自律,珍惜時間,克服怠惰。制定詳細的學習計劃,嚴格落實好每天計劃;
六是學會自我調適心理,克服焦慮。關注疫情發展,了解疫情防控的知識和科學措施。正確看待疫情,做好個人防護,增強信心。過于焦慮時,要及時尋求老師和家長的幫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