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焦青島“兩會” 城陽區代表委員訴民聲顯“擔當”
半島網5月17日訊 5月15日起,青島正式進入“兩會時間”。城陽區代表、委員們紛紛圍繞經濟發展、社會建設、醫療改革等方面建睿智之言,獻務實之策,為助推青島市高質量發展作出積極貢獻。
優化服務,打造一流營商環境
良好的營商環境是經濟發展的重要基礎,是區域競爭力的重要因素。孫琦建議,將優化服務作為營商環境改革的“牛鼻子”,在提升行政審批效率上出硬招,在簡化投資審批環節上見實效。做好制度保障,打造誠信守法的營商環境。
加快打通華中路,盡快貫通雙元路和雙積路
目前高新區內企業員工從市內各區到高新區上下班通勤,主要依賴兩條線路:跨海大橋—岙東路—火炬路和環灣大道—雙元路—火炬路,因為施工原因,道路經常發生擁堵。高明作建議進一步加大工作力度,加快華中路貫通工作,加快雙元路雙積路施工進度和岙東路雙向單車道的拓寬工程,以緩解道路擁堵問題,對高新區建設內聯外通中央活力區大有裨益。
加快醫保改革制度,完善醫療保障制度
醫保改革是醫保事業健康發展的重要基礎,更是關乎醫療改革成敗的關鍵,青島醫療改革已經進入深水區。郝逸建議,醫療監管方式多樣化,對提供醫療服務的定點醫藥機構及其醫護人員的行為進行監管。通過加強誠信體系建設,引導定點醫療機構及其醫生自我管理、自我約束,變被動管理為主動管理。
加強校園快遞包裝垃圾分類投放管理
網絡購物已成為大學校園最受歡迎的消費方式,與此同時也出現了快遞垃圾隨意丟棄、包裝過度浪費、無法歸類、利用率低等普遍現象。林夕寶建議,加強包裝垃圾分類思想教育,加強在基礎設施方面的管理體系,利用互聯網方式進行垃圾分類知識傳播。
加強對職工創新能力的支持與引導
要實現制造業強國的目標需要一支高技能、懂理論、善于創新的技術工人隊伍。要提高工人學習技能,崇尚技術的積極性,就要為職工創造一個多通道的成材渠道,例如通過建立合理的評價評比體系,打造各方面人才合作創新平臺,打造方便職工創新成果交流展示學習、評價的平臺等途徑,引導職工搞創新,展示自己的創造力能激發活力,提高全員參與度。
加快推進紅島科技館項目建設
紅島科技館項目作為市級重點項目,也是紅島片區重要活力節點,建議市政府、市科技局加快推進紅島科技館項目建設。與方特夢幻王國、紅島匯、紅島灣商業等項目結合,沿華強南路打造以科技文化、娛樂休閑、配套服務等功能為主的娛樂文化街區,逐步挖掘地方文化特色,提升紅島區域經濟活力。在建設紅島科技館二期時充分考慮地下空間規劃。
完善政府與高校的長效對接機制
近年來,青島市非常注重對高校的引進工作,但高校學科專業的發展與青島市經濟與社會需求之間不相適應的矛盾依然存在。宋希云建議,建立健全相關制度,進一步完善政府與高校的長效對接機制。鼓勵高校與企業共建創新基地,開展聯合研究,實現高校創新優勢與企業技術開發的有效結合。
高架路升級快速路 解決青島堵車難題
隨著青島經濟的快速發展和軌道交通建設的穩步發展,路面交通的短板問題逐漸顯現。尹學軍建議,將重慶路高架路升級為南北快速路,另外打開青銀高速的世園會出口,徹底解決青島堵車的老難題,為青島建設現代化大都市的高速公路交通奠定新格局。
半島網記者 徐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