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4日,在五四青年節當天,青島市救助服務中心組織青年先鋒隊正式啟動“照亮回家路”專項行動,為走失人員尋親歸家。據了解,2019年至今,青島市救助服務中心共尋親登記171人,成功尋親136人,...
“照亮回家路”專項行動啟動 22天內3名走失人員找到家人
文/圖 半島記者 劉笑笑
“我以前在這個磚廠搬過磚”“我來過這家超市買過東西”……5月26日,自稱家在青島的走失人員高文杰在市救助服務中心和半島記者的帶領下,根據他的記憶進行了實地尋親。當天從市南再到李滄,盡管尋找過程中高文杰對周邊一些建筑物表示熟悉,但是結果卻令人遺憾,他并不能準確說出家在哪里。不過,令人欣慰的是,自“照亮回家路”專項行動啟動以來,22天的時間內已經有3名走失人員被家人接回了家。還有5名走失人員已經確認了身份信息,并與家人或者當地救助部門取得聯系,近期將陸續踏上回家路。目前,仍有26名走失人員還未找到家人,半島將持續關注并幫助他們早日與家人團聚。
到達平原路后突然改口
在26名還未找到家人的走失人員中,有一名自稱高文杰的小伙子,是青島市救助服務中心工作人員2018年在街頭主動救助的,疑似精神障礙。在小叢工作室負責人叢淑麗對他的多次詢問中,高文杰都自稱老家在菏澤曹縣,不過從小跟父母和五個姐姐都在青島居住,并稱自己很多年前在平原路3號買了一套房子,位于3樓,附近有醫院和學校,配偶名叫安娜,是安徽人。
叢淑麗告訴記者,通過公安部門的高科技手段和救助系統的信息比對,都無法查找到高文杰的身份信息。此前,青島市救助服務中心曾將其護送到菏澤當地救助部門,幫助其尋親,但是在當地并沒有找到家人,只好返回青島。“我每次跟他溝通,他都表示自己家就在平原路上,只要把他送到家附近,他就能找到家。”為了盡快幫其與家人團聚,5月26日8時40分,半島記者與叢淑麗一起,帶著高文杰在青島實地尋親。
到達平原路后,高文杰拒絕下車,表示對周圍不熟悉,從未來過。
出發前,在青島市救助服務中心,叢淑麗再次詢問高文杰家的位置,高文杰仍說出了“平原路”。于是,一行人驅車直奔平原路。一路上,高文杰表現得很平靜,并沒有流露出尋找家的興奮。車經過江蘇路,在青大附院附近,叢淑麗詢問高文杰對周圍是否熟悉時,高文杰四處看看,表情很茫然地搖搖頭。
到達平原路后,高文杰拒絕下車,表示對周圍不熟悉,從未來過。
抵達平原路3號后,叢淑麗打開車門讓高文杰下車后一起找家。但是出乎所有人意料的是,高文杰卻突然改口,表示對周圍一點也不熟悉,“從沒有來過”,并拒絕下車尋找。
找到了自稱打工過的磚廠
無奈,叢淑麗只好重新引導高文杰慢慢回憶,尋找一些蛛絲馬跡。“我在十梅庵那里的磚廠搬過磚,住得離胸科醫院比較近。”高文杰再次十分篤定地說。
叢淑麗告訴記者,兩年前高文杰被救助后,入院治療時被檢測出患有肺結核,當時曾被送往青島市胸科醫院住過院。盡管懷疑高文杰所說的話的真實性,但是為了不放過一絲線索,叢淑麗決定帶高文杰前往那里碰碰運氣。
當車行至十梅庵路時,高文杰東張西望,表現出了興趣。叢淑麗和半島記者一行人迅速下車,帶高文杰在附近查看,試圖喚起他的記憶。高文杰東瞅瞅西望望,突然加快腳步,沿著十梅庵路向前走去。
“你對這里熟悉嗎?”記者問。“我都走了很多年了,肯定熟悉。”高文杰回答。身高1.8米的高文杰步伐很快,一行人只能一路小跑跟隨。很快,他來到一處平房區域,在道路盡頭,是一處封閉的工地。“我以前就在那個磚廠干活,現在都變了。”高文杰說,但是對于具體何年何月在此打工過,高文杰稱不記得了。
記者詢問周邊居民得知,此處工地很多年前的確曾是磚廠,但是至于哪年磚廠不在了沒人能記清。一路上,記者詢問了很多周邊住戶,也沒有人認識高文杰。
高文杰(左)帶著叢淑麗尋找他曾去過的地方。
表現出對周邊環境比較熟悉
憑著記憶尋找到了曾經的磚廠,高文杰的表現讓大家看到了希望。“你以前來磚廠干活,怎么回家的?”叢淑麗趁熱打鐵追問。“走著。”高文杰撓撓頭。“那你沿著哪條路走的,帶我們走走,說不定就找到家了。”叢淑麗接著鼓勵道。
于是,高文杰又大步流星向前走去。沿著工地前的一條土路繼續向前,還未走到路口處時,高文杰又說出了一個讓大家興奮的地點,他指著路口一處平房說,“這是個超市,我以前經常來這里買東西。”走到路口處,果不其然,這里的確是一家名為“家家樂超市”的百貨商店,只不過大門緊鎖,并未營業。該商店的隔壁是一家住戶,記者詢問該住戶得知,此處是十梅庵社區,但該住戶和家人表示此前從未見過高文杰。
顯然,高文杰對周邊比較熟悉,能夠斷定其此前曾來過這里。于是,叢淑麗繼續對其進行詢問引導。高文杰表示,自己是1981年生人,屬雞(此前自稱屬羊)。自己家住在8號樓的三樓,印象中樓是白色的,但已經記不清是高層還是多層。根據熱心居民的指引,記者一行人又步行來到大棗園路上,這里的大棗園社區和中南世紀城都有8號樓。本以為離家的距離越來越近,但是走到大棗園路與雨湖路交會處附近,高文杰又犯起了迷糊,“我感覺都變了呢,我也不知道家在哪里了。”
線索中斷后,叢淑麗引導高文杰慢慢回憶。
記者與叢淑麗在附近小區打聽了一圈,也毫無所獲,尋親線索再次中斷。此時已是中午時分,叢淑麗只好將高文杰帶回市救助服務中心。
隨后,記者聯系了該區域所在的李滄區湘潭路街道辦事處。工作人員記錄了高文杰的相關信息后,表示將馬上通知轄區各個社區,通過社區查詢有無此人,有線索后將第一時間告知記者。
還有26名走失人員需要幫助
當天上午,尋親隊伍從市北到市南再到李滄,行駛里程40多公里,步行三四公里,心情也不斷經歷著希望和失望的起起伏伏。盡管結果并不理想,但是叢淑麗仍然感到比較滿意,“通過實地尋親,讓我們又掌握了一些此前詢問中不曾掌握的信息,對他所說話的真真假假也有了判斷。對于有條件外出、在青島生活的走失人員,我們以后也會盡量采取這種方式,盡最大努力幫助他們喚起記憶。”
高文杰(右)帶著叢淑麗尋找他曾去過的地方。
尋親的道路并不順暢,但是在多方努力下,目前“照亮回家路”專項行動已經取得了可喜的成績。22天來,已經有8名走失人員找到了家人,其中3人已經與家人團聚,還有5人無親屬或家在外地,下一步將由市救助服務中心工作人員將其護送回家。
目前,還有26名走失人員還未找到家人,半島將持續關注并幫助他們早日與家人團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