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省政府印發了《關于加快省會經濟圈一體化發展的指導意見》和《關于加快魯南經濟圈一體化發展的指導意見》,加上此前出臺的《貫徹落實〈中共中央、國務院關于建立更加有效的區域協調發展新...
31項政務膠東五市通辦 農產品開啟供銷一體化發展
展銷會現場,一些展位開啟了“直播帶貨”模式。
文/圖 半島記者 王好 報道
本報5月29日訊 膠東經濟圈一體化進程再邁堅實一步。5月29日,由青島市供銷社倡議,煙臺、濰坊、威海、日照和青島五市供銷社共同發起的膠東經濟圈農產品供銷一體化發展戰略合作協議簽約儀式暨首屆膠東經濟圈農產品展銷會在中國供銷青島平度農產品物流園舉行。
會上,膠東五市供銷合作社簽署《膠東經濟圈農產品供銷一體化發展戰略合作協議》,在中國供銷青島平度農產品物流園長期設置膠東經濟圈農產品會客廳。今后,五市供銷社將通過資源共享、網絡共享、信息共享等共同推動建立優質農產品產供銷一體化市場發展新格局,以建設農產品現代流通網絡體系推動鄉村振興向高質量發展。
農產品流通體系建設,事關農產品穩定供給和農民持續增收,是農村商品經濟發展的動脈,是城鄉統籌發展的橋梁,同時也是發展現代農業、參與國際競爭的需要。膠東半島五市是黃河流域對外開放的重要門戶樞紐和陸海交通走廊。五市發展均衡,3000萬人口規模為區域一二三產融合發展奠定了堅實基礎。可以說,膠東經濟圈農產品流通體系一體化是支撐膠東經濟圈一體化的重要力量和應有之意,推進膠東經濟圈農產品流通體系一體化建設恰逢其時、大有可為。
現場
叫好又叫座,展銷會預計成交過億元
活動現場,山東省供銷社監事會主任許廣民、青島市政府副市長朱培吉、青島市供銷社理事會主任管成密出席簽約儀式并致辭。朱培吉指出,農產品流通體系建設是農村商品經濟發展的動脈,是城鄉統籌發展的橋梁,同時也是發展現代農業、參與國際競爭的需要。推進膠東經濟圈農產品供銷一體化發展,要立足全國、全省發展大局,努力在推進區域一體化上作示范、努力在加快高質量發展上當樣板,努力打造全省高質量發展的強勁引擎,努力把膠東經濟圈農產品供銷一體化打造成為利益共同體、發展共同體、命運共同體。
市民客商試吃后贊不絕口
在同步舉行的膠東經濟圈優質農產品展銷會現場,來自膠東五市質優價公、綠色健康的品牌農產品悉數亮相,前來逛展的市民客商試吃后贊不絕口,紛紛下單訂購。
“我們的圣女果產量高、品質好,歡迎大家試吃體驗。”在濰坊高密市麗珠源農業科技有限公司的展臺前,公司董事長徐鳳杰熱情邀請觀展人員品嘗此次帶來參展的“釜山88”圣女果小番茄。“這是從韓國引進的品種,結合我們當地優良的自然生長環境和培育技術,口感和品質秒殺市面品種。”談到自家的種植秘訣,徐鳳杰說,綠色科學種植才能培育出精品果蔬,為此他們堅持施豆餅肥,用百米深井水灌溉,防止雨水侵蝕,減少病蟲害侵染,全過程應用水肥一體化等智慧農業設施管理,保證食品質量安全為第一位,“希望通過這次展銷會,可以讓更多青島市民客商了解到我們的產品,把好品質的農產品帶給消費者”。
“濰坊是農業大市,有名的菜籃子、農副產品基地,濰縣蘿卜、青州銀瓜、諸城肉雞、壽光蔬菜馳名中外。”談到濰坊本地優質農產品,濰坊市供銷社主任賀健如數家珍,“這一次濰坊供銷社系統28個單位帶來接近300種產品,下一步我們要落實好此次簽訂的協議內容,借力平臺助力鄉村振興”。
“79.9元四盒共1斤,咱們的果子都是現摘現發包郵到家,寶山藍莓是國家地理標志證明商標產品,個大味甜,營養價值沒得說。”“我們的干貨帶魚,采用青島瑯琊海域的野生帶魚進行古法甜曬加工,不含任何防腐劑。取出后加一點味極鮮,再來點蔥段姜片,上鍋蒸十分鐘即可食用,帶魚肉質緊實味道鮮美。”在展銷會現場,西海岸新區展區開啟了“直播帶貨”模式,主播們邊吃邊介紹。
現場簽下萬噸蘋果采購合同
“現場有十幾家采購商前來接洽。”青島金泰達水產品有限公司總經理柳淑卿告訴半島記者,作為本地品牌農產品,公司的干貨帶魚、半干海參等產品已經發展了十余年,而且顧客反饋的口碑良好,但如何實現突破一直是她不斷尋求解決的難題之一,隨著膠東經濟圈農產品供銷一體化發展戰略的逐步實施,她期待著能夠讓好產品進入更多的地區,展現在膠東兄弟城市消費者的餐桌上。
“我們下一步就計劃進入膠東兄弟城市,同時充分利用線上渠道,把我們瑯琊驛站直營店優質的農產品全方位推廣出去。”中國供銷農產品批發市場控股有限公司西海岸項目招商總監吳學祝表示。
“我們供銷社系統有扎根鄉村的流通體系優勢、平臺優勢,五市聯手搭建農產品供銷一體化流通體系,可以解決農產品買難、賣難,為農民增收、鄉村振興貢獻我們供銷力量。”青島市供銷社黨組成員、理事會副主任郭可汾表示,此次展銷會成果超乎預期,五市不少特色農產品憑借優良的品質,在展會上找到了“伯樂”,其中不乏大型采購商。
據悉,五市206家農產品流通企業和基層合作社通過200多個展位,集中展示了享譽九州的膠東優質農產品,采購商和觀展人員過萬人。展銷會融入了“網紅帶貨直播”銷售模式,邀請了永旺、北京物美、利客來等大型采購商入駐洽談,現場簽訂農產品購銷合同近5000萬元,其中僅蘋果采購數量達到1萬噸,預計整個展銷會將成交農產品過億元。
安順和隴南分別帶來扶貧協作特色農產品
市民正在展銷會現場挑選商品。
此次展會上,除了來自膠東五市的農產品,還有兩位特殊的客人攜當地優質農產品前來參展,他們就是貴州安順和甘肅隴南。作為青島的對口幫扶城市,安順和隴南地區分別帶來了東西扶貧協作區域的特色農產品,并通過青島市公開遴選的部分村莊書記,直接將駐村的優質農產品呈現在展銷會上。
“這次展會收獲很多,最主要的是讓更多青島消費者和采購商看到并且喜歡上了我們的產品。”安順市供銷社業務指導科科長楊通艾告訴半島記者,此次他們帶來了幾十種產品,現場有三個展位全部擺滿,包括牛肉干、鳳梨干、紅酒等,其中安順關嶺縣產的辣椒醬、辣椒粉等辣椒制品受到采購商青睞,“已經有十幾家采購商留下了我們的聯系方式。”楊通艾表示,農產品現場推介是一種非常好的方式,希望以后有更多參與機會,舉辦一次來一次,舉辦十次來十次。據悉,青島市供銷社在所屬中國供銷青島平度農產品物流園長期設置膠東經濟圈農產品會客廳,同時建立膠東經濟圈和貴州安順、甘肅隴南農產品購銷平臺,助力膠東五市和青島對口幫扶地區農產品銷售。
探訪
手機一點,現摘果蔬送到家門口
打通上行通道,“青西鮮生”配送員正在送貨。
文/圖 半島記者 王好 李紅梅
3斤裝基地新土豆1份、1斤裝基地韭菜1份……5月28日上午10時30分許,半島記者在青島市南區船院小區看到,居民通過“青西鮮生”小程序訂購的生鮮食材被準時配送到小區代收點,其中不少時令蔬果都是當天凌晨剛剛從西海岸新區的種植戶農田里采摘的。李克強總理在今年的政府工作報告中提出,“支持電商、快遞進農村”。青島發力農村電商,打通農產品上行通道,既讓城區終端消費者吃上了平價新鮮的生鮮食材,又幫助當地優質特色農產品種植戶搭上“線上經濟”快車,拓寬銷售渠道,讓好東西不愁賣。
本地產果蔬現采現送
“我們的電商平臺主要服務同城消費者,專注于本土蔬菜、水果等生活物資銷售、配送,打通農產品上行通道。”青島西海岸供銷集團電子商務有限公司董事長劉震告訴半島記者,“青西鮮生”微信小程序1月份上線以來,主要通過社區社群推廣的方式,目前已經覆蓋青島市200多個社區,日配送訂單達500多單。“蔬菜很新鮮,配送也很及時。”船院小區居民徐先生告訴半島記者,疫情期間他養成了線上下單、線下取貨的購物方式。
“社區居民通過小程序下單,每天晚上10點截止。然后我們的工作人員會對后臺訂單進行匯總整理。”劉震介紹,每天凌晨三點負責采購的工作人員開始對前一天的訂單進行備貨,然后進行分揀、打包、配送。為了最大程度保證居民吃上最新鮮的食材,生冷食材配送時會采取放置冰袋、保溫箱包裹等方式存儲,一些時令果蔬則會現采現發。“我們在西海岸新區有10000畝種植基地,爆款時令果蔬可以當天從地頭采摘,當天配送到消費者手中。”
優質農產品價格高不愁賣
發展農村電商,讓市民吃上了新鮮地產食材,也讓種植農戶享受到農村電商所帶來的收入助益。“今年多虧農村電商平臺幫我們打開了銷路。”寶山鎮藍莓種植戶李玉芬告訴半島記者,她家種植了60畝藍莓,目前所產的3萬斤藍莓已經全部由青島西海岸供銷集團薈澤農產品有限公司收購,用于電商平臺等渠道銷售。
“西海岸新區寶山鎮盛產藍莓,是當地的品牌農產品,今年由于疫情,外銷受到影響。”青島西海岸供銷集團薈澤農產品有限公司辦公室主任王昌坤告訴半島記者,往年當地藍莓外銷比重約六成,為了解決種植戶銷售難題,從4月初藍莓采果期伊始,公司就直接通過與種植戶簽約收購的方式,將藍莓引入電商平臺、線下直營店銷售,并通過社群推廣、直播帶貨等線上方式宣傳推介,“我們沒有中間商,中間商的利潤讓給了農戶,收購價格高于市場收購價格。”
島城推進農產品出村進城
近年來,青島市全面推進“互聯網+經營”和農產品出村進城工程,推動農產品上線融合、觸網營銷,著力實現現代信息技術與農產品生產經營深度融合發展。
青島市以“直播帶貨”“無接觸配送”和“不見面消費”為重點,加快發展流量經濟、顏值經濟,著力打造農產品網絡銷售平臺。截至今年5月,青島市農產品線上交易額達到23億元,約占全市農產品交易總額的41.8%,比去年同期增長約33.1%。
開展“直播銷貨”。青島市組織了18場“直播銷貨”活動,23種農產品的銷售額達到3000多萬元,實現了農產品帶貨時尚化、年輕化。建立網絡平臺。青島聯合阿里、京東和全國、全省、全市“抗疫助農產銷對接公益服務平臺”等平臺,實現了生鮮農副產品定量定位的精準配送。
不過,目前青島市農村電商發展仍存在一些問題,例如配送成本高已成為制約農村電商發展的瓶頸。為此,農村流通網絡體系還有待完善,需要大力發展集約配送、共同配送,支持第三方快遞企業延伸到村,打通“農產品出村進城”的大動脈。
膠東五市政務服務可跨市幫辦代辦啦
半島記者 李曉哲
為進一步優化膠東半島營商環境,助力膠東半島一體化發展,提升膠東半島城市群融合度和競爭力,5月29日,在省政府辦公廳指導下,膠東五市行政審批服務局就聯合推行政務服務跨市幫辦代辦工作,簽訂合作協議,在膠東五市范圍內,建立“線上一網通辦、線下異地可辦”工作機制,全省首創膠東半島政務服務“區域通辦”的新模式。
2020年1月,省政府出臺《關于加快膠東經濟圈一體化發展的指導意見》提出,實施區域協調發展戰略,調整完善區域政策體系,加快膠東經濟圈青島、煙臺、威海、濰坊、日照等市一體化發展,構建合作機制完善、要素流動高效、發展活力強勁、輻射作用顯著的區域發展共同體,打造全省高質量發展強勁引擎。
建立膠東半島城市群政務服務幫辦代辦機制,是助力膠東半島一體化發展、優化膠東半島營商環境、提升膠東半島城市群融合度和競爭力、打造國家級都市圈、實現互利多贏的有力舉措。申請人可在膠東五市任一市級政務服務大廳提交辦理申請,管轄地市級政務服務大廳在線辦理、異地審批、雙向郵寄,讓申請人足不出市申領證照。此次“區域通辦”著重選擇企業群眾使用頻率高、網辦層級高的31項政務服務事項,在膠東五市開展跨市幫辦代辦服務,有利于優化膠東五市辦事創業和營商環境,降低膠東半島城市群企業制度性交易成本,讓企業群眾少跑腿、好辦事。
膠東五市市級政務服務大廳設置膠東半島政務服務幫辦代辦實體服務窗口(以下簡稱“幫辦代辦窗口”),對涉及膠東五市幫辦代辦事項,提供業務咨詢、網辦指導、代驗材料、在線視頻、申請材料和辦事結果雙向寄遞等幫辦代辦服務,通過線上線下聯動方式為申請人提供幫辦代辦服務。對不需要紙質檔案材料的政務服務事項,依托山東省政務服務網,發揮“互聯網+政務服務”和“一網通辦”優勢,推行全程網上辦理。幫辦代辦窗口工作人員指導申請人線上提交辦理申請,聯系管轄地審批專員線上受理、核準。紙質證照由管轄地審批機關郵寄至申請人指定地點。
“膠東五市行政審批服務局將建立膠東五市幫辦代辦工作專班,暢通線上線下交流渠道。工作專班采取輪流主持的形式,定期由輪值單位牽頭組織召開聯席會議,制定相關工作規劃和方案,通報工作開展情況,推動跨區域的數據共享,推動政務服務從‘全城通辦’向‘區域通辦’發展,增強群眾體驗感和滿意度。同時,對納入幫辦代辦的政務服務事項采取動態管理機制,按照‘成熟一批、納入一批’的原則,不斷拓展業務覆蓋面。逐步將區(市)政務服務大廳納入幫辦代辦實施單位,實現更深層次的‘就近辦、馬上辦’。”青島市行政審批服務局相關負責同志介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