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省政府印發了《關于加快省會經濟圈一體化發展的指導意見》和《關于加快魯南經濟圈一體化發展的指導意見》,加上此前出臺的《貫徹落實〈中共中央、國務院關于建立更加有效的區域協調發展新...
用“圈內人”思維高點布局 濰坊全方位融入膠東經濟圈
記者 張鵬 都鎮強 通訊員 張峰 劉 騰
濰坊市高密膠河,是膠萊河的最大支流,也是傳統意義上膠東半島的分界線。頻繁的人員往來,讓地理界限早已淡化。如今,蜿蜒的膠河猶如蓄力之弓,借勢膠東半島經濟圈一體化發展,左右開弓。
距膠東國際機場20分鐘車程,距青島前灣港、郵輪母港、董家口港均在60分鐘車程以內,這讓高密有了發展臨港經濟的設想。膠河兩岸被規劃為臨港經濟區,重點發展臨港貿易、綜合保稅、倉儲物流等航空上下游產業和臨空支持產業。
高密市把規劃建設臨港經濟區作為加快高質量發展、打造開放新高地的“一號工程”,在強化組織推進、啟動規劃編制、多向對接爭取、啟動先行區建設等方面,做了很多打基礎、利長遠的工作。目前,豪邁集團高端裝備制造項目、星宇新材料產業園等9個省、市重點項目納入到高密臨港經濟區,進展順利。
“6月3日,濰坊市正式印發《濰坊市推進膠東經濟圈一體化發展行動計劃》,突出‘一體化’‘一盤棋’,按照先行區率先突破、中心城區示范帶動、拓展區聯動發展的路徑,形成全市域全方位融入膠東經濟圈一體化發展格局。”濰坊市發改委主任、膠東經濟圈一體化發展領導小組辦公室主任肖培靈介紹說,濰坊市將主動融入膠東經濟圈和青島都市圈,重點建設高密臨港經濟區、諸城先進制造業轉移配套基地和濰坊濱海飛地經濟協同共建示范區,在交通基礎設施、產業發展、生態環境、公共服務、體制機制等領域先行探索、率先破題。
濰坊是區域協調發展的先行者、探索者和實踐者,早在2007年就與青島達成了青濰一體化發展的共識,兩市在經濟、人才、文化等方面深入交流合作,取得了一定成績。
在省委、省政府召開膠東經濟圈一體化發展座談會暨第一次聯席會議后僅兩天,濰坊市主要負責同志就率領黨政考察團到青島考察,圍繞進一步深化項目推進、企業合作,簽署了《青島—濰坊推進城市全面合作加快實現高質量一體化發展框架協議》,共同打造融入一體化、推進一體化、服務一體化的區域發展共同體。
“我們主動服務青島都市圈建設,支持青島發揮龍頭帶動作用,做到省里有要求、青島有需求、濰坊有行動。全面加強與青島、煙臺、威海、日照在基礎設施建設、產業錯位發展、民生保障、文化旅游等方面的深度合作,對于需要地市協作和大家一起做的事,將全力予以配合推動,全面開創融入膠東經濟圈一體化發展新篇章。”濰坊市發改委重大項目中心副主任張春禹說。
為加快推進膠東經濟圈一體化發展,濰坊還成立了市推進膠東經濟圈一體化發展領導小組,設立了交通運輸、科技創新、工業和信息化、對外開放、生態環保、社會保障、醫療保障、文化旅游、海洋經濟、農業農村10個工作專班,負責推進各領域具體工作。
6月10日,濰坊市發改委牽頭召開了一次工作專班會議,10個專班工作人員坐在一起溝通交流,建言獻策。文化旅游專班副組長宿立軍說,最近正在與膠東各市高頻率對接,“昨天我們去了日照,推介了一場‘膠東一家親·邀您來濰坊’的活動,已經去過青島了,還要再去煙臺和威海。濰坊的旅游資源以及民俗與手工業發達,我們希望與青島等地共享文旅惠民政策,共同推介,合作聯動,唱響膠東文旅服務品牌。”對于各地關心的產業話題,工業和信息化專班人員楊希春說,膠東各市可以互補式發展,加入產業鏈融合,推動優勢產業組團式發展,這樣有利于鞏固龍頭企業地位與產業集聚。
“一體化發展就要破除體制、機制和行政藩籬。建議五市摒棄‘一畝三分地’的思維,利用‘圈內人’的思維,按照市場化要求,在制定出臺涉及市場主體權利、義務的政策文件時,進一步加強信息溝通協調,努力打造要素自由流動的市場體系。”張春禹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