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21日上午,全省防汛工作會議在濟南召開。會議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在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會會議上關于防汛工作的重要講話精神,對全省防汛工作進行再動員、再部署、再推進。劉家義強調,...
進入“七下八上”防汛關鍵期 山東已做好這些準備工作
提前1個月完成水毀工程修復,狠抓防洪隱患排查和工程調度,建立省市縣鄉四級防汛搶險專家隊伍3000余人……當前,已進入“七下八上”防汛關鍵時期,7月16日,記者從山東省政府新聞辦召開的新聞發布會上了解到,為確保2020年度汛安全,山東牢固樹立風險意識和底線思維,統籌謀劃、全面部署,全面進入戰時狀態。
據專家分析、預測,今年山東氣象水文年景總體偏差,汛期全省平均降雨量較常年偏多2成左右,局地暴雨洪澇可能多發。截至目前,全省平均降雨量在300毫米以上,較常年偏多18%,較去年同期偏多93%,防汛形勢嚴峻。
山東省水利廳發展規劃處處長劉建基介紹,為全面做好今年防汛工作,山東在確保如期完成重點水利工程建設的同時,已于汛前全部完成946處水毀工程修復,比既定完成時限提前1個月,恢復了工程設計防洪能力。
科學規范的工程調度是防汛減災的重要手段。山東組織專家對跋山、岸堤等7座大型水庫調度運用計劃進行評審,并批復執行;對全省有防洪任務的197座大中型水庫的汛限水位進行重新校核,修訂《水庫汛限水位監管辦法》和《水工程防洪抗旱調度運用監督檢查辦法》,建立大中型水庫防洪調度年度記錄制度,對水庫汛限水位進行“線上線下”監管,確保科學有效調度,發揮工程綜合效益。
針對2019年防汛搶險專家力量不足的問題,調整充實了有搶險實戰經驗的專家,建立了3000余人的省市縣鄉四級專家隊伍。組織部分專家到小清河、大汶河、沂河、沭河等重點流域進行現場調研,掌握第一手工程資料。結合實際編制了《水利工程搶險技術手冊》,為防汛搶險提供技術參考。確保能夠充分發揮專家的技術支撐作用。
防洪隱患排查整改是確保工程安全度汛的關鍵。今年以來,山東先后組織41個工作組,對新老工程結合部、病險水庫、病險涵閘、河道險工險段、阻水障礙等重點防洪薄弱環節開展了4輪次的大排查,共排查出風險隱患1621處,對這些風險隱患逐項督促整改到位。按照“汛期不過、檢查不停、整改不止”的要求,7月上旬,再次組織8個暗訪組,對全省度汛風險隱患進行再排查,對整改落實情況再核實。努力做到不漏一處隱患、不留一處死角,為安全度汛奠定工程基礎。
堅持打好主動仗,目前山東已對全省28條重要河道逐一編制超標洪水防御預案,修訂完善水庫調度運用方案和應急搶險預案1.18萬件;落實水庫“三個責任人”1.8萬人次,組織“線上線下”培訓3.5萬人次;明確縣鄉村三級山洪災害預警信息發布員1.15萬人。6月中旬,聯合日照市政府開展了全省水旱災害防御演練,選取大汶河、小清河、徒駭河、洙趙新河4條骨干河道,首次開展超標洪水防御調度演練,有效檢驗提升了防御洪水的實戰能力。
(大眾日報客戶端記者 方壘 通訊員 王偉 報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