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9日,半島都市報將迎來21歲生日。我們特別策劃“世界的21封信”活動,用最傳統的方式記錄時代、感恩生活,受到各行各界熱烈響應。8月7日,半島都市報推出“全力以復——給世界的21封信”紀念...
給世界的21封信(叁)| 擇一城終老
擇一城終老
青島:
你好!我是宋強,今年30歲了,老家泰安。我來青島快一年了,現在是青島理工大學的一名講師。
8月9日是《半島都市報》21歲的生日,我很幸運得到一個機會,以一個外地來青打拼人員的身份,給你寫一封信。
小時候我的姥姥愛吃沖雞蛋泡餅干,在姥姥家每個睡眼惺忪的清晨,她都會準備上一碗熱騰騰泡著雞蛋和鈣奶餅干的早餐,嘴饞的我還要吃著碗里的,看著袋里的。吃著青食鈣奶餅干,看著《海爾兄弟》成了我童年最美好的回憶。現在的我也會偶爾買袋青食鈣奶餅干,看一集《海爾兄弟》,尋找屬于童年的故事。
讀書時的青島印象,是五四愛國運動的導火索,是喚起勇于斗爭、憂國憂民的愛國主義精神地標,是梁實秋先生筆下“綠樹青山,不寒不暑,碧海藍天,可舟可馬”令人神往之處,也是一代創業者張瑞敏先生怒砸低質量冰箱的思想開放前沿。這座見證了中國歷史的興衰榮辱,始終以一種清冷飄逸,冒險奮進的姿態憧憬未來,昂首前進的城市著實讓人神往。
我在北京讀博期間,我的愛人在濟南上學,等她來青島工作了,我還在北京。于是每月往返北京與青島之間成為常態。北京南到青島北直達G205列車的開通,使原來5個小時的行程縮短到3小時以內,通勤時間的縮短,拉近了兩個城市經濟圈,也讓異地的戀人少些相思。從洲際酒店領略浮山灣無與倫比的燈光秀,在單縣路邊吃野餛飩哈扎啤,去魯迅公園抓海蟹……我感受到了這座城市對每一個旅客的熱情和善意。我知道我還是一名過客,但有一天我會來到這座城市,成為她的一分子。
2018年8月,還在中國礦業大學(北京)讀博士的我,參加了“百所高校千名博士青島行”活動。那時,其實我有挺多選擇,但是,最終,鄉情、愛人、專業對口的高校,還有這座城市開放包容的態度,都更加吸引我。
2019年9月,博士畢業后我選擇青島工作,正式成為這個大家庭的一分子,自己的身份也由一名過客變成城市的主人翁。
70周年海軍閱兵、青島上合示范區建設、青島自由貿易區掛牌、黃海足球俱樂部沖超成功、地鐵2號線西段貫通……我由衷地為青島這座城市感到驕傲,也對青島的未來充滿期待。
落戶青島是我人生的重要選擇,也將為人生答卷填寫一份滿意的序章,從現在起我將以主人翁態度參與到青島建設中,立足本職,不忘初心,為這個開放、現代、活力、時尚之城添磚加瓦。
青島理工大學講師 宋強
2020年8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