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絡中國節·中秋,中秋延續“網絡中國節·端午”國學古韻風格,以“思念”為主題,“思人·思家·思國” 為主線,再次為網友們帶來一餐網絡文化的饕餮“盛宴”。
“雙節”長假山東文旅強勢復蘇 “家國”情懷愈濃
10月6日,濱州市惠民縣麻店鎮鑫誠農業觀光園里,游人在花海中徜徉,感受五彩繽紛的秋日。(□盧鵬 初定瑞報道)
記者 趙琳 田可新
秋高氣爽,滿目金黃。雖然近日氣溫有所降低,但并沒有影響人們出游的熱情。這個假期,自如地走進影院、劇場,或者來一場說走就走的旅行,不一樣的過節方式,還給我們一樣熱氣騰騰的生活。
記者走訪發現,度過新冠肺炎疫情期間的“冰封期”,經過暑期文旅消費的逐步攀升,疫情平穩后的第一個大長假期間,我省文旅市場加速回暖,家庭團聚式出游、近郊鄉村賞秋游、文博游、夜間游等十分火爆。
家是最小國,國是千萬家。國慶恰逢中秋,人們對于“家國”的概念有了更深的體會。
以“家”為單位的消費上漲,讓長假滿含親情。10月6日,從上海來到濟南紅葉谷游玩的亓海平看著滿山紅葉,心情舒暢又感慨。亓海平祖籍濟南,一家七口2日從上海自駕10個小時來到濟南,先回郊區老家祭拜了老人,接下來的幾天,到濟南各大景點游覽。“因為疫情,今年清明節沒回濟南。國慶長假,又趕上中秋節,干脆一家人開車來濟南,既不耽誤團圓,也能玩個痛快。疫情欠下的旅游,這個假期加倍還上!”
濟南市文旅局負責人告訴記者,各景區親子門票預訂量大幅攀升,整個家庭出游的比例占絕大部分。
以孩子為中心的親子研學游也格外受歡迎。10月5日,濟南市民邢樹輔夫婦帶兩個孩子來到濟南野生動物世界,觀賞之余還參加了“小小飼養員”“動物食堂”“面塑手工課”等體驗課程。記者從幾家研學機構負責人處獲悉,紅色文化、儒家文化主題的研學產品一直受到熱捧,“三孔”圣地、沂蒙老區、齊國故都等都是家長的絕佳選擇。部分研學機構以博物館為目的地推出了新產品。山東博物館近日推出的“衣冠大成”明代服飾文化展成為假期文化體驗爆款,館前道路排成“之”字形長隊,眾多游客前來感受明朝服飾端莊儀態與宏美氣度。
“來電影院,跟家人一起好好看場電影,看什么其實都是次要的。”和家人一起進影院觀影的濰坊市民王先生說。電影院里,家庭式觀影十分常見。國慶檔《我和我的家鄉》《奪冠》《姜子牙》等影片也適合全家觀看。有關數據顯示,對比復工伊始,今年影院國慶檔三人以上套票訂票數占比增長68%。根據貓眼APP實時數據,10月1-3日,濟南市電影院線假期票房約1760萬元,與2019年同期數據基本持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