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青務工7年的老杜夫妻倆就地過年 初一就出攤忙中忘鄉(xiāng)愁
大年初一,老杜就出攤了,雖說辛苦,卻苦中有樂。
文/圖 半島全媒體記者 張彤
老杜和妻子來青務工7年了,一年到頭也就春節(jié)有空回家看看。這個春節(jié),老杜一家過了一個“特殊年”。夫妻倆不僅響應國家號召“就地過年”,還從大年初一就開始忙活起自己的爆肚攤,一來讓喜歡吃爆肚的人過年期間也能吃上這一口,二來是讓自己忙碌起來,暫時忘卻對家鄉(xiāng)的思念和回不了家的煩惱。老杜希望疫情的陰霾可以快快散去,讓漂泊在外的游子能夠早日回家看看。
來青闖蕩,夜市里找到商機
老杜名叫杜明超,河南濮陽人,他和妻子馬自想都54歲了。夫妻倆有兩個兒子,大兒子自打大學畢業(yè)后就來到城陽工作,如今已結婚生子,定居城陽;小兒子選擇留在了老家。
來青之前,老杜和妻子在老家以種地為生,農閑時間去城里打打零工。眼看著兩個兒子到了娶媳婦的年齡,兩口子的壓力也日漸增加。大兒子在城陽的工作穩(wěn)定下來后,夫妻倆決定來城陽“闖一闖”。
一次,夫妻倆轉到呂家莊夜市時,發(fā)現了商機。“夜市上人很多,賣啥的都有,我就看著小吃攤的買賣挺不錯。”老杜發(fā)現夜市上唯一的一個爆肚攤生意相對火爆,恰巧老家的一個親戚是開爆肚店的,在當地小有名氣,老杜交了5000元“學費”,回老家“取經”。一周時間,老杜學成歸來,呂家莊夜市上的第二個爆肚攤就這樣迅速開業(yè)了。
因味道好,用料質量好,老杜的爆肚攤生意越來越火爆,多的時候,一天能賣2000多元。“白天備料,下午5點出攤,一直忙活到次日凌晨。”老杜的妻子馬自想說,辛苦是辛苦了點,但苦中有樂。而最令她高興的是,大兒子前兩年在城陽成了家,還給她添了個大孫子,大孫子現在一歲半了。
沒有疫情,再遠也要回家過年
來青7年,老杜夫妻倆已經漸漸地融入了這座城市,但鄉(xiāng)愁卻是始終無法改變的。老杜近80歲的父母留守在老家,一年當中也就是春節(jié)才能回家與老人團聚。2020年伊始,因為疫情的影響,呂家莊夜市休市,回老家過年的老杜夫妻倆一直在家待到4月份開市才回來,那是這些年來,他們跟父母待的時間最久的一次。
因疫情防控需要,老杜夫妻倆響應號召,今年沒有回老家過年。“想家,心里難受得很,我人在這,心早飛回去了。如果沒有疫情,我們再遠也要回家過年。”老杜說,跟小兒子也好久沒有見面了,也幸好是小兒子留在老家,每周回家看望爺爺奶奶,替他盡盡孝道。
除夕夜,老杜夫妻倆是跟大兒子一家度過的,雖說少了老家的熱鬧,心里有些失落和想念,但大孫子給一家人帶來了歡樂,一家人其樂融融,過了個“特殊年”。老杜從大年初一就開始出攤,一來讓喜歡吃爆肚的人過年期間也能吃上這一口,二來是讓自己忙碌起來,充實起來,暫時忘卻對家鄉(xiāng)的思念和回不了家的煩惱。
- “鄰里守望?與你同在” 膠州市舉辦2025年社區(qū)鄰居節(jié)
- 東方伊甸園試營業(yè)游園全攻略:開啟與水共生的生態(tài)奇幻之旅
- 膠州:6名村民火場搶糧 180畝麥田免遭火災
- 浙江三大行,兩家“出問題”?
- 眾泰汽車因財務信息不準確遭監(jiān)管警示背后:業(yè)績連虧六年 去年僅銷14輛
- 膠州:男子村莊內尋找出租屋 入室竊走手機被抓
- 青島故事|膠州楊秀花20多年如一日精心伺候父母 久病床前有孝女
- 膠州市舉行2025年“世界水日”“中國水周”宣傳活動啟動儀式
- 陣容強大,20余上海名醫(yī)天團坐診膠州
- 喜訊!西海岸口腔健康科普館榮獲“隱珠學區(qū)-社區(qū)教育基地”稱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