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字幕一区二区人妻电影,成全世界免费高清观看,成全影视大全在线观看,日韩精品无码视频一区二区蜜桃

海洋荒地蝶變“藍色糧倉” 西海岸新區產的三文魚“游向”全國

2021-07-09 05:10 大眾報業·半島網-半島都市報閱讀 (111709) 掃描到手機

青島國家深遠海綠色養殖試驗區的“深藍一號”網箱。資料圖片

半島全媒體記者 高芳 實習生李佳欣

“這個月我們的海洋牧場一期基礎建設已經完成,一共投放了20萬空方的人工魚礁,2~3年后就會像收莊稼一樣,迎來魚滿倉的豐收了。”因為一直負責海洋牧場的建設項目,在人群中的肖輝有著和碼頭漁民一樣的黝黑皮膚。與傳統漁業不同,肖輝忙活的是新型漁業,“以前漁民打撈是靠海吃海,海洋牧場的理念則是養海富海”。日前,山東省政府為支持西海岸新區發展推出12條重大措施,其中一條就提到“加快建設國家深遠海綠色養殖試驗區和現代化海洋牧場示范區”。

“筑巢引魚”,海洋牧場“一魚多吃”

“我們的海洋牧場旁邊常年停靠著一艘大船,船上面24小時有人值班維護海洋牧場,現在都是些小的魚群和魚苗進來,怕有人撒網捕撈,破壞生態,所以需要看守維護。”青島英豪集團智慧海洋創新產業綜合體項目建設負責人肖輝介紹說:“海洋牧場就是在原來海里不長生物的貧瘠的地方,搭建魚礁石、投放木頭集裝箱,這里就會慢慢長出海藻等海洋生物來,我們會投放一些魚苗進去,先是小魚入住,再是大魚入住,慢慢這里就會形成良性的生態環境,和陸地上墾荒種莊稼一樣,‘荒地’就變成了‘糧倉’。”對海洋牧場來說,放流魚苗只是輔助手段,如果經營好它的生態圈,自然界里的魚類就會源源不斷地來這里繁衍棲息,到那時候海洋牧場就是一塊“聚寶盆”。

“目前我們的維護成本還是很高的,每年海域的租金就有30多萬元,但是我們看中的是遠期效益,生態圈一旦形成,產出就是持續的。”

肖輝介紹說,他們建設的這個海洋牧場有6000多畝,是國家級規模的海洋牧場,“比如建設用100塊錢,國家的扶持政策會占到50元錢。”隨著海洋捕撈的增多和近海環境的污染,海里的魚類資源在逐年減少。我國作為一個人口大國,國家為了改善近海海洋環境也在積極地推進很多舉措。以前多采用增殖放流的方式,就是向大海里投放小魚苗,但是海洋資源已經被破壞,投放的魚苗不一定能長成大魚。近年來國家比較傾向于扶持海洋牧場,鼓勵有條件的企業把“海洋荒地”開墾成“藍色糧倉”,這是一個非常能見到成效的方法。

“我們的海洋牧場上還有150平方米大的微藻實驗平臺,房子里放的是實驗器材、水文監測設備等。它可以常年漂浮在我們的海洋牧場,用于海洋生物研究。”肖輝介紹說,海上平臺主要是為他們公司和黃海研究所合作的海上科考服務的。

“海洋牧場不光可以養魚,實現水產資源增收的價值。還可以發展旅游項目,潛水、海釣、海上餐廳等等,投資項目建成后可以‘一魚多吃’,是可以有多項回報的項目。”肖輝介紹說,目前他們的海洋牧場潛水、休閑漁業項目已經開放,完善后可以與附近的瑯琊臺景區形成一站式聯動的旅游項目。

10處海洋牧場共建“生態銀行”

據了解,青島西海岸新區已有國家級海洋牧場10處,總面積達8萬余畝,已形成山東省最大規模的海洋牧場產業集群。2020年底,農業農村部公布第六批國家級海洋牧場示范區名單,其中,青島西海岸新區兩處海洋牧場名列其中。

海洋牧場像是一個“生態銀行”,修復海洋生態,讓銀行的“存款”越來越多,從而實現經濟效益、生態效益和社會效益的“三重豐收”。

《青島西海岸新區海洋牧場建設規劃(2019~2025年)》提出,到2025年,新區海洋牧場建設再上一個臺階,其中國家級海洋牧場示范區達到13~15處,海洋牧場產值突破14億元。重點打造“海洋牧場+休閑海釣”融合發展模式,規劃期內,新增省級以上休閑漁業基地2~3處,新建標準海釣船40~60艘,游客年接待能力達100萬人次,建設岸基“四個一”配套設施2~5處,多功能海上平臺5~10處。

首批三文魚36小時可達全國

2021年6月21日,在離青島西海岸新區120多海里的黃海冷水團海域,青島國家深遠海綠色養殖試驗區的“深藍一號”網箱中的三文魚正式收魚。此次“深藍一號”網箱收魚活動是國內首次規模化收魚,平均體重超過4kg/條,成活率達到80%,品質達到歐盟出口標準,標志著我國首次規模化養殖高價值魚類取得成功。在多方共同努力下,養殖試驗取得重大突破,全球首次低緯度遠海養殖三文魚獲得技術成功;第一批成品三文魚走上國民餐桌,中國人終于吃上了自主養殖的優質三文魚產品。

活蹦亂跳的三文魚,經過加工船吸魚泵的傳送,從擊暈處理開始,到進入運輸用HDPE保溫箱,只需要短短45分鐘時間,魚體溫度控制在0℃~4℃。全程冷鏈控制下的冰鮮三文魚,最快需要12小時,就可以送到西海岸新區老百姓餐桌上,36小時送到全國百姓家,遠低于國外運輸配送時間。負責“深藍一號”養殖的萬澤豐漁業一位銷售人員介紹:“目前三文魚都在陸續出海,最近幾天都忙到凌晨,訂單多,魚都不夠賣的,很多客戶都追著我們要魚。”

以往我國三文魚的需求主要靠進口滿足,受全球疫情大環境影響,進口冷凍食品檢驗檢疫手續增加,進口食品運輸周期拉長,使得三文魚供應出現短缺。供應生切的三文魚保鮮期只有10天左右,運輸時間上必須爭分奪秒。此次“深藍一號”深海網箱養殖的三文魚一改我國三文魚依賴進口、動輒四五天的時間跨度,國產深遠海三文魚最大限度保證了“鮮”度。“而且省去了一些運輸成本等,價格上也比國外的三文魚要便宜15%左右。”萬澤豐漁業的銷售人員介紹。

延伸

藍色糧倉,向海圖強

2014年起,萬澤豐漁業有限公司攜手中國海洋大學董雙林專家團隊,開啟了養殖探索和裝備制造的雙重探索。然而跨出的每一小步,都步履維艱。在多方共同努力下,養殖試驗取得重大突破,全球首次低緯度遠海養殖三文魚獲得技術成功;第一批成品三文魚走上國民餐桌,中國人終于吃上了自主養殖的優質三文魚產品。

利用“深藍一號”在黃海冷水團養殖的三文魚,預計每年可收獲30萬條成品三文魚,產量超過1500噸,年產值超過一億元。

2020年8月,農業農村部漁業漁政管理局正式批復同意建設青島國家深遠海綠色養殖試驗區,這一項目被提升到國家戰略層面。

2021年2月24日,青島西海岸新區與山東海洋集團、青島市海洋發展局就共建試驗區項目簽署合作框架協議,5月17日,山東海洋集團全資設立了山東深遠海發展有限公司,注冊資本5億元。6月底,山東深遠海發展有限公司、山東萬澤豐集團、青島海洋投資集團三方將共同設立合資公司,成為試驗區開發建設的運營管理主體,進一步加快推進試驗區開發建設。

山東海洋集團將整合現有在船舶運營管理、海工裝備開發、苗種繁育、海洋牧場、冷鏈倉儲、加工運輸、水產品貿易、線上線下銷售、供應鏈金融、對外合作等方面優勢,在育苗、養殖、裝備、資金等深遠海養殖關鍵環節中發揮自身特點和優勢,打造依托大型養殖裝備的全新深遠海養殖現代漁業產業模式,在全國深遠海養殖產業發展中發揮創新示范引領作用,帶動漁業產業轉型升級與規模發展。

試驗區著眼于項目園區化、產業集群化,以陸上、近海、遠海接力養殖為基礎,建設“陸基產業園區+深遠海產業園區”的產業集群式發展的新模式。其中,陸基產業園區建設苗種培育產業園區、海水馴化及精深加工產業園區、科技研發園區三類產業園區;深遠海產業園區采取“1+N”全新養殖模式,即“1個中央綜合管理平臺+N個分布式網箱”。

預計到2025年,項目總投資約50億元,建造海上中央綜合管理平臺,建成一批大型深水智能網箱,實現海上規模化養殖,打造百億級深遠海綠色養殖產業集群。

  1. <strong id="eai4v"><strong id="eai4v"></strong></strong>
    <strong id="eai4v"></strong>

    <bdo id="eai4v"></bdo>

        主站蜘蛛池模板: 衢州市| 日喀则市| 阿荣旗| 合山市| 玉田县| 青龙| 宜州市| 神池县| 崇义县| 广汉市| 桂林市| 简阳市| 锦屏县| 武汉市| 仙游县| 宜黄县| 赣榆县| 武山县| 郸城县| 霍邱县| 延边| 宁南县| 南皮县| 陆良县| 读书| 枣庄市| 达孜县| 左云县| 秭归县| 南木林县| 正定县| 巴里| 黔西县| 宁城县| 安福县| 乌审旗| 上林县| 涿州市| 梧州市| 敦化市| 福海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