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到一年高考時!據悉,今年全國高考報名1078萬人,再創歷史新高。今年山東省夏季高考將于6月7日~6月10日進行,前兩天為高校招生全國統一考試,后兩天為普通高中學業水平等級考試。漫漫求學路,...
100個考生里48個能上本科!山東夏季高考本科計劃26.79萬個 普通類常規批首次投檔僅剩26個計劃
◥我省高考招生錄取工作正在緊張有序進行。
文/半島全媒體記者 劉金震
圖/省招考院提供
7月21日,省招考院舉行高考錄取媒體開放日,通報了高考招生錄取具體進度。今年,共有1786所高校在我省招生,總體招生計劃達到574495個。今年夏季高考本科計劃267941個、專科計劃248995個。與去年相比,本科招生計劃略有增加,專科招生計劃略有減少。其中,夏季高考本科計劃增加6084個,春季高考本科計劃增加2000個。根據普通類常規批投檔數據顯示,第1次志愿計劃完成率達99.99%,僅剩余26個計劃且為特殊專業招生。
本科錄取率略低于去年
后期部分高校會追加計劃
自7月4日起至8月6日,為我省高考集中錄取階段,期間有7次志愿填報、12次投檔錄取。今年共1786所高校在我省招生,其中,本科高校1137所,專科高校649所;部委屬高校164所,我省省屬高校148所,外省省屬高校1474所。
“本科計劃略有增加,專科計劃略有減少,整體招生計劃結構更優化。”省招考院普招處處長李春光說,今年,我省普通高校招生計劃總計574495個,其中,本科計劃284941個,專科計劃289554個。相比去年,總體計劃增加了3114個。
具體而言,今年夏季高考本科計劃267941個、專科計劃248995個,相比去年,本科計劃增加了6084個、專科計劃減少4705個。今年春季高考本科計劃17000個、專科計劃40559個,本科計劃較去年增加2000個,專科計劃較去年減少265個。
今年,我省夏季高考考生共63萬人,參加夏考編場考生555102人,比去年增加2.4萬人。以夏季高考編場人數、夏考本專科招生總人數大致測算,今年大約有93.12%夏考生可讀大學;以此大致測算夏季高考本科情況,錄取率大約在48.26%左右。目前看,去年該進程時為97.16%、49.37%,今年兩個數字略低于去年。但隨著后續志愿錄取進程開展,及部分高校可能會追加本科計劃,相應錄取率可能會有所提高。
李春光介紹,夏季高考分普通類、藝術類、體育類三類,按類別分批次錄取;春季高考分18個專業類別及技能拔尖人才類型,分批次錄取。目前,山東在高考錄取進度上,已順利完成各科類提前批、普通類特殊類型批的錄取和常規批次的投檔工作。
強基計劃認知度攀升
錄取人數同比增109人
各類別提前批錄取宣告結束,目前考生基本獲悉了錄取去向。記者從媒體開放日上獲悉,今年提前批共錄取25129人,其中,夏季高考普通類18189人,藝術類6683人,體育類145人;春季高考112人(技能拔尖人才),總體錄取人數較去年增多。
具體來看,今年我省在綜合評價招生方面,試點高校在去年10所高校的基礎上,增加了1所高校——華南理工大學。11所試點高校共錄取2339人,比去年增加171人。在公費師范生、醫學生、農科生上,全省安排公費師范生招生計劃5000人,公費醫學生招生計劃2600人(本、專科均為1300人),公費農科生招生計劃391人。除公費專科醫學生外,其他公費生均安排在普通類提前批招生,招生計劃全部完成。市級政府委托培養師范生招生計劃共計306人,安排在提前批并全部錄取。
自2020年教育部取消自主招生,在全國范圍內實施強基計劃招生。考生在提前批之前由招生高校完成錄取,不需要填報高考志愿,不再參與后續各批次投檔錄取。今年,“強基計劃”在我省錄取374人,比去年增加109人,說明強基計劃的認知度提升。此外,普通類特殊類型批(高校專項計劃、高校高水平藝術團本科招生)錄取工作于7月19日結束,共錄取887人。
普通類常規批選擇更多
首投志愿計劃所剩寥寥
新高考突出了專業的重要,在“專業(類)+學校”志愿模式下,專業滿足率越來越高,盡可能保障學生錄取所愿。以普通類常規批志愿填報為代表,最多能填報96個專業(類)志愿。目前,我省正在進行普通類、體育類常規批、藝術類本科批和春季高考本科批第1次志愿的錄取。7月20日,我省完成了普通類常規批第1次志愿的投檔。
今年,普通類常規批有了更多選擇,即高校的試驗班類專業加入招生。普通類常規批第1次志愿投檔顯示,試驗班成了不少高分考生爭奪的對象。按照國家有關提前批的新規定,往年在提前批次招生的部分高校的試驗班類專業,今年調整為在普通類常規批招生。李春光在媒體開放日上說,提前批22所部屬高校的試驗班類60余個專業2000多個計劃調整到普通類常規批,由此帶來常規批高校結構更加優化,基礎更加扎實,層次整體提升。
根據普通類常規批投檔數據顯示,第1次志愿共投出考生210596人,剩余26個計劃,計劃完成率達99.99%。剩余的26個計劃中,基本上是特殊專業招生,如航空工程師、邊防軍人子女、非西藏生源定向西藏就業等,也是往年首次投檔的缺額計劃所在。新高考以來首次志愿較高的完成率,也帶給后來者更多志愿填報的思考,應該結合自身條件更加重視本輪填報。
位次靠后并非本科無望
后續錄取仍有機會
為盡可能細化錄取工作流程,我省今年錄檢工作更加走心,制定2021版《錄檢工作手冊》匯集了分數線、錄取工作進程、工作流程及職責、招生政策文件。對投檔辦法、高校特殊要求、投檔結果進行多次篩查,多人次校對,計劃、投檔、錄檢密切配合,確保不錄取一個應退檔考生、不退檔一個應錄取考生。省招考院前期也做了大量改進工作,減少考生因體檢受限等原因退檔。
今年,我省首次制定錄檢員與招生高校聯絡使用的《錄取聯絡工作規范化用語》,寄望通過熱忱服務,爭取為山東增加更多優質本科招生計劃。李春光介紹,我省在錄檢現場安排26名錄檢人員與1700多所高校溝通聯絡,積極爭取高校、尤其是重點高校在我省增加招生計劃,努力為山東考生增加錄取機會。目前來看,已經有高校追加了本科錄取計劃。
結合今年一分一段表看,一段線(含)上考生達到276904人。根據我省招生考試錄取工作意見,我省按照普通類本科招生計劃數的1:1.2劃定普通類一段線,普通類一段線上考生可填報普通類常規批首次志愿,注定有一批考生與本科計劃無緣,更應結合選科等因素做好規劃。即便考生位次靠前,但志愿匹配度不夠,也可能上不了心儀的高校。
位次相對靠后并非意味本科錄取無望,從普通類常規批第1次志愿投檔看,青島恒星科技學院、山東華宇工學院、山東英才學院、長春建筑學院、北京城市學院等部分專業,投檔最低位次在25萬位至25.85萬位次之間,對應一分一段表分數大致為452分以上,再靠后的考生得從后續錄取找機會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