延期一年的2020東京奧運會于2021年7月23日開幕,本屆奧運會,中國派出境外參賽史上規模最大的代表團。經過5年備戰,中國運動員總體競技實力進一步提升,諸多精彩賽事不容錯過!
“中國力量”為何這么強? 中國舉重隊開賽兩天抓下三枚金牌,實力加規則成就新“夢之隊”
半島全媒體特派記者 杜金城
北京時間7月25日晚,隨著諶利軍一聲大吼,他將自己挺舉成績定格在187公斤的同時,也贏下了2020東京奧運會男子舉重67公斤級決賽冠軍。這枚金牌是中國代表團在本屆東京奧運會上獲得的第六塊金牌,更是中國舉重隊在本屆奧運會上拿下的第三枚金牌。自從本屆奧運舉重項目開始以來,金牌還從未旁落。未來舉重項目還剩五塊金牌,中國隊選手幾乎在每個項目都有奪金實力,他們有望打破隊史單屆奧運會勇奪五金的紀錄。此時很多人會問出相同的問題:中國舉重為何變得如此強大?
兩天奪三金有望包攬
奧運會從北京時間7月24日正式開幕,到25日中國舉重隊已經大包大攬,將三個項目金牌全部收入囊中。這個成績出乎很多人預料,并且三枚金牌來得方式還各不相同,展現了中國舉重隊的整體實力。
侯志慧在女子49公斤級別奪冠,完全可以用“碾壓”對手來形容;而25日天,兩名中國舉重男選手奪冠的姿態則完全不一樣。如果說李發彬的“金雞獨立”奪冠還算輕松的話,諶利軍在男子67公斤級別抓舉比賽中表現十分糟糕,小伙子頂住壓力,挺舉上演大逆轉,最終以挺舉187公斤和總成績332公斤,雙雙打破奧運會紀錄的姿態奪冠。這塊金牌堪稱東京奧運會開賽以來,最刺激的一塊金牌。
上屆里約奧運會,諶利軍出戰的是男子62公斤級比賽,當時他也是這個級別最大奪冠熱門,但決賽中他突然抽筋,經過確認后無法堅持比賽,只能無奈棄權。賽后三聲“對不起”,讓大伙記住了這個精壯的小伙子。沒想到,五年的時間,諶利軍沒有被意外失利擊倒,他在東京的舞臺上終于證明了自己。
本屆奧運會中國舉重隊共派出男女各四名選手,參加舉重八個級別的較量。在已經奪取兩金情況下,中國男隊在還剩兩個項目中,將有呂小軍和石智勇兩名奧運會冠軍出戰,奪冠希望極大。
侯志慧奪冠后,女隊還剩三個項目,55公斤級的廖秋云是該級別兩項世界紀錄的保持者;87公斤級的世錦賽冠軍汪周雨在去年全國錦標賽和今年亞錦賽上都抓出286公斤的總成績,足以證明她的穩定性;而最大公斤級的李雯雯爆發力十足,2019年初登國際賽場就在當年刷新全部三項世界紀錄,此后更是一騎絕塵,在今年的亞錦賽再度刷新自己的三項世界紀錄。可以說,中國舉重隊在東京如果最終包攬八金,并不會讓人感到意外。只要保持好的心態,發揮出自己應有的水平、保證高成功率,中國舉重有望在東京創造前無古人的輝煌。
有實力也有規則保障
中國舉重隊在歷史上曾有過單屆奧運會奪取五枚金牌的輝煌。不出意外,這屆東京奧運會,中國舉重不僅會創造新紀錄,更將會成為中國代表團最大的“金礦”,甚至可能成為繼跳水隊后中國代表隊中的又一支“夢之隊”。
中國舉重歷來人才輩出,訓練方法科學,更有強有力的后勤保障做基礎。并且,中國舉重有一個很好的人才挖掘模式。當然不得不提到的是,這次中國舉重隊能夠大爆發,與疫情當下實行的新規則有一定關系。這個奧運周期,國際奧委會和國際舉重聯合會、國際反興奮劑機構對興奮劑重災區舉重進行了嚴格的規則限制。只要有一人在這個周期出現興奮劑問題,該國的奧運會參與人員名額就將被削減。由于隊中出現多例興奮劑事件,泰國、埃及、馬來西亞和羅馬尼亞四隊已經被全隊禁賽,無緣東京。還有17支隊伍被削減了參賽名額,其中包括保加利亞、土耳其這樣的強隊。這使得中國隊在本屆奧運會上少了很多強有力的競爭對手。
此外,剛剛過去的這個奧運周期,國際舉聯采取了積分參賽政策。也就是說,參加東京奧運會的選手必須在之前要參加足夠多的比賽,并且取得一定成績,累計相當數量的積分,才能獲得最終參加奧運的資格。這樣的變化,導致了隊員之間不再存在所謂“神秘感”,各自的實力都比較透明,像以前奧運歷史上突然殺出穆特魯這樣神秘“黑馬”的情況將不會再發生。這使得中國隊的備戰輕松很多,只要有計劃地針對現有選手做準備就可以。畢竟,平時不參賽的選手沒有資格參加奧運。
這些因素綜合在一起,降低了對手阻擋中國舉重奪冠的偶然性。因此在賽前就有很多圈內人預測,中國舉重隊如果每個人都發揮穩定,完全有可能包攬所參加的八個項目的金牌。
強大后勤保障穩定性
舉重項目就是力量的體現,“中國力量”在東京的爆發讓人興奮不已。其實,除去平日高質量訓練以及隊員的實力外,強大的后勤保障與專業恢復也讓隊員們在場上有了更多的穩定性。
大伙都會記得上屆奧運會,諶利軍在挺舉項目開始不久就出現了腿部抽筋,不得不退賽的現象。同樣也是那屆奧運會,在舉重女子53公斤級比賽里,中國選手黎雅君在抓舉比賽中以101公斤的成績打破奧運會紀錄的情況下,卻在挺舉比賽中三次試舉失敗,導致沒有成績。
舉重比賽不僅比誰的力氣大,更要看選手的穩定性。這屆奧運會已經亮相的三名中國舉重選手,穩定性都非常高。六次試舉全部成功的侯志慧就不用說,就連大級別的諶利軍在六次試舉中也只失敗了兩把,這顯然是非常不易的事情。
記者也了解到,在過去的這個奧運周期,中國舉重隊在提升選手比賽穩定性、提高恢復水平和醫療保障方面做了大量的工作,包括引入便攜式的治療恢復儀器,專門負責恢復運動員體能的教練被引進到了日常訓練當中。甚至,舉重隊還邀請了外籍體能教練,讓科學系統的訓練變得更為細致。
中國舉重隊的教練于杰此前接受采訪時就表示,提高舉重運動員的穩定性,是過去這個奧運周期中國舉重隊非常重要的工作。作為中國男子舉重隊的總教練,也是青島人,于杰在上屆里約奧運會帶隊拿下了兩枚金牌。當時在總結比賽時,他對成績并不滿意,顯然這屆他和隊員們已經憋足了勁要在東京打個漂亮的翻身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