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共山東省委十一屆十四次全體會議強調,要全面落實習近平總書記在深入推動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座談會上的重要講話精神,統一思想行動,強化使命擔當,扎實推動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這就要求廣大黨員干部要認真學習領會全會精神,把思想和行動統一到省委決策部署上來,以生態保護推進高質量發展,以高質量發展加快生態保護,奮力揮寫出“黃河之治”的山東新畫卷。
黨的十八大以來,習近平總書記多次實地考察黃河并強調,扎實推進黃河大保護,確保黃河安瀾,是治國理政的大事。他還強調“讓黃河成為造福人民的幸福河”,堅決保護沿黃河諸省“中華糧倉”和三江源頭“中華水塔”的核心區,讓群眾用上放心水、吃上放心糧。黨中央把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上升為國家戰略,一系列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的方針要求在全流域落地生根,圍繞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的頂層設計先后出爐,在中華民族治理黃河的歷史上書寫了濃墨重彩的一筆。從三江源頭到渤海之濱,從上中下游到左右岸,從《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規劃綱要》,到《中華人民共和國黃河保護法(草案)》,黨初心不改、矢志不渝,團結帶領人民解決了許多長期想解決而沒有解決的難題,辦成了許多過去想辦而沒有辦成的大事,攻克了一個又一個看似不可攻克的難關,搭建起了黃河保護治理“四梁八柱”,黃河歲歲安瀾的千年夢想正一步步變成眼前金燦燦的現實。
實現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是百年大計,千秋偉業,不可能一蹴而就。因此,山東要深入踐行“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的發展理念,保持歷史耐心和戰略定力,保護黃河流域、弘揚黃河文化、發展黃河產業。牢固樹立“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的生態理念,積極宣傳生態優先、綠色發展的理念,讓更多的人參與到黃河的保護中來;把民生作為最大的政治,大力推動生態環境保護治理,加強黃河三角洲保護修復,打造黃河下游綠色生態廊道;堅持運用法治思維,把黃河流域的生態環境保護納入法治軌道,全力貫徹落實河長巡河制度、修建完善城鎮排污管網、推進水資源節約集約利用、增強提升群眾環保意識,用法治化理念和方法為中華民族的母親河保駕護航;要堅定文化自信,發揮文化的力量和作用,深入挖掘黃河文化蘊含的時代價值,明確新時代下護黃、治黃、興黃的新理念,堅守住中華民族的根和魂,講好新時代“黃河故事”,傳遞具有中國價值理念的黃河文化,讓其創造生產力、提高競爭力、增強吸引力、形成凝聚力,推動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實現黃河的水清、河暢、岸綠、景美,共同奏響一首望得見山、看得見水、記得住鄉愁的“田園交響曲”。
“同舟共濟海讓路,號子一喊浪靠邊;百舸爭流千帆進,波濤在后岸在前。”我們堅信,有黨中央的把航定舵,有省委省政府的堅強領導,只要我們用心用情,“齊”心“魯”力,直面新挑戰,扛起新擔當,始終保持加強生態文明建設的戰略定力,就一定能構建起現代產業發展新格局,夯實黃河流域高質量發展的產業支撐,我們也一定會得到母親河的永續饋贈,一幅幅秀美壯麗的新時代“富春山居圖”定會展現在廣袤的齊魯大地上。(文/周建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