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辦國際學校:將歐美部分教育模式搬到青島
“本土留學”成貴族教育
青島醫學院附屬醫院的彭小菊醫生是位留洋歸國博士,對國內現存的中小學教育體制也有自己的看法。不過與以上兩位家長不同的是,她曾選擇直接將孩子送到國際學校接受美式教學,讓孩子暫與應試教育絕緣。
這所學校就是青島58中分校國際部,孩子中學畢業后可直接拿到美國高中生的結業證書,然后再直接申請美國大學。彭小菊告訴記者,在這所提前與國際接軌的學校里,孩子從小學開始就要學習部分美國教材,期末考試也從不排名次,比普通學校還多加了一門中國傳統文化課;學校老師一半兒以上是歐美人士,部分課程用英文教授,評價孩子的方式也更加多元化。“如果你問這個學校的孩子:你們班誰是第一名?孩子們會回答:你指的是哪一方面?如果你說是指語文,他們還會問你:你指的是寫作文還是發表口頭演說?”彭小菊認為,這就是國際學校孩子和普通學校孩子的區別之一,在他們眼里,有很多比考試成績更重要的東西。
58中分校國際部校長臧運武談起建校初衷時說,他有幾位朋友均有留學背景,對中西方基礎教育有所比較,回國之后,多不愿讓自己的孩子承受沉重的課業負擔。面對海歸家長們的焦灼,臧運武5年前“逼迫”自己設計了獨一無二的教學方案,打算將歐美國家的部分教育理念“嫁接”到青島,讓島城少兒不出國門就能輕松學習。
據介紹,目前58中分校國際部小學和中學共有300多個孩子,其中30% 是中國孩子,其余是外籍學生。與其他奔向高考的中小學校比起來,這里確實算得上“世外桃源”,只不過,進入這個“世外桃源”的代價也是高昂的:初中學費每年高達4萬元,高中則高達5.6萬元;這還不算,等高中畢業后,孩子在國外讀大學還需繼續籌備數十萬元費用。
“畢竟學校是以培養留學生為目的的‘貴族學校’,普通家庭根本負擔不起。”海歸家長彭小菊告訴記者,正因為學費貴,加上考慮到幾年后孩子并不一定愿意出國,家人還是讓孩子在六年級時轉學到了普通學校。本版撰文/記者 高一靖
版權稿件,任何媒體、網站或個人未經授權不得轉載,違者將依法追究責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