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半島都市報6月30日訊(記者 韋麗麗) 盛夏時節,中暑、熱感冒等因高溫引起的病癥也隨之而來。6月30日上午,市衛生局發布2009年第11號健康消費預警。市衛生局相關負責人提醒,三類行業的從業人員應當警惕職業性中暑,另外老年人 、嬰幼兒及感染性病人等應注意防暑降溫。
三類行業易職業性中暑
衛生局相關負責人表示,高溫作業容易發生頭暈惡心、全身乏力、食欲不振等不適癥狀,甚至引起中暑。該負責人介紹,三類行業較容易引發職業性中暑,首先是冶金工業的煉焦、煉鐵、軋鋼等;機械制造工業的鑄造、鍛造、熱處理等車間;陶瓷、玻璃、搪瓷、磚瓦等工業的爐窯車間;火力發電廠和輪船的鍋爐間等,高溫與熱輻射同時存在,作業環境中夏季氣溫可高達40~50℃,具有強烈的熱輻射,如通風不良,肌體蒸發散熱困難,有可能發生蓄熱和過熱。
其次是高溫、高濕作業。如在印染、造紙等工業中,車間氣溫可達35℃以上,相對濕度達到90%以上,在這種情況下,汗液蒸發極為困難,肌體大量出汗,而汗液的有效蒸發率較低,導致肌體體溫調節與水鹽代謝功能障礙。
還有一類是夏季露天作業。由于熱輻射作用持續時間長,中午前后氣溫往往高出皮膚溫度,這種情況下,如勞動強度過大,極易出現過熱。
休息室氣溫不高于28℃
“預防職業性中暑的發生,應采取有效的防暑降溫措施。”市衛生局警示指出,單位要加強防暑降溫知識的宣傳,合理調配工人作業時間,避免高溫時段室外作業,減輕勞動強度;對患有心、肺、腦血管疾病、肺結核、中樞神經系統疾病及其他身體狀況不適合高溫、高濕作業的員工,應調離作業崗位,暫不能調離崗位的,應在高溫、高濕天氣對其加強預防中暑的保護措施;同時,要合理布置生產性熱源,采取隔熱、通風降溫等措施;建立休息室,將氣溫控制在25~28℃。
此外,要加強職業健康監護,認真做好體檢工作,避免職業禁忌癥者從事高溫作業;加強個人防護,根據作業特點選用個人防護用品;合理供應水果、保健飲料,加強營養,及時補充水及電解質;市民平時最好隨身攜帶防暑藥物。
老幼群體注意防暑降溫
“另外,老年人、嬰幼兒、營養不良者、心血管疾病患者、感染性病人等應注意防暑降溫。”市衛生相關負責人還特別指出,一旦發生中暑,應立即將中暑者移到通風、陰涼、干燥的地方休息;然后讓中暑者仰臥,解開衣扣 ,脫去或松開衣服。如衣服被汗水濕透,應更換干衣服,同時開電扇或開空調,盡快使患者體溫降至38℃以下。還可以用涼濕毛巾冷敷患者頭部、頸、腋下以及腹股溝等大血管經過的部位,用溫水或酒精擦拭全身,幫助其降溫。對于重癥中暑,有高熱不退、神志不清、抽搐等癥狀者,要立即送往醫院進行緊急救治。
■相關新聞
建筑施工單位要防食物中毒
半島都市報6月30日訊(記者 單俊楠 ) 6月30日,青島市衛生局發出2009年第10號健康消費預警,由于建筑工地人群密集、衛生條件和農民工防病意識相對較差,發生食物安全事故和傳染性疾病風險度較高,全市建筑施工單位要嚴把資質 、采購、加工、個人衛生、飲水、環境衛生和應急處理七個“關口”,有效預防食物中毒。
(來源:半島網-半島都市報) [編輯: 宋濤]
版權稿件,任何媒體、網站或個人未經授權不得轉載,違者將依法追究責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