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歡樂海"旅游度假區效果圖
? 濰坊濱海經濟開發區突出重點、注重實效,全方位、寬領域、多層次地開展與青島的交流與合作,大力發展藍色經濟和高端產業,加快建設現代化濰坊新城。濰坊濱海經濟開發區按照“圍繞藍色、突出特色、前后銜接、講求實效”的原則,通過建立溝通交流、協調推進等工作制度,及時協商解決對接合作中的問題,以合作論壇、經貿洽談、招商項目推介、互訪等多種活動方式,加大招商引資力度,突出以商招商和產業鏈招商,著重引進大高外項目,深入開展兩地交流與合作,實現互利共贏的發展目標。
全方位實現與青島對接 建立起促進兩地產業發展的協調機制。根據兩地的產業特點進行對接,為兩地產業錯位發展搭建平臺,在新型材料、電子通訊等先進制造業領域加強戰略合作,充分發揮青島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生物制藥、醫藥新品種研發與濱海經濟開發區海洋化工、醫藥化工產業之間產業關聯度高的特點和優勢,加強兩地在海洋生物 、循環經濟、節能環保等領域的交流合作。已有濰坊世華、濰坊益華、山東海利爾等多家青島企業落戶濱海經濟開發區發展。
建立促進兩地商貿、航運、旅游等現代服務業協同發展機制。充分發揮各自在商貿、旅游等現代服務業方面的比較優勢,共同研究制定區域現代服務業發展戰略,依托臨港臨海優勢,以濱海水城、濰坊森達美港、臨港物流園等為載體,加強規劃建設、項目開發等方面的學習交流,共同推進物流、旅游、商務等現代服務業的發展。加強港口之間的對接和聯系,積極推動濰坊集裝箱碼頭建設,借鑒青島港成熟的管理經驗,進一步吸引國際航運企業、物流企業進駐濱海。
建立基礎設施規劃和城市建設合作交流機制。借鑒學習青島市規劃和建設方面的先進經驗,進一步開放規劃建設市場,歡迎有實力的青島建筑企業和房地產開發商到濱海進行基礎設施建設、商業居住開發建設。加快推進黃濰輸油管線的規劃建設,實現兩地合作共贏。
展開濱海水城美麗畫卷 濰坊濱海經濟開發區“一城四園”規劃布局中濱海水城建設的全面啟動,使濰坊中心城區與濰坊新城連成了一片,構筑起了濰坊市城市發展的新框架。
因受土地資源的制約,濰坊市產業升級、城市發展亟須找到一個新的發展空間去承接。在濰坊新城的謀篇布局中,經過全球招標的《濱海區概念性規劃》,勾畫出了濰坊新城“一城四園”的總體開發格局,打破了這一瓶頸制約。位于濰坊中心城區與濰坊新城中心軸線上的濱海水城,規劃面積150平方公里,是半島藍色經濟區濰坊海上新城的主要區域,主要包括40平方公里的商務居住區、50平方公里的科教創新區、60平方公里的旅游度假區三部分。濰坊濱海經濟開發區結合現實條件和發展需要,在前期規劃建設“一城四園”的基礎上,近日又提出了新的建設理念,按照建設“太陽城”、“希望城”、“幸福城”、“歡樂海”的理念,集中資金,重點突破,全力打造濱海水城。
“太陽城”中央商務區 中央商務區規劃面積6平方公里。主要安置行政服務、大型商貿企業總部和金融、保險機構、房產開發類項目。地處濱海中心區域和行政中心位置,地理位置優越,具有城市中心性和發展延伸性。中央商務區建成后,將成為以發展總部經濟、現代服務業為先導,形成以商務、辦公、金融、會展、中介服務、文化娛樂為主,旅游、休閑、居住為輔的商務之都、現代之都,努力打造環渤海具有一定影響力的高端商務聚集區。該區首期開發3平方公里,年內吹填土方700萬方,配套完成道路 、供排水等基礎設施。目前,綜合商務中心、高檔商務酒店 、金融港、企業總部基地、高檔住宅、學校等項目已全面啟動建設,年內建筑總面積將突破100萬平方米。
“希望城”科教創新區 科教創新區規劃面積50平方公里。主要建設集職業教育、科研開發、產業孵化于一體的產學研園區,建成特色鮮明、優勢凸顯的山東省高科技人才和高技能人才培養基地、科技創新基地和國家職業教育綜合實踐示范基地,打造環渤海地區最大的職教園區和藍色高端產業科教基地。
科教創新區一期以“種子、希望”為總體意象,蘊涵了“種子萌芽、生命成長、孕育希望、生生不息”的理念,整個園區實現空間開放化、資源共享化、建設彈性化、后勤社會化、環境生態化、管理整體化。各功能區域以水系和綠化帶分割,綠地、水系占到整個園區面積的1/2,水系環繞,樹水相映的綠色園區風貌,讓濰坊濱海科教創新區日益綻放出迷人的魅力。
2008年啟動了一期18平方公里園區建設,其規劃思路超前,基礎設施配套齊全,建設日新月異,已建成四通八達的園區道路交通網絡,園區商業步行街、體育場、高科技孵化中心、園區行政服務中心、大型購物超市、社區衛生中心等公共設施由開發區投資建設。其中投資1.5億元的濰坊濱海科技大廈正在加緊建設,2010年6月底建成使用。建成后可同時容納100家高新技術企業入駐孵化。投資10億元建設試驗平臺,各院校、機構間可以共享共用師資、課程、網絡信息、實訓實習設備、生活服務設施、文化娛樂及運動設施等各種資源,節省建設成本,形成集約建設優勢、規模效應和品牌吸引力。
為加快科技創新區建設,開發區實施了“3350”工程,力爭用三年至五年的時間,形成開發50平方公里、50所院校、50萬師生的規模。目前,已有濰坊職業學院、齊魯科技職業學院、山東科技職業學院、濰坊海運學院等9家職教院校、科研院所入區建設。在“三區”建設的推動下,濰坊濱海新城中的科教創新園區將會演繹出更多的精彩。
“幸福城”高檔商住區 高檔商住區規劃面積1萬畝。主要安置醫療休閑中心和各類高檔商住項目,打造濰坊市濱海生態宜居區。在港營路以北、海惠路以西,西臨白浪河景觀帶,與中央商務區隔河相望,北接沿海休閑旅游度假區,南臨科教創新區,總體規劃1萬棟,首批規劃2000套。由濰坊濱海投資發展有限公司與馬來西亞森達美集團投資建設,市場化運營,正在進行前期準備工作,現已完成選址、測繪等工作,近期完成規劃設計。
“歡樂海”旅游度假區 旅游度假區規劃面積60平方公里。突出濱海優勢,重點開發濱海休閑度假、觀光游艇旅游、濱海高爾夫、海洋文化體驗等高端旅游產品,打造山東“藍色逍遙游”品牌和國內知名的濱海休閑旅游目的地。結合實際和現有資源,著眼于滿足群眾親海、近水的需求,在港營路以北、海惠路以東規劃面積1萬畝,建設休閑娛樂區,重點依托小漁港建設,規劃設計一批趕海、垂釣、放飛、餐飲等濱海休閑娛樂項目,推進濱海生態旅游業發展。今年8月22至23日舉行的第一屆濰坊濱海國際風箏沖浪邀請賽在濱海水城“歡樂海”成功舉辦,此次比賽規模大 、水平高 ,是一次全球風箏沖浪運動高水平賽事,是當今國際風箏沖浪高手的風云際會,來自美國、英國、克羅地亞、日本、馬來西亞、毛里求斯等22個國家、地區及國內10多個省市的風箏沖浪高手參賽。將大海的藍色元素、現代元素融入濰坊的風箏文化,也是濰坊的風箏文化與濱海漁鹽文化的融合。
借助第一屆濰坊濱海國際風箏沖浪邀請賽這一平臺,不斷提升了濰坊新城對外知名度和影響力,進一步豐富了濰坊新城發展和文化內涵,帶動當地體育、休閑旅游和旅游經濟的發展,極大方便濰坊以及周邊地區的群眾親海近水,風箏沖浪比賽也成為濰坊濱海經濟開發區的一道靚麗風景線。目前,風箏國際休閑運動中心和風箏沖浪基地已經開工建設,基礎設施配套正在同步進行。目前,正在進行旅游策劃和旅游概念性規劃,部分項目正在洽談推進。
濰坊新城將在渤海灣畔崛起 濰坊濱海經濟開發區作為濰坊市發展先進制造業和海洋產業的承接地和聚集區,經過幾年的開發建設,已經形成了較為雄厚的產業基礎,具備了向更高層次發展的物質條件和基礎。通過與青島的全方位對接,開發區將立足于各自區位、資源優勢,以產業合作為重點,全面推進兩地在經濟、文化、社會等各個領域的交流合作,實現一體化發展,加快現代化濰坊新城建設。
今后一個時期,將是濰坊新城建設的黃金時期。投資濱海,無論是在經濟社會發展,還是城市設施建設,都蘊藏著巨大的發展機遇和市場空間。尤其是投資海洋產業、先進制造業、濱海旅游、臨港物流、基礎設施,更具無限商機。
建設的號角已經吹響,隨著“太陽城、希望城、幸福城、歡樂海”理念的提出和建設的全面啟動,一個如詩似畫的新的發展空間正由濰坊中心城區沿白浪河由南向北徐徐展開。在不久的將來,一個以海洋產業和先進制造業為主導,物流、教育、文化、旅游、商務等綜合發展,生態環境優美、充滿發展活力、富有獨特魅力、宜業宜居的現代化濰坊新城將崛起在渤海灣畔。趙森
(來源:半島網-半島都市報) [編輯: 王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