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次政策調整,有望緩解省立醫院等三級醫院的門診壓力。(資料片)
濟南市社保局有關負責人表示,此次城鎮職工基本醫療保險門診規定
病種政策適當調整,建立差別支付機制,從而引導
參保人合理
就醫,實現“小病進社區,
大病按需進醫院”。同時,優惠政策向重病和大病傾斜。
小病不用去三級醫院
家住工人新村南村的劉建忠先生,患高血壓多年,辦理醫保門規之初,也懷著同很多患者一樣的心理,選擇了一家省三級醫院為定點治療醫院,但兩次就醫排長隊的經歷就讓他在第二年放棄了這一選擇,而是選擇了家附近的一家社區衛生服務機構作為定點。
“社區醫療機構不用拿起付線、還不用排隊,診療的醫生也相對固定,時間長了都成了朋友,一旦他認為看不了,會建議你轉診治療,確實很貼心也很方便。”劉建忠說。
引導參保人合理就醫
濟南市社保局有關負責人表示,濟南市門規病種定點醫院起付標準自2005年以來,一直未作調整。隨著參保人收入的增長和藥品價格的提高,當年的標準已經無法起到引導患者合理就醫的作用,也引發了許多問題。
“現在高級別醫療機構,尤其是省三級醫療機構人滿為患,影響到了重病人的治療,在某些醫院,有的患者自上午8點去醫院,到中午12點才看完病。”該負責人介紹說,據統計,三級醫療機構中,2012年參保人發生醫療費用低于3000元的占52.5%。大部分患者病情穩定,治療規律,低級別醫療機構或社區衛生服務機構完全可以滿足其就醫需求。
據介紹,為引導參保人合理就醫,自2008醫療年度起,濟南市門規定點社區衛生服務機構實行免起付標準、降低個人負擔比例等優惠措施后,相當部分的門規病種患者轉往社區醫療機構就醫,節約了大量醫療費用,也減輕了患者的個人負擔。據統計,截至目前,門規定點社區衛生服務機構參保人7.02萬人,占門規總人數的38.6%,其人均醫療費用比三級醫療機構低49.4%。
政策向重病大病傾斜
濟南市社保局有關負責人介紹,外地很多城市采取了按醫院級別區分起付標準的做法,主要為了通過政策杠桿的調節,引導參保人理性就醫。
同時,濟南市人社局也考慮到Ⅰ類4個病種花費較高,群眾負擔較重的實際情況,調整取消了這類病種的起付線,這意味著在高級別定點醫療機構診療該類病種不會增加患者的負擔。而對于病情相對輕一些的其他病種患者,完全可以按需選擇不同級別的
醫院進行診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