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月14日,在桑梓路一家店鋪前,突然響起了鞭炮聲,沒有準備的行人趕緊捂著耳朵跑開。由于燃放鞭炮時間比較長,導致煙霧彌漫在街頭久久不能散盡 。記者 王濱
半島都市報2月14日訊(記者 景毅實習生 王文佳 宋威 趙晨 ) 2月14日農歷正月十五,是馬年春節期間島城市內限放區允許燃放和銷售煙花爆竹的最后一天,白天島城市區只有鞭炮聲很少,但到了下午5點以后,鞭炮聲卻突然開始增多,空氣質量也發生了明顯變化。
2月14日上午,記者兵分多路對文登路、香港中路、寧夏路、南京路等地走訪,發現雖然偶爾能聽到鞭炮聲,但很難直接發現放鞭炮的情景。上午9時許,在寧夏路田家花園附近,遠遠看到空中騰起一陣煙霧,卻沒有聽到鞭炮聲,走近一看,原來是一位老人領著孩子在燃放小型的煙花。
14日下午,環衛工藍守雨師傅和老伴趁著工作閑暇,靠在南京路和太湖路路口的商鋪墻上休息,而在往年
元宵節這種情況是不可能出現的。“今天放鞭炮的比去年元宵少太多了,今年整個春節都很少。”藍守雨高興地告訴記者,他和老伴今年春節期間清掃的鞭炮皮比去年少了一多半。放鞭炮的少了,藍師傅和老伴的工作量也少了,原本一到春節老兩口就為猛增的工作量愁得慌 ,今年春節則讓兩人高興得合不攏嘴。
然而,2月14日下午5時起,鞭炮聲就開始噼里啪啦地響個不停 ,與白天寂靜的街道形成鮮明對比,鞭炮聲隨著天色越來越暗響起來的次數也變得越來越頻繁。到晚上7時許,各種噼里啪啦的鞭炮聲此起彼伏響個不停,震得路邊停靠的車輛也跟著響了起來,到處都是各種各樣的鞭炮聲混著車輛報警器的聲音。記者沿途從南京路八大湖小區一路途徑香港中路最后來到香港西路附近的幾個小區發現,相比白天,馬路上多了很多出來燃放煙花的人群。有的燃放的是掛鞭,有的是一些家長帶著小朋友們在路邊放一些小型的禮花類煙花,他們有的只是為了圖個響亮,還有的是為了哄孩子玩兒。
據青島市氣象局檢測中心的數據顯示,2月14日早上,市區空氣質量指數(AQI)為119,輕度污染 。到中午已經達到良。從下午2時起,空氣質量指數開始有小幅上升,下午3時空氣質量指數升到88,此后保持一個平穩的狀態。而從下午5時開始,市區鞭炮聲逐漸增多,空氣質量指數開始明顯上升,到下午6時許,空氣質量指數達到99,雖然還為良,但距離輕度污染只有一步之遙。截至晚上8時,記者根據島城各監測點統計數據觀察,島城空氣質量已經轉為
中度污染 ,首要污染物PM2.5,空氣質量指數為158。
據市環保局工作人員介紹,14日晚島城燃放鞭炮的數量增多,但空氣質量受影響的具體情況,還是要等第二天才能拿到確切的數據。
鞭炮攤主感慨:一年不如一年 半島都市報2月14日訊(記者 黃英帥 ) 2月14日是元宵節,也是允許銷售、燃放煙花爆竹的最后一天。記者走訪了市區一些鞭炮銷售攤點,攤主們說 ,今年鞭炮生意比較慘淡,比去年降了一半多。
在敦化路上的一個攤點,攤主告訴記者,他2月13日、2月14日才營業,之前的幾天一直處于關門歇業狀態。“一年不如一年。”攤主告訴記者,臘月廿九、三十兩天,是他生意的“最高峰”,兩天賣了2萬多元,但比去年的近4萬元也減少了不少,此后的正月初三至十四,基本上無人購買,他干脆就關門歇業。“今天畢竟是正月十五,也是合法燃放鞭炮的時間,我一上午賣了1000多元錢。”攤主說 ,去年元宵節一天,他賣了5000多元。
在紹興路上的一攤位前,馬路上雖然人來人往,但打聽生意的并不多,從下午3時開始,半個小時的時間內,僅有三人上前購買。記者注意到,來買鞭炮的市民大多是“小手筆”,市民鞠先生僅花12塊錢買了一掛鞭炮,“算是過個元宵節吧”。
(來源:半島網-半島都市報) [編輯: 張珍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