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才匱乏制約新區發展 “
黃島新區地理位置非常好,不缺硬件設施,有碼頭、有岸線,想建廠房,買設備,這是最容易的,但是引進人才非常難,制約發展的因素中,最重要的就是人才的匱乏。”陶黎敏在采訪中表示,想要打造海工裝備產業,必須要引進國際化人才,這是第一要素 。“要從需求出發,加強自主
創新。以研發設計技術為先導,制造、管理技術為重點,引進和創新結合,突破核心技術,培養高端人才。”
目前要在黃島新區大力發展海洋工程裝備產業,國家戰略是引領產業發展的重要條件,技術創新是產業發展的內在動力,深海進軍是產業發展的主要方向,這是根據國家的需求來定的。“作為國家級的新區,就要承擔起全國的需要。現在新區批復,國家已經答應給一些政策優惠,但是黃島新區具體想要什么樣的政策?還是要針對自己的特點進行研究,可以提出一些符合自身發展的、需要的優惠政策,爭取國家的同意。”
“坐井觀天”尋求技術創新 18日,在采訪中,中國工程院院士、石油礦業機械專家顧心懌笑稱自己是一個“坐井觀天”的人,他說目前自己專注于技術方面的研究,對于新區宏觀上的戰略安排和體制政策方面說不好。他認為,目前新區發展的最大任務就是要創新。
那在海洋工程方面今后還有哪些方面需要突破呢?還有哪些方面有發展空間呢?他說,這還要根據整個經濟發展的需要。“南海就有很多的海洋石油資源,但是以往很多石油資源都被鄰國占有了,現在加快進行深海石油的勘探。”同時,顧心懌表示,不是搞了深海就不搞淺海,淺海也有很多的石油,我們要站在藍色經濟海洋大發展的高度,要根據國家的需要來做一些工作。
“目前僅僅是配合國家需要和市場需求來做。但是未來,海洋的鉆井平臺、海洋工程裝備平臺都可以做,要做的事有很多。但同時,發展也要根據情況、根據國力,一蹴而就也是不可能的,另外,我們還要完善現有的一些設施和條件,這樣的話會迎來一個很好的明天的。”
五區聯動跨越式發展 對于黃島新區未來的海工裝備發展方向,相關專家提出,在船舶與海洋工程裝備方面,重點發展新型船舶及配套產品、海上浮式儲油平臺、
深水鉆井船、深水半潛鉆井平臺等高端海洋工程裝備,重點開展深海油氣資源開發平臺技術、水面平臺配套設備技術、水下生產系統的設備技術及安裝與維修技術等關鍵技術攻關。另外,還有深海運載與探測裝備方面以及海洋儀器儀表方面等。
“黃島新區要抓住重要機遇,充分利用外部政策環境優勢,積極梳理自身產業基礎、海洋資源和區位條件,統籌各方科技人才實力,主動設計中長期發展目標和任務,策劃關鍵路徑和方法,引導內外部要素集聚,五區聯動跨越式發展。”陶黎敏稱,開放和優惠的特殊政策、制度改革與創新探索需要自身來研究提出,才能有利于國際化人才、資源的引入。
有望組建海工裝備平臺 “現在這個產業前景廣闊,但是競爭十分激烈,目前國內最缺乏的就是原創設計,國家配套產品上不去,很多業主不敢將自己的產品投入使用。”陶黎敏說,這次她作為中國國際工程咨詢公司的代表,來參加海洋工程國際論壇,希望能夠與黃島新區尋求合作。
她告訴記者,現在全球的海洋工程裝備產業發展主要分為三大陣營,其中第一陣營主要是歐美,他們以技術力量雄厚,以高尖端海工產品為主。第二陣營是新加坡和韓國等 ,他們的技術實力僅次于歐美,主要承擔海洋工程裝備總裝建造及擴改裝。而第三陣營就是中國,現在中國正在大力進入這一市場,目前對中低端產品已經有了一定的基礎,主要承擔總裝建造及改裝。“中國的海工裝備如中船重工、海油工程 、中遠船務、煙臺萊佛士、振華重工等已經在做,但是從整體范圍上比較還不是太理想,我們還是要盡量依據國家的需要,靠自己研發。”據介紹,接下來,在黃島新區,有望建成海工裝備平臺。
國際相關協會積極與新區合作 “我知道青島有很多海工裝備的企業,在海洋工程的發展方面也是非常先進的,但是和休斯敦相比還沒有到一個國際的水平。”18日,國際海洋工程師協會主席(美國)、船舶和海洋工程結構專家、密歇根大學博士郭晉挺說,現在,黃島新區有了國家政策扶持,以及大量資金的扶持,有機會趕超國際水平。
郭晉挺說,國際海洋工程師協會成立于2001年,看重專業技術,和國家很多方面的高校、城市都有合作。“這次來參加論壇,是因為在今年的OTC接觸了青島的公司,相互之間有些了解,并且引薦過來,今后也會在新區設立分會,和中國石油大學(華東)、政府等進行合作,也會幫助黃島新區引入更多人才,目前還在探討中。”
他說,協會一直跟中國石油大學(華東)有交流,煙臺杰瑞石油服務集團服務有限公司也來參與到國際論壇中,一直與高校合作密切。同時,在協會中已經有很多的國家“千人計劃”的領軍人才,也與黃島新區的中海油海工基地進行一些平臺建設的合作,以后還將會和政府合作促進發展。
發展要注意保護,防止過度開發 在海洋工程國際論壇上,顧心懌表示,成立黃島新區很有意義,這個地區發展海洋工程,有得天獨厚的優勢和天時、地利、人和的條件,“這里的港灣、岸線都是很好的,而且山東經濟發展比較快,也非常支持這方面的發展。我在勝利油田很多年,也研究過海洋石油的,這個地區發展海洋工程是前途無量,搞海洋工程是個非常適宜的,希望以后可以有更好的發展。”
“在發展的過程中,也要注意保護和防止過度開發。現在我們的岸線很寶貴,哪些是用來旅游的,哪些是用來開發的,哪些是用來發展的,都要進行合理規劃。”顧心懌說,資源都是有限的,在發展中一方面要充分利用岸線,但同時也要留有余地,不能把資源一下子都用光了。 文/記者 朱薪雨 郝園園 實習生 欒英杰 圖/記者 高緒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