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塵”大愛,城市良心—— 品品好王超被推選為“第八屆微塵公益之星”
5月8日晚,在奧帆基地上空,500架無人機在夜空中以燈光為筆,變換出“世界紅十字標志LOGO、微塵標志LOGO、捐款箱、島城海岸線剪影”等不同的畫面,給青島市民帶來震撼的視覺效果。
這一活動,是為向“微塵”致敬。向“青島第八屆微塵公益之星”致敬。
8日下午,以“微塵大愛、溫暖你我”為主題的“青島第八屆微塵公益之星”頒獎盛典舉行。此次活動由中共青島市委宣傳部、青島市文明辦、青島市關心下一代工作委員會、青島市總工會等多部門主辦。活動共選出微塵公益之星(個人)30人,微塵公益之星(團體)30個,微塵公益之星(企業)20個。
青島品品好糧油集團王超,因其多年以來在“捐資助學”“援災扶困”等慈善公益方面的持續善舉,被推選為 “微塵公益之星(個人)”。
(圖為王超獲獎)
“微塵”,來自于平凡,成長于“大愛”
“微塵”,是“感動中國十大人物之一”,他(她)是一位數次捐款卻不愿意留名的普通青島市民,人們屢屢尋找“微塵”而不得,后來,越來越多的人被這位“微塵”感動,紛紛借用“微塵”的名字捐款、獻愛心。“微塵”便由一個愛心人士的“化名”,而成為了一個“愛心群體”“愛心符號”,成為了一座城市“人間大愛”的標志。
2006年,“微塵”被選為 “感動中國”十大人物之一。組委會的頒獎詞給與了這樣的評價:他來自人群,像一粒塵土,微薄、微細、微乎其微,尋找不到,又隨處可見。他自認渺小,卻塑造了偉大,這不是一個人的名字,這是一座城市的良心。
“微塵公益之星”的評選,是青島向 “微塵”致敬的舉措,也成為了青島“城市良心”的象征。
愛心不為名,但值得被弘揚
2014年,品品好集團就開始了捐資助學工作,王超學成回國擔任品品好總經理以后,將這個慈善助學項目發揚光大,正式創立“品品好慈善助學基金”,每年出資100多萬元,用以資助那些品學兼優、家庭困難的學子。目前,“品品好助學基金”已累計捐出助學金699萬元,受益的學子超過千人次。
品品好的善舉,給了這些學子在學業上莫大鼓舞。9年來,“品品好助學基金”資助的學生,很多都已大學畢業,他們中有的讀研繼續深造,有的回到家鄉成為人民教師,還有的進入企事業單位工作。他們在愛心幫扶和激勵下,帶著滿懷激情開啟了新的人生,為回報故鄉、傳遞愛心貢獻著自己的力量。
除了成立助學基金,王超還帶領公司在援助救災、幫扶群眾等方面捐資捐物,目前在各領域共捐贈已超3000萬元。品品好集團獲評青島“慈善十佳”榮譽稱號,王超也先后獲評“山東省鄉村好青年”、“青島市慈善十佳人物”、“青島市關愛幫扶青少年先進個人”等榮譽稱號。
王超曾在一次采訪中表示:“公益無大小,我們所做的這些,微不足道,最重要的是一顆懂得回報社會的責任心,這種影響、帶動的力量,要遠遠大于我們捐出的那點資金。”
王超的這句話,正可以說明了“微塵”由一個普通愛心人士的“化名”,成為一個“城市良心”“人間大愛”的象征符號的原因。
愛心不為名,但愛心值得被認可、被弘揚。王超此次能夠被推選為第八屆“微塵公益之星”,也凸顯了社會各界對他這些善舉的認可。
(獲獎人員合影 左三為王超)
本屆評選出的微塵公益之星當中,有用業余時間走基層,把醫療科普送上門的博士健康科普團;有應急獻血,有召必應,不求回報,無私奉獻的血小板獻血者隊伍;有利用大數據平臺助力精準扶貧、鄉村振興的大學生團隊……
十多年來,青島市委宣傳部、青島市文明辦、青島市紅十字會等多個部門已聯合舉辦了八屆“微塵公益之星”先進典型宣傳推選活動,突出宣傳了數百個“微塵公益之星”的公益事跡。而這些“微塵公益之星”的愛心事跡,又會帶動幾千個、幾萬個的“微塵”,融匯在青島這座“大愛之城”的暖流中,詮釋著這座城市的“溫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