累計撥付財政幫扶資金約3.1億元 市北區為鄉村振興注入更多“源頭活水”
半島網7月12日訊 (記者 王禹涵)7月11日,青島市政府新聞辦召開“鄉村振興看區市”主題系列發布會的第二場——市北區專場。2018年以來,市北區累計撥付財政幫扶資金約3.1億元,投入當地基礎設施建設、村居環境改善、困難群體保障、產業振興發展等領域,助力安順市西秀區、隴南市西和縣順利脫貧摘帽,定西市臨洮縣、菏澤市成武縣加速鄉村振興。2021年,我區與臨洮縣被兩省推薦參加國家東西部協作實地考核,獲得國家考核組高度肯定。近年來,主要做好了六方面工作。
加強組織領導 協作事業系統推進
成立區委、區政府主要負責同志任雙組長的對口支援和扶貧協作領導小組,與協作地研究并簽訂《“十四五”東西部協作行動方案》,形成系統謀劃、分步實施的總綱領和路線圖。細化制定年度工作方案,納入區委、區政府月度重點工作督查調度體系,盯進展、督落實、解難題,保障重點任務落地見效。2018年以來,兩地黨政主要負責同志帶隊交流互訪達30余次,業務部門、街道等層面始終保持常態化對接交流,深入協作幫扶第一線,推動重點項目、重點工作落地落實,形成緊密聯動、高效協同、齊抓共管的良好工作格局。
深化人才交流 互鑒互通走深走實
下好干部人才選派培優“先手棋”,2018年以來,累計選派掛職干部10人、支醫支教及其他專業技術人才237人,培訓當地黨政干部2800余人次、各類專業技術人才近萬人次,在直接支援服務當地建設發展的同時,也為當地培養了一批又一批業務精湛、素質優良、能力較強的人才隊伍,為鄉村振興事業發展夯實人才支撐。2018年以來,我區1位同志被授予省脫貧攻堅記大功,2位同志獲評省脫貧攻堅幫扶先進個人等榮譽稱號。特別是我區援派人才孫鵬同志,深入走訪西和縣20余個鄉鎮和50余個行政村,累計采訪100余名貧困戶和30余名駐村第一書記,創作出版長篇報告文學《決戰西和——一個貧困縣的脫貧之路》,謳歌了西和縣廣大干部群眾在脫貧攻堅決戰中的偉大奉獻精神,開創了文藝幫扶新路子。
緊抓產業導入 內生動力持續激發
產業振興是鄉村全面振興的基礎和關鍵。市北區始終注重將自身“發展性資源”與當地“基礎性資源”高效匹配,2018年以來累計導入落地優質項目21個,總投資達8.3億元,為鄉村振興注入更多“源頭活水”。我區引進西和縣的萬畝辣椒產業基地扶貧工廠,是青島與隴南開展東西協作后落戶投產的首個項目,惠及當地18個鄉鎮96個行政村,讓3200多戶貧困家庭年增收4000余元,增強了“造血”能力,實現了穩定脫貧。我區引入臨洮縣的五小征農牧有限公司飼草加工項目,僅用2個多月時間就投產運營,帶動周邊2000多戶農戶參與種植,截至目前已實現銷售收入290余萬元,并在當地積極推廣飼草播種、收獲、加工等生產設備,提升規?;?、機械化作業水平,為當地草畜產業發展增添了新動能。發揮龍頭企業在專業園區建設方面的經驗及優勢,投資6億元,在臨洮縣建設海爾日日順智慧物流產業園,包括大件物流倉儲基地和西北集配中心,目前項目一期已開工建設,二期正在辦理相關手續,項目建成后將帶動流通產品貨物投資近80億元,實現當地人員就業500人以上,打造成為面向“一帶一路”的智慧物流科技園區。同時,我們還注重兩地產業聯動,將成武縣30多個優質牡丹品種引入我區,在市北徐家東山建成成武東西部協作牡丹園,兩地人員深入交流栽種技藝和管理經驗,推動人才和產業合作由單向需求、一次性采購向供需對接、長期合作轉變,推動雙方產業協作邁上深度可持續的新臺階。
強化勞務協作 就業底板更加穩固。
充分發揮青島國際人力資源服務產業園“雙國家級”園區的資源優勢和品牌優勢,與協作地建立雙向勞務工作站,健全完善訂單式培訓、保姆式服務、“點對點”輸轉等協作機制,深度挖掘就業資源,精準匹配就業需求,形成成熟完備的勞務輸轉體系,促進協作地勞動力實現更加充分的轉移就業。2018年以來累計培訓協作地貧困戶及脫貧人口8000余人次,輸轉協作地勞動力來青就業1200余人,幫助協作地勞動力實現就地就近就業1萬余人,多渠道穩住就業基本盤。
搭建多元平臺 消費增收擴容提效
依托消費協作專區、專館、專柜及產銷雙方信息共享平臺等“三專一平臺”載體,線上線下雙管齊下,持續拓展協作地特色產品外銷渠道,形成了立體消費協作的新模式。一方面,通過線上渠道吸聚流量,借助中國社會扶貧網、交運易購線上商城、山海盟線上商城等網絡銷售平臺,上線協作地特色產品,并依托市北區300余家新媒體企業,進一步提高推介力度和覆蓋面,釋放消費潛能。另一方面,通過線下渠道增進對接,大力推進“農超對接”“政企對接”“企企對接”,設立消費協作實體店9處,組織開展年貨大集、“消費協作月”等專題活動,動員機關企事業單位、社會組織和愛心人士等積極參與,推動協作地特色產品進入青島大型商超、走上市民百姓餐桌,2018年以來累計完成消費協作7.1億余元,有力提升了協作地特色產品的知名度、美譽度和市場認可度,助力當地群眾實現穩定增收。
注重結對幫扶 社會合力廣泛凝聚
在青島市率先提出實現“結對全覆蓋”目標,2018年以來全區22個街道辦事處,近百家企業單位和社會組織與協作地結對,深入開展交流互訪、人才互派、資源互通、愛心捐贈等活動,切實增進了兩地感情,提升了交流協作實效。特別是2020年,黨中央對西和縣6個未摘帽的深度貧困村掛牌督戰,市北區高度重視、頂格推進,制定了《市北區幫扶西和縣國家級貧困村脫貧退出方案》,組織12家企業和社會組織與6個督戰村結成幫扶對子,形成“兩幫一”幫扶格局,期間累計向掛牌督戰村捐款捐物390余萬元,聯系當地合作社,對深度貧困村農產品進行收購加工,幫助25人實現就地或異地就業,為西和縣脫貧摘帽提供了強大助力。面對西和縣百年不遇的洪澇災害,市北區第一時間組織調運救災物資、籌措救災資金,全力支援當地抗洪救災及災后重建。2018以來,市北區各界累計向協作地、幫扶地捐款捐物8400余萬元。令我們感動的是,去年疫情期間,西和縣第一時間千里馳援,送來了價值50余萬元的口罩、防護用品等防疫物資,有力激發了市北干部群眾戰勝疫情的斗志和信心。我們深刻體會到,經過多年來的東西協作和省內幫扶,全社會已經形成了“齊心促協作、兩地一家親”的廣泛共識和濃厚氛圍。
山海同心,兄弟情深。未來,市北區將深入貫徹落實黨中央決策部署和省市工作要求,聚焦“當地所需”,發揮“市北所能”,圍繞產業發展、消費增量、人才擴容、穩崗就業等重點繼續發力突破,鞏固拓展脫貧攻堅成果同鄉村振興的有效銜接,與協作地、幫扶地戮力同心、并肩戰斗,為加快鄉村振興步伐、攜手實現共同富裕貢獻更大的市北力量。
- 市北區原經濟和信息化局黨組書記、局長宋冰嚴重違紀違法被開除黨籍和公職
- 各地高校持續實施“宏志助航計劃” 精準幫扶畢業生順利就業
- 局地35℃以上!青島市氣象臺繼續發布市南區、市北區、李滄區高溫黃色預警
- 研學升級版!市北區青少年接力守護百年工業記憶
- 跨越千里東西協作,青島眼科醫院醫師隨隊至甘肅隴南開展醫療幫扶
- 《侏羅紀世界:重生》全球票房達3.1億美元,“寡姐”斯嘉麗總票房146.14億美元,位列影史第一
- 青特3億元摘得東李鄭莊片區低密宅地,規劃總面積3.1萬平
- 青島故事|市北區:34年匠心拉面,專攻“一口鮮”
- 膠州:技術幫扶暖基層 健康共筑惠民生
- 為有源頭活水來—— 習近平同志在閩金融論述與實踐啟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