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購“打折”手機,對方發來交易鏈接,他1800元“打水漂”
半島全媒體記者 王洪智
“網上買東西被騙了1800元,已經向平臺反映,騙子太可惡了……”近日,島城網友王先生(化姓)發布抖音視頻,講述自己“被騙經歷”。
據其介紹,前段時間,他在某二手交易平臺看到一臺手機,價格1900元。于是,王先生私信賣家,對方回復稱自己上班忙,并發送了一個QQ號,讓王先生添加。雙方添加好友后,對方表示“全原正品,無拆修,支持驗貨,七天無理由,配件齊全,最低1800給你”,同時對方提出“只能改價分享給你拍”。王先生同意了這個要求。
之后,對方發來一個鏈接,并表示已經改好了價格。王先生沒有多想,點開連接后,根據提示支付了1800元。但事后,王先生不僅沒有收到手機,對方也失去了聯系。意識到被騙后,王先生向平臺舉報了賣家。記者采訪得知,賣家在平臺的賬號和相關QQ號已經搜索不到。王先生也向相關部門求助,目前此事正在進一步處理中。
類似王先生網購(特別是二手商品)被騙的案例,在全國很多地方都曾出現,記者此前也報道多次。其中,多數情況是交易脫離平臺,這給了騙子可乘之機。也有的是付款后,買家收到的商品是假冒偽劣品等。例如,此前平度警方就打掉一虛假購物電信詐騙團伙,該團伙在無實際貨源的情況下,利用某網購平臺發布售賣價格明顯低于市場價的電子產品虛假信息,誘惑受害人下單后,郵寄小零食等其他物品,并發送快遞單號誘導,要求對方先確認收貨進行付款,有的通過線下交易收款后不發貨直接拉黑。
對此,山東川佳律師事務所張寶清律師提醒,市民網絡購物時,一定要通過正規交易平臺和信譽好的商城,挑選實名注冊和信用極好的用戶,交易過程一刻都不要離開彼此之間唯一的擔保——交易平臺,不要點擊賣家發來的不明交易鏈接,保護好自己的手機驗證碼。不要貪圖便宜,最好是選擇郵寄到付。此外,對于電話、網絡、微信營銷加強識別,不要輕易相信個人通過朋友圈、論壇等發布的信息,盡量選擇貨到付款,收貨時一定索要相關憑證。網購時也要警惕“假客服”等騙局,警惕有不法分子誘導買家轉賬,甚至以買家的名義辦理貸款轉給對方。如發現遭遇詐騙,應立即向公安機關報案。
- 1分鐘帶你來看1800年前得“頂流大V”
- 53個科創平臺“上架”,找科研資源就像網購一樣便捷
- 青島故事|文創達人變身“科技農人”!平度“老張”種出畝產1800斤的玉米
- 青島故事|“觀察深海珊瑚林,像置身深海花園一般”!中國科學院海洋所這個團隊已發現1800余種海洋新物種
- 婚戀群暗藏詐騙陷阱,四川遂寧一男子11萬血汗錢險打水漂!
- 網購金飾遭遇“李鬼”店鋪 中國黃金品牌否認授權
- 嶗山今年投入1800萬元促消費,全領域構建“大消費”格局
- AI圖集|為避免大家落入網購騙局,請收好這份防騙寶典,安全購物!
- 青島一項挑戰營活動享譽全國,頂尖數學教授紛紛發來賀信
- 2025年,助力促消費,嶗山將投入1800萬元財政資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