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中下旬,青島進入“兩會時間”。青島市十六屆人大三次會議于1月19日至22日召開。青島市政協十三屆三次會議于1月18日至21日召開。一年一度的市兩會是全市人民政治生活中的一件大事。對于團結...
市政協委員薛月海:新能源車走橋隧建議通行費減免
市政協委員薛月海。
文/圖 半島記者 王麗平 報道
本報1月20日訊 “膠州灣隧道和膠州灣大橋的開通,拉近了市區和西海岸的距離,加快了兩地人民和車輛的往來。然而,橋隧通行費卻給兩地深入融合造成了一定阻礙。”1月20日,半島記者采訪市政協委員、青島市臺屬聯誼會副會長薛月海時,他建議,新能源車綠色無污染,膠州灣隧道和大橋應對這類車輛給予通行費減免措施,以進一步擴大新能源車使用范圍,保護島城的碧海藍天。
據了解,2014年可以說是青島電動汽車發展的“元年”,那一年的9月1日,國家正式對包括純電動汽車在內的新能源車免征購置稅,這讓島城的新能源車當年售出156輛;2015年,在青島購買新能源車可獲得國家與本市的雙重補貼,最大補貼額度甚至可達10萬元以上,這促使島城新能源車快速發展,年銷量驚人地突破1萬輛;而后,青島新能源車保有量穩步推進,截至2017年年底,全市新能源車數量達到5.4萬輛,位居山東省第一,全國第四。
“四年時間,島城的新能源汽車從156輛到5.4萬輛,不得不說,這是一個關于青島新能源車‘春天的故事’。而在2018年,盡管國家對新能源車補貼的力度有所減小,但島城的‘電動氛圍’卻更加濃郁,特斯拉在萬象城開店、新能源汽車專用綠色號牌啟用、新能源共享汽車數量猛增、充電樁數量越來越多……”薛月海說,所以他建議政府在新能源汽車橋隧通行費收費上,實行優惠政策。
“我建議減免新能源汽車橋隧通行費有四點理由。首先,新能源汽車體積小載客量少,有的車體長度不到正常家用轎車的一半,如果按照家用轎車的收費標準來收費顯失公平。其次,新能源汽車續航里程短充電時間長,外地車輛很少駛入青島市區,基本是本市區車輛,如果堅持原有的橋隧通行費收費標準不利于同城時代的發展趨勢,母城輔城的人流物流難以通暢。”薛月海說,第三點就是使用新能源汽車多為工薪階層,他們大多是城市的產業工人,是社會財富的重要創造者,應該讓他們更多分享一些政府紅利。
最后一點,薛月海提到,減免新能源汽車通行費我們不是第一個,北京和廣州已經出臺并且實施了減免新能源汽車通行費政策,有的城市對新能源汽車實行停車免費的政策。因此,碧海藍天的青島理應在推動新能源汽車產業過程中在全國作出表率,真正體現上合精神青島特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