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進系統性變革 實現數智化發展——第四屆中國報業創新發展大會側記
7月15日,由國家新聞出版署主辦,以“推進系統性變革 實現數智化發展”為主題的第四屆中國報業創新發展大會在浙江杭州召開。潮新聞記者 胡元勇 董旭明 魏志陽 攝
弄潮搏浪,向新而進。
7月15日,以“推進系統性變革 實現數智化發展”為主題的第四屆中國報業創新發展大會在美麗的西子湖畔拉開序幕。來自各省級黨委宣傳部、中央和地方報紙出版單位、網站平臺、行業協會等的700多位嘉賓齊聚盛夏的杭州,共商合作、共謀發展、共話未來。
與會嘉賓表示,要始終牢記習近平總書記殷殷囑托,深入貫徹落實黨的二十屆三中全會精神,加強高質量內容生產與供給,加大信息技術賦能,全面推進報媒運營管理創新,建設適應全媒體時代的高素質報業人才隊伍,在深化推動報業系統性變革中展現更大擔當、實現更大作為。
答好內容為王的新課題
在交流發言環節,人民日報社副總編輯徐立京的分享,始終不離“內容”二字。
“內容呈現要有新的時代條件下的新氣質,向著億萬網友生活著、創造著、熱愛著的‘煙火氣’無限貼近?!彼倪@一觀點,引起共鳴。
在頭版開設“讀者點題·共同關注”,以“聊天式評論”回應網友提出的熱點問題;加大個案監督力度,記者暗訪采寫的《野生鳥類在這里公開販賣》引發廣泛關注……這兩年,網友點贊“人民日報,果然貼心”等跟帖、留言越來越多。
無論傳播格局怎么變,“內容為王”不會變。
“要以內容變革為根本,鞏固拓展主流媒體核心優勢。”浙江日報報業集團黨委書記、社長姜軍說。
兩年前,浙江日報創新開辦“第一視點”專欄,聚焦中心大局、圍繞重大主題、緊扣重要節點,總傳播量超21億,成為省域層面講好總書記故事的全新探索。
激活融合發展的新動能
“報業集團能做電視節目嗎?”重慶日報報業集團黨委委員、副總編輯王亞這句提問的答案,“藏”在會前開展的2025年中國報業創新發展案例展中。
《Let's Meet》!穿過展覽介紹區,引入眼簾的第一個案例,就是這個由該集團旗下西部國際傳播中心制作、在重慶衛視播出的中英雙語欄目。王亞介紹,該欄目打破了報業與廣電的體制壁壘,創新形成多主體參與工作機制。據統計,截至今年上半年,該欄目已成功播出112期,累計發布稿件超600篇。
在創新中探索,在變革中前行。與會嘉賓紛紛表示,系統性變革,要通過重塑組織架構、技術底座和話語體系等全局性統籌謀劃構建協同生態。
創新案例展、交流發言、分組討論……安康市融媒體中心黨委書記、市傳媒集團董事長王建邊看邊聽邊思考。近年來,安康市融媒體中心著力打造的音樂融媒體孵化平臺項目,圍繞音樂創作與孵化、地方文化傳播等業態要素運營音樂媒介創意綜合體。他認為,在競爭激烈的媒體環境中,只有構建“新聞+產業”協同發展生態機制,才能真正實現融人融事融心,推動系統性變革和數智轉型與長效發展。
亮出技術賦能的新招式
15日的大會上,《中國報業創新發展報告(2024年度)》正式發布。其中,一組數據引起關注——全國報紙共開設831個一級獨立域名的新聞網站、852個手機客戶端、9393個公眾賬號,200多家報紙新媒體用戶數超千萬。
如何推動新技術深度融入新聞策劃、采集、制作、分發等各生產環節,引發與會嘉賓的深度思考。
在分組討論會場,北京日報社微博微信編輯部副主任張力分享了創E+工作室積極擁抱AI、3D、互動游戲等前沿技術,挖掘中國傳統文化魅力的探索實踐。
“除了用AI喚醒歷史,還在‘沿著長城看中國’主題報道中,推出‘齊心護長城’雙語互動小游戲,一個多月里參與次數超4.63億次,讓受眾在互動體驗中深化傳播效果。”她介紹。
當技術從基礎支撐轉變為驅動和重塑媒體生態關鍵力量的同時,也對報業從業者跨界能力提出了更高要求。
從“融媒小廚”到“可視化融媒云廚”,再到新一輪可視化“人機協同 智慧生態”系統性變革,中國青年報始終注重高質量智媒人才的培養?!叭鐒撔隆拔孱惾诿饺瞬拧睓C制,打造在國際傳播方面能征善戰的可視化全媒體精兵?!痹搱簏h委書記張坤介紹。
臺上,分享成功經驗與改革路徑;臺下,交流有益探索與實踐模式。思想在碰撞,共識正凝聚:報業創新發展,前景美好,未來可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