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思想引領新征程】宏觀政策協同發力 高質量發展扎實推進
央視網消息(新聞聯播):習近平總書記強調,要堅持穩中求進工作總基調,實施更加積極有為的宏觀政策,聚精會神抓好高質量發展,推動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強,保持經濟社會發展良好勢頭。
今年上半年,面對更趨復雜嚴峻的外部環境,我國有效實施更加積極有為的宏觀政策,經濟運行總體平穩、穩中向好,新動能成長壯大,高質量發展取得新進展。
這幾天,用于蕪湖兩江四圩東湖片區水環境綜合治理的5500萬元超長期特別國債資金剛剛下達,治污工程正加緊推進,讓當地水更清、更宜居。
在江蘇泰州,這家企業僅用了3個月就拿到了國家的設備更新補貼,改造后智能化水平提高20%,助力企業實現關鍵技術突破。
放眼全國,“兩重”“兩新”政策正讓宏觀調控實施效能持續提升。
習近平總書記多次強調要提高宏觀調控的前瞻性、針對性、有效性。在研究今年經濟形勢和工作時,他強調要“實施更加積極的財政政策”“實施適度寬松的貨幣政策”“打好政策‘組合拳’”。今年以來,面對外部沖擊影響加大,習近平總書記指出,要不斷完善穩就業穩經濟的政策工具箱,既定政策早出臺早見效,根據形勢變化及時推出增量儲備政策,著力穩就業、穩企業、穩市場、穩預期,以高質量發展的確定性應對外部環境急劇變化的不確定性。
一攬子政策協同發力,助力經濟持續向好。
財政政策更加積極。今年,財政支出強度加大,發行節奏明顯加快。超長期特別國債規模比上年增加30%,首發時間比去年提前近一個月;資金下達效率也在提速,今年合計8000億元的“兩重”建設項目清單已全部下達完畢,1459個項目涉及交通、農業、水利、民生等多個領域。
資金支持力度加大,重大項目帶動投資不斷提速。上半年,全國基礎設施投資同比增長4.6%,增速比全部投資高1.8個百分點。
貨幣政策適度寬松。降低存款準備金率0.5個百分點,向市場提供長期流動性1萬億元;下調政策利率0.1個百分點,引導企業和居民融資成本進一步降低。
科技金融體制加快構建。設立國家創業投資引導基金,帶動地方資金、社會資本近1萬億元,培育發展戰略性新興產業和未來產業;科技創新和技術改造再貸款額度增加至8000億元,重點支持初創期、成長期科技型中小企業;設立債券市場科技板,加大對科技產業和科技型企業融資支持力度,已發行超6000億元;對突破關鍵核心技術的科技企業開啟上市“綠色通道”。
杭州引導產業基金群撬動社會資本、金融資本,今年投向人工智能的產業基金規模超過1000億元。
資金源源不斷流向科技創新等領域,科技前沿領域不斷突破,航空航天、量子科技、人工智能等創新成果層出不窮。
穩就業、穩企業、穩市場、穩預期,政策工具箱動態完善。設立新型政策性金融工具,完善消費基礎設施,大力提振民間投資積極性;提高穩崗擴崗貸款額度,拓寬擴崗補助政策支持范圍;印發新一輪青年就業17條政策舉措,著力保障重點群體就業;“一業一策、一企一策”加大支持力度,幫助出口企業規避風險等;擴大“一老一小”、家政等領域多元化服務供給。
各項政策落地見效。上半年,全國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同比增長6.4%,工業生產平穩增長;服務業增加值同比增長5.5%,比一季度加快0.2個百分點;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同比增長5.0%,比一季度加快0.4個百分點。一系列宏觀政策“組合拳”正持續發力,為中國經濟高質量發展提供持久動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