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字幕一区二区人妻电影,成全世界免费高清观看,成全影视大全在线观看,日韩精品无码视频一区二区蜜桃

穿針引線繡“匠心”傳承!青島職教有一位“手造工匠”,讓老手藝煥發新生

2025-07-30 10:08 大眾報業·半島網閱讀 (10168) 掃描到手機

在青島的手工藝領域,有一位深耕紡織服裝行業25年的匠人,他不僅將傳統技藝的每道工序刻進骨子里,更以“守正創新”的理念讓老手藝煥發新生。他就是“青島手造工匠”稱號獲得者、青島市中華職教社非遺保護與傳承專門委員會、青島高新職業學校服裝教研室主任趙玉隆。從大學課堂里反復拆線的學徒,到帶領團隊推動非遺與現代設計融合的傳承者,他用堅守與創新,詮釋著新時代工匠的責任與擔當。

一份責任,一份傳承使命

“拿到這個稱號,我首先想到的是青島還有很多默默無聞的老匠人,他們一輩子鉆研手藝,我還有太多需要學習的地方。”面對“青島手造工匠”這份榮譽,趙玉隆的語氣里更多的是謙遜與敬畏。他坦言,從得知獲獎的那一刻起,腦海里便只有一個念頭:必須把傳統手藝保護好、傳承好、發展好。

趙玉隆與紡織服裝的緣分,始于大學時代的服裝設計專業。回憶起初學技藝的日子,他印象最深的是那段“拆線”時光。“當時老師就只讓我做一件事——拆線,一個工序反復拆來拆去,拆得我很頭疼,手指頭全是針眼。”他笑著說,那時年輕氣盛,總覺得這樣的重復毫無意義,直到老師一句“連拆線都做不好,怎么能做好后面的事”點醒了他。

“現在想想,正是那種嚴格的基本功訓練,讓我真正讀懂了什么是匠心。”趙玉隆說,手藝的精髓就藏在這些看似枯燥的重復里,每一針的力度、每一線的走向,都需要精準把控。這種對細節的極致追求,成了他日后職業生涯的底色。

“我跟著師傅學服裝設計、立體裁剪、紡織工藝,一晃25年了,那些基本功,每一個流程、每一道工序,都深深刻進了骨子里。”但他也清醒地認識到,傳統手藝若想傳承發揚,不能故步自封。“要把傳統技藝與現代技能、流行元素結合起來,這才是讓老手藝活下去的關鍵。”

共生共長的“工匠團隊”

參加工作后,趙玉隆投身職業教育,從事服裝技能教學工作。在輔導學生參加青島市、山東省乃至全國職業院校技能大賽時,他常常帶領學生“以校為家”,跟學生們專注于打磨作品,除了技能傳授,更希望將嚴謹、專注的工匠精神傳遞給學生,師生之間更像并肩作戰的朋友。

作為服裝教研室主任,趙玉隆深知,個人的力量有限,只有打造一支技藝精湛的教師隊伍,才能讓手藝傳承之路走得更遠。為此,他在教研室推行了一套行之有效的“成長機制”。“我們教研室有服裝專業群和工藝美術專業兩個方向,每周三下午學生下課后,雷打不動開教研會和技藝切磋會。”趙玉隆介紹,會上,老師們會分享一周的教學情況,交流在技藝上的新發現。“誰在某個環節有好方法,大家就一起學習;誰在某項技藝上有專長,不管資歷深淺,大家都向他拜師。”這種“師徒結對”不看輩分看實力的模式,讓團隊形成了互學互助的氛圍。趙玉隆說:“教師的業務能力提升了,學生才能學到真本事。”

在課程設計上,趙玉隆強調“有機融合”。“不能為了加傳統文化而硬加,要和專業技能自然結合。”他舉例說,在服裝設計課上,老師會引導學生將剪紙的紋樣融入面料設計;在工藝美術課上,旗袍的排扣被轉化為手工藝品的靈感來源。“有個學生把傳統盤扣改造成項鏈,既保留了文化韻味,又符合現代審美,作品一展出就被預訂了。”更讓他欣慰的是,學生們在實踐中找到了傳承的價值。2024年,他帶的畢業班學生組建團隊,將傳統紡織工藝與戶外運動需求結合,設計出一款兼具透氣性與文化感的登山服,接到了來自香港的訂單。“從設計圖紙到打版制作,全是學生自己完成,現在他們已經注冊了公司,申請了專利,訂單排到了明年。”在趙玉隆看來,學生的成長,就是手藝最好的延續。

與非遺一起面向未來

對優秀傳統文化的熱愛,是趙玉隆堅守這條道路的初心。“中國傳統文化太博大精深了,但很多手藝面臨斷層,年輕人知道的太少了。”他說,每次看到老匠人因找不到傳承人而發愁,心里都不是滋味。

2017年,趙玉隆牽頭申報“傳統服飾與手工藝技藝技能傳承創新平臺”,歷時6年,于2023年底通過山東省教育廳驗收。2022年8月,他注冊成立了青島市首家非物質文化遺產研究院,開展非遺項目的記錄、整理和研究工作。“我們走訪了青島的老藝人,把貝雕、剪紙等技藝的流程都錄了下來,整理成資料留存。”

2024年9月,趙玉隆擔任青島市中華職業教育社非遺保護傳承專門委員會主任;2025年4月,他又牽頭成立青島市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傳承發展促進會。“從平臺到研究院,再到促進會,我們想從不同層面推動非遺保護。”他介紹,這些機構聯動政府部門、企業和學校,開展了一系列活動:非遺進校園讓學生近距離感受手藝魅力,進社區讓居民體驗傳統技藝,進企業則推動非遺產品的市場化。

獲得“青島手造工匠”稱號后,趙玉隆的規劃更加清晰。“我們想成立手造學院,和非遺傳承人與企業合作,深化校企融合。”他說,學院將開設非遺技藝課程,邀請老匠人來授課,同時帶領學生到非遺基地實踐。數字化技術的應用是另一重點。“我們在推廣3D虛擬仿真軟件,用科技賦能傳統設計。”趙玉隆介紹,學生可以通過軟件進行三維設計,模擬服裝走秀,“既節約成本,又能快速對接市場需求。”他們還在建設數字化教學資源庫,把老手藝的資料系統化,方便后人學習。

對于青島手造的未來,趙玉隆充滿信心。“我們要立足數字化,結合新質生產力,讓民族技藝傳承下去。”他說,學校正依托多個平臺,推動非遺的創造性轉化,“目標是培養既懂傳統又通創新的技能人才。”

  1. <strong id="eai4v"><strong id="eai4v"></strong></strong>
    <strong id="eai4v"></strong>

    <bdo id="eai4v"></bdo>

        主站蜘蛛池模板: 闽清县| 涡阳县| 广河县| 静海县| 特克斯县| 绥阳县| 濉溪县| 嘉定区| 永福县| 临漳县| 塔河县| 文登市| 梅州市| 宾阳县| 达州市| 烟台市| 驻马店市| 河池市| 邻水| 获嘉县| 乌兰察布市| 改则县| 东平县| 肃南| 抚州市| 珲春市| 黑山县| 凤山县| 平安县| 武邑县| 仪陇县| 昌黎县| 四平市| 莱芜市| 蓝山县| 沈丘县| 漳平市| 林西县| 成都市| 厦门市| 射洪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