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科普丨驅蚊手環、植物精油、各種噴霧……哪種驅蚊產品最靠譜?
近期,廣東佛山等地暴發的基孔肯雅熱疫情,正是通過蚊蟲叮咬傳播的急性傳染病,這也為我們再次敲響了警鐘:科學防蚊刻不容緩。然而,貨架上的驅蚊產品簡直讓人挑花眼:手環、植物精油、各種噴霧……是不是瞅著就犯難?到底哪個靠譜?
誰才是真正的“蚊蟲克星”
AI制圖
避蚊胺:安全使用70多年的驅蚊界“老牌冠軍”,驅蚊效果強、持續時間長,不僅能防蚊,還能防蜱蟲、跳蚤等害蟲。
派卡瑞丁:新一代“清爽之選”,一種植物來源的化合物,無色無味不黏膩,不傷衣物,適合敏感人群。
檸檬桉油:天然植物成分,提取自檸檬桉樹葉,有效驅蚊,適合喜歡天然產品的人群。
其他成分,如驅蚊酯,有一定驅蚊效果,但持久性和防護范圍稍遜。
一些“看起來很美”的防蚊妙招
AI制圖
像香茅醛、肉桂油這些植物精油類的驅蚊產品,雖然聽著天然又安心,但它們實際的驅蚊效果和持續時間,比避蚊胺、派卡瑞丁差遠了。
另外,國內外多項研究都已證實:驅蚊手環里面無論浸泡了什么驅蚊劑,對自然狀態下的蚊子基本沒啥用。還有電子驅蚊器號稱能發出令蚊子討厭的聲音來驅蚊,可一篇匯總了10項現場研究的分析明確顯示,這些聲音根本沒讓蚊子有啥明顯反應,沒有任何證據能證明它們真能驅蚊。
濃度越高越好嗎?
AI制圖
不少人覺得驅蚊劑濃度最高,效果肯定最“頂”——這種想法就“跑偏”了。其實,驅蚊劑的濃度和“效果多強”沒關系,只決定“能護多久”。濃度越高,保護時間長,但一旦濃度到了某個臨界點,再往上加,防護時長也不會明顯增加。
以避蚊胺為例,日常用選10%-35%濃度的就夠了。只有在蚊子特別多,或者天熱潮濕讓藥劑揮發快時,才用更高濃度的,也可以根據在戶外逗留的時間增減濃度。
需注意,6個月以下嬰兒不宜使用避蚊胺,3歲以下兒童不建議使用檸檬桉油。孕婦可以和普通成人一樣使用避蚊胺。
如何正確使用驅蚊產品
AI制圖
正確涂抹方式:先把驅蚊劑噴在自己手心,搓勻后再抹到孩子(或自己)的臉、脖子、手臂、腿等裸露皮膚上。衣服蓋住的地方不用涂。且只需薄薄涂一層,過量反而沒必要。
避開特殊部位:傷口、發炎或過敏的皮膚不能涂,抹臉時注意不要弄到眼睛、嘴巴里。
注意衣物材質:衣物薄蚊子可能透過布料叮咬,這時可以往衣服上噴點驅蚊劑加強防護。但要注意,含避蚊胺的產品可能會損壞人造絲、氨綸等合成纖維衣物,別直接噴在這些面料上。
防曬和驅蚊的順序:如果既要涂防曬霜又要用驅蚊劑,先涂防曬霜,等它完全吸收后再抹驅蚊劑。不建議給孩子用“防曬+驅蚊”二合一產品,因為防曬霜需要經常補涂,容易讓孩子接觸過多驅蚊成分。
及時清洗:回到室內不需要防蚊時,記得用肥皂和清水把涂過驅蚊劑的皮膚洗干凈。
- 平安“鷹眼”上線十五周年:深度應用AI技術,發布“EagleX”全球風險管理平臺
- AI動圖站丨熱熱熱!桑拿天“烤”驗下,收好這份防中暑“涼”策→
- 半島都市報26周年丨詩詞達人詩意同慶 詩韻少年共聚中國院子!AI詩詞游園會綻放中華文明現代化風采
- 高德地圖2025正式發布:10億人的AI出行助手
- AI“虛擬衛星”追蹤全球地表變化
- 特別策劃|“鏈”出品質新生活!智慧交通、AI+制造、智慧城軌……青島四家人工智能鏈主企業的發展密碼
- 生成式AI應用迎來爆發 快手可靈AI累計生成超2億個視頻
- 中國太保成功舉辦“構筑AI+引擎,助力科技成就業務”高峰論壇
- 全球AI少年北京集結,奔赴國際人工智能奧林匹克盛會!
- 螞蟻集團攜多款AI應用亮相WAIC AI健康管家AQ獲雙項大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