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4家得AAA,5家“亮紅燈”!143家險企披露2025年二季度償付能力報告,整體呈現向好態勢
保險行業再次迎來“體檢季”。截止到目前,已有60家壽險公司和83家財險公司披露2025年二季度償付能力報告。從行業整體來看,險企償付能力呈現向好態勢,其中14家保險公司償付能力得AAA,另有5家保險公司償付能力“亮紅燈”。
46家險企獲A類評級
償付能力作為保險公司對保單持有人履行賠付義務能力的關鍵衡量指標,一直以來都是監管機構把控行業風險、保障消費者權益的核心關注點。根據國家金融監督管理總局頒布的《保險公司償付能力管理規定》,保險公司要被認定為償付能力達標,必須同時滿足三項硬性指標:核心償付能力充足率不低于50%,綜合償付能力充足率不低于100%,風險綜合評級在B類及以上。
從已披露的數據來看,整個保險行業風險綜合評級處于“中間大,兩頭小”的情況。46家險企獲評A類,其中14家公司獲AAA級最高評級,包含工銀安盛人壽、中意人壽保險有限公司等6家壽險公司和中遠海運、中銀保險等8家財險公司。
風險綜合評級在B類的險企共有90家,其中53家為財險公司,37家為人身險公司。另有5家險企的風險綜合評級為C類,2家險企因成立時間較短等原因未披露評級情況。
5家險企風險評級為C類
這5家償付能力不達標的公司分別為4家財產險公司:安華農險、華安保險、亞太財險、前海財險,以及1家人身險公司華匯人壽。經梳理相關償付能力報告發現,這5家險企償付能力未達標的“癥結”主要在于風險綜合評級水平不達標,其最新風險綜合評級均為C類,不符合監管要求。
亞太財險在今年一季度新晉為不達標公司,風險綜合評級從B類下滑至C類。該公司在償付能力報告中表示,已針對前兩個報告期報送的風險綜合評級數據信息工作中發現的問題進行梳理,深入剖析了評級中的主要失分點和存在問題,并督促相關部門采取應對措施,積極落實整改。前海財險同樣長期面臨償付能力不達標問題,其面臨管理層頻繁變動、股權質押等困境,連續幾個季度虧損,在風險綜合評級中處于不利地位。
華匯人壽其核心和綜合償付能力充足率均高達2000%左右,遠超行業平均水平,卻因風險評級持續為C類而“上榜”。該公司成立于2011年,注冊資本15億元人民幣,但自2013年起,年度信息披露報告便暫緩披露至今。華匯人壽在最新的償付能力報告中稱,目前,華匯人壽可售產品僅有一款團體定期壽險但無法形成團體保障計劃,公司業務基本處于停滯狀態。因公司治理相關問題整改工作尚未完成,監管部門于2022年一季度將公司風險綜合評級結果由B類變為C類。由于業務停滯,產品停售,華匯人壽的保險業務收入逐年下降,2016年至2025年第二季度,保險業務收入分別為8.9億元、2.33億元、1997萬元、1216萬元、981.5萬元、596萬元、424萬元、203.32萬元,42.67萬元。從業務規模指標來看,華匯人壽保險業務收入主要來自于續期簽單保費,全年并無新單期交簽單保費。由于幾乎沒有業務,該司償付能力充足率保持較高水平。
值得關注的是,上述5家C類險企的核心及綜合償付能力充足率均已達標。業內人士表示,充足的償付能力是保障保單持有人利益的底線,也為險企整改爭取了緩沖空間,但僅滿足充足率指標并不足以擺脫風險警示,需同步解決治理和風險管控問題。
瑞華健康延遲披露報告
此外,今年二季度還新增了一家償付能力報告披露延遲的險企——瑞華健康。7月30日,該公司發布公告稱,因“技術原因”,2025年二季度償付能力報告將延遲至8月中旬披露。據公開數據顯示,瑞華健康險成立于2018年5月,是一家總部位于上海的科技創新型專業健康保險公司。
據該公司披露的2025年一季度償付能力報告顯示,今年一季度,瑞華健康險實現保險業務收入為2.79億元,凈利潤為0.76億元。截至一季度末,瑞華健康險的核心償付能力充足率為73.71%,綜合償付能力充足率為101.51%,接近監管紅線;近兩期風險綜合評級為BB級。
在償付能力承壓的同時,瑞華健康近日還曾因總經理辭職一事備受關注。7月15日,瑞華健康發布公告稱,總經理田凱因個人原因向公司董事會提出辭職申請。經公司董事會審議批準,田凱不再擔任公司總經理職務,并指定副總經理馮華暫時代為行使總經理職權。
此外,仍有部分保險公司長期未按監管要求,及時披露償付能力報告。例如,中融人壽、上海人壽、珠江人壽和富德生命人壽四家保險公司的最新償付能力報告披露時間均停留在2021年,此后未再更新;合眾人壽從2024年二季度后再未公開披露相關數據。
不達標險企承壓啟動整改
在風險綜合評級連續亮紅燈的壓力下,華安財險、亞太財產等五家償付能力不達標險企已密集啟動整改計劃。從最新披露的償付能力報告來看,各家公司針對核心癥結推出差異化解決方案,涵蓋公司治理重構、資本實力補充、風險管理升級等關鍵領域,力圖扭轉評級頹勢。
如華安財產保險在報告中提到,公司增資擴股工作取得實質性進展,治理風險正在有序化解。
亞太財產保險表示,公司對波動異常的指標進行回溯分析,明確成因并進行完善,在不斷夯實經營基礎、提升風險管理能力的基礎上,力爭改善各項指標表現。
前海財險也在二季度償付能力報告給出了相應的解決方案,例如,提升盈利能力并強化自身造血能力,加強風險管理、降低最低資本等。
(大眾新聞·半島新聞記者 姚文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