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年五次赴藏,“骨道匠心”筑夢高原!青島市市立醫院醫療隊跨越山海,圓藏族同胞 “行走” 夢想
半島網9月8日訊 (記者 張家瑞)8月25日,青島市市立醫院“骨道匠心?筑夢健康”紅十字志愿服務隊第五次踏上青藏高原的土地。這支集結了骨科、麻醉、康復、院感、護理等多學科力量的隊伍,攜著黃海之濱的熾熱溫情,奔赴西藏日喀則市桑珠孜區——那里,無數被骨關節病痛困擾的藏族同胞正翹首以盼,期待著這份跨越山海的“行走的希望”。此行,他們不僅為需手術者精準施術,更面向當地的農牧民開展義診篩查服務,讓優質醫療資源在雪域高原落地生根,撫慰每一份對健康的渴求。
病房外的等待,藏著最懇切的盼
8月26日正午,醫療隊剛下飛機,來不及細品高原的清冽空氣,稍作安頓便直奔當地醫院。他們此行的首要任務,是為前期初篩需手術的患者開展圍手術期相關指導及專題科普講座——這份急切,源于對藏族同胞期盼的深切感知。
一如前四次赴藏時的場景:醫院走廊里,患者和家屬早已靜靜等候。當醫療隊隊員走近,一雙雙眼睛驟然亮起,那眸底里盛滿的期待與信任,似在無聲訴說:“請幫我重新站起來吧”。醫療隊隊員們望著這一雙雙眼睛,動情不已:“那眼神中的懇切與托付,既讓人心疼動容,更讓我們清醒——我們所做的還遠遠不夠,唯有拼盡全力,才能幫更多人掙脫病痛束縛,重拾自由行走的權利。”
為將要手術的病人進行術前診查
8小時連軸轉手術,哈達暖了涼秋
次日清晨,手術正式啟動。為最大化提升手術效率,青島市市立醫院黨委書記、骨科專家于騰波與骨科中心東院骨關節外科主任戴世友各率一支手術團隊,在三個手術間無縫銜接、輪軸手術。從上午9時到下午5時,8個小時里,高原缺氧的稀薄空氣,與手術操作的高精度、高強度交織,對每一位醫護人員都是嚴峻考驗。
手術間隙,他們不過是匆匆用餐、補水、吸氧,便立刻重返崗位——藏族同胞“行走的希望”是支撐他們咬牙堅持的信念。當日,所有手術均順利完成,無人喊累,亦無人退縮。
每一臺手術結束,手術室外總有等著敬獻哈達的家屬,待醫護人員走出,鄭重地為他們掛在脖子上。潔白的哈達是他們最鄭重的心意,是無需過多言語的感恩,是把“救命之恩”妥帖捧在手心的純粹敬意。
手術全部結束,醫務人員準備啟程奔赴義診時,此前接受過治療的患者也專程趕來,一條條哈達層層疊疊,掛滿了醫護人員的脖頸。初秋的高原晝夜溫差漸顯,風里帶著寒涼,可這象征敬意與感恩的哈達,卻讓整個空間暖意融融。
已五次赴藏的戴世友,望著頸間的哈達,眼眶泛紅:“當他們握住我的手,將我的手輕輕貼在自己額頭的那一刻,所有的疲憊都煙消云散。那份真摯的信任與尊重,是世間最珍貴的饋贈?!?/p>
留下的不只是手術,要讓技術“長”在西藏
五次赴藏,醫療隊最直觀的感受,是當地醫護人員手術配合度的顯著提升——從最初的忙亂,到如今的有條不紊,他們已逐漸熟悉并掌握了標準化手術流程。而“術后6小時下地行走”的“醫護康”一體化方案,更從開始的不了解到現在成為當地的醫療共識。
查房及康復指導
一次查房時,康復醫學科徐文龍副主任遇到了令人欣慰的一幕:一位患者家屬將醫生教授的康復動作與要領牢記于心,只要有空,便為患者輔助康復訓練。正如黨委書記于騰波所言,醫療隊赴藏的意義,遠不止完成幾臺手術、開展幾次培訓——“我們要將先進的醫療技術、科學的康復理念,真正留在當地,傳遞給每一位藏族同胞,打造‘帶不走的健康守護’。”
麻醉手術科主任畢燕琳的話,道出了所有隊員的心聲:“我們反復開展麻醉應急演練,推行‘全流程帶教+模塊化培訓’模式,就是希望將技術轉化為可復制的標準化流程。唯有讓這些能力扎根高原,才能真正實現長久的健康守護,這是我們來這兒的每一個學科、每一位醫者的心愿?!比缃瘢t療隊與桑珠孜區中心醫院醫護人員的“沉浸式”協作,正讓這份心愿逐步照進現實。
83歲奶奶的眼淚和“要讓她站起來”的決心
診查的過程藏著最動人的牽掛與期盼,兩位特殊患者的故事,更讓醫療隊心頭滿是沉甸甸的責任。
等待就診的隊伍里,藏族老人頓珠(化名)格外顯眼。嚴重的膝關節病變纏了她多年,每走一步都像踩在刀鋒上,尤其陰雨天,疼痛更是鉆心刺骨。兒子早逝、孫女年幼的困境,讓她根本無力承擔手術費用,平日里只能用紗布將膝蓋緊緊纏裹,靠麻木感勉強掩蓋劇痛。等待時,老人枯瘦的手始終在揉搓變形的膝蓋,渾濁的眼睛里滿是無助——她從未奢望過,千里之外的青島專家會跨越萬水千山,把免費手術送到自家門前。
當青島專家小心解開老人膝蓋上層層纏繞的紗布,細致檢查病情時,頓珠奶奶用生硬的漢語反復確認:“不要錢?真的嗎?” 在得到肯定答復的瞬間,老人布滿皺紋的臉上綻開幸福的笑容,顫抖的手悄悄拭去了眼角的淚滴。
醫療隊此行的最后一站,是薩迦縣扎西崗鄉的義診。原本計劃一小時的義診,因陸續趕來的患者,足足延續了三個小時——每多幫一個人,便多點亮一份希望。
義診中,還有一位50歲的低保戶患者令人牽掛——自8歲起,她便無法站立行走,只能靠一只手輔助“蹲行”,且無子女親人照料。得知她的困境后,戴世友主任當即代表醫療隊捐款500元,保障她后續基礎檢查的費用。“我們會持續追蹤她的檢查情況,爭取能讓她到青島接受手術,圓她一個‘站起來’的夢想。” 于騰波書記的話語堅定而有力。
兩年五赴藏:山海相擁,把承諾種在高原
青藏高原的高寒氣候與特殊勞作習慣,讓骨關節疾病成為當地高發病癥。2023年,青島市紅十字會與青島市市立醫院聯合發起“山海相擁 大愛同行——高原疾病救治項目”,在青島市援藏干部人才組的支持下,將免費手術送到藏族同胞“家門口”。從技術輸出到萬里馳援,醫院始終以“人民至上、生命至上”為指引,兩年間五度組團赴藏,以實際行動拓寬公益醫療的廣度,加深健康幫扶的深度。
截至2025年8月,醫療隊已累計完成112臺高原手術,接收39名患者赴青島治療,總計為151位藏族同胞解除了病痛。這份跨越山海的守護,早已超越醫療援助的范疇——它是青島醫者對藏族同胞的承諾,是大海與高原的深情相擁,更是“行走的希望”在雪域高原的永續傳遞。
- 文化中國行|今年七夕節,本世紀最晚!穿越千年的乞巧匠心,不止于浪漫
- 匠心對決!東方家園裝飾首屆金手藝工匠大賽上演水電瓦工巔峰競技
- 青島市市南區“護佑成長 筑夢啟航”困境兒童關愛服務項目啟動儀式暨揚帆課程體驗日活動成功舉辦
- 凝“新”聚力,筑夢未來——青島市城陽人民醫院2025年新職工崗前培訓圓滿結束
- 尋味千年匠心,邂逅非遺之美——諸城非遺傳承美食街
- 青島環球山海裝飾:十年精筑,以匠心勾勒空間之美
- 專訪獨立設計師鄭偉:以匠心致初心,用設計點亮生活,讓信任落地成詩
- 穿針引線繡“匠心”傳承!青島職教有一位“手造工匠”,讓老手藝煥發新生
- 聚匠心、強品牌!2025年青島工匠日系列活動將舉行
- 當德式匠心融入膠東的浪漫詩行 | MaxX青島五四廣場海景美侖美奐酒店煥新開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