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島理工大學打造“家門口的思政課”,點亮大中小學紅色育人路
“為什么革命英雄們能在槍林彈雨、饑寒交迫中始終堅守信仰、絕不退縮?因為他們心中裝著民族的危亡、百姓的安危,把為國家求獨立、為人民謀幸福的信念刻進了骨子里。”9月17日,青島理工大學馬克思主義學院以“同懷家國志,同升一面旗”為主題,開拓實踐育人新路徑,共同為大中小學生打造了一堂“家門口的思政課”。
清晨7時,五星紅旗在青島理工大學黃島校區禮賢廣場冉冉升起,青島理工大學馬克思主義學院教師劉金德走上臺前,以《歷史是最好的老師——銘記十四年抗戰的崢嶸歲月》為主題,為在場師生帶來了一堂別開生面的“國旗下的思政課”。從九一八事變的烽火燃起,到平型關大捷的振奮人心,從南京大屠殺的沉痛記憶,到百團大戰的浴血拼搏,他以時間為脈絡,用一個個鮮活的歷史故事、一組組翔實的史料數據,生動還原了14年抗日戰爭波瀾壯闊的歷程。
青島理工大學智慧教室的電子大屏上,緩緩浮現著革命烈士王孝慈家書的泛黃手稿影像,“抗戰是我們偉大的母親,她正在孕育著一個嶄新的中國……”伴隨著飽含力量的文字,小學、中學、大學的學子代表齊聲開啟“共讀一本書”環節,一場跨越學段的大中小一體思政課,在瑯瑯書聲中溫情展開。在“小組互動”中,青島理工大學宣講團成員們以長期積累的宣講史料、抗戰故事解答中小學生提出的問題。“為了讓中小學生們理解和記憶,我們會結合他們的問題,將抗戰故事和英雄事跡講出來。”宣講團成員孫亞文剛剛就小學生提出的“抗戰時期的人們怎么傳遞家書”的問題,為大家講述抗戰時期的通訊手段。
隨后,宣講團成員高梅琪為師生們講述了孝慈青革命烈士的抗戰故事,她結合照片、影像資料、游擊區地圖等,將王孝慈同志白天隱蔽在山洞里,夜晚穿梭在山林間,挨家挨戶發動群眾,把“抗戰必勝”的信念傳遞到每個人心里故事進行生動還原。“本次活動實現了思政育人與專業實踐的深度結合,我們讓學生從被動的聆聽者,轉變為主動參與者和共創者。”學院團委副書記韓斐琳表示,為了把王孝慈的革命歷程講得更生動、更貼近中小學生的認知,提前查閱了大量史料,多次與馬克思主義理論專業教師團隊進行研討,結合中小學生認知特點,將抽象的思政理論轉化為生動的案例故事,融入青島本地紅色資源,讓課堂既有思想深度,又具趣味性。
這場思政課搭建起了一座連接過去與未來的橋梁,讓大中小一體思政課真正成為傳播紅色基因、培育家國情懷的重要課堂。“我們將這一系列活動命名為‘家門口的思政課’,核心是希望打破思政教育的空間壁壘,利用好地域上的‘近鄰’優勢,把高校的思政教育陣地變成周邊中小學‘家門口’的實踐課堂,讓思政教育從‘課堂講授’走向‘沉浸式體驗’,真正扎根在青少年身邊。”韓斐琳介紹。
學院黨委副書記兼副院長石峰表示,青島理工大學馬克思主義學院將繼續發揮高校思政教育優勢,推出更多形式新穎、內容扎實的思政活動,開辟大中小學思政課一體化建設的新路徑,推動思政課真正成為引領青少年堅定理想信念、厚植家國情懷、錘煉過硬本領的紅色課堂。
- 新技術點亮“心”希望!青島心血管病醫院成功開展心房無導線起搏器植入手術 ?
- 平安人壽青島分公司:重疾先賠點亮生命希望 守護健康未來
- 教研協作凝智慧、課堂創新提效率、溫情育人守初心……志遠學校以師為基,筑教育高地
- 青島山東路小學:多元育人潤童心,以專業與愛心筑牢學生心理健康基石
- 青島三十九中(海大附中):深耕育人沃土 綻放特色榮光
- 支教傳遞溫度,用愛點亮遠方,對話青島電子學校三位老師,聽她們分享支教的育人故事
- 黃濟精神照亮育人路 即墨數字裝備園實驗小學教師節活動“走新”更“走心”
- 凌晨成功發射!火箭點亮日照夜空!
- 青島即墨:家庭成長賦能社會治理 精準服務點亮萬家燈火
- 2025年全國科普月啟動!即墨區多維活動點亮“科技之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