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是萬物之母、生存之本、文明之源。我國人多水少、水資源時空分布嚴重不均,水安全問題事關我國經濟社會發展穩定和人民健康福祉。黨的十八大以來,習近平總書記多次就治水發表重要講話、作出重...
世界節水日到了,公交“美容師”自制神器節約用水
半島記者 韓小偉 通訊員 宋曉蕊
3月22日是世界節水日,每天清潔運行車輛的公交保潔員可以說是用水大戶,為了盡量節約用水,公交“美容師”自制保潔神器,將每一滴水都發揮出它作用。
林紅是青島公交集團市北巴士第五分公司的一名保潔員,每天負責分公司5部車輛的衛生工作。說起節約用水的小竅門,林紅說道:“以前我們清掃一輛公交車需要2到3桶水,經過我們長時間工作及反復實踐,總結了一些小方法現在清潔一輛車大概只需要1桶水。”
清潔車輛的順序很重要,只要順序對了就可以做到水的重復利用,林紅告訴記者,一般工作順序上是從里到外,先擦窗框再擦地面最后用沖地板擦的水刷輪胎。碰到難以清洗窗縫、地板死角保潔員只能自制一些小工具,說著林紅拿出了自制的“神器”們給記者看。公交車上邊邊角角特別多,有時候用大的抹布或者拖把,既費力費時費水,還達不到理想的效果,所以,她根據經驗,制作了一些清掃小工具,比如擦天窗的,伸縮桿可以不用爬高就可把天窗擦干凈,既節省了時間,又保證了安全;擦鋁條的,用廢舊的鐵管做的能把鋁條快速的擦干凈;擦玻璃與窗框中縫,手伸不進去只能用鋼管塞布條壓扁伸進去剛剛好。玻璃中縫是最難擦的,把勺子改造成兩頭彎曲的樣子,這樣擦起玻璃中縫得心應手刷一下就可以擦干凈。像這樣的奇思妙想保潔員們還有很多,在工作中起到了非常大的作用。
林紅告訴記者,在打掃車廂衛生中,最讓她們頭疼的,也是最費時費水的就是藏在縫隙中的口香糖和各種飲料粘稠液體等灑在地板上造成的污漬。“這些污漬不但頑固難清理,而且隨著乘客在車內走動踩的到處都是,更加大了清理的難度。”對于這種頑固性的污漬,林紅一般先用去污粉兌水倒進噴壺將污漬噴濕,然后等污漬軟化后再用小鏟子和抹布配合著清理,這樣先將重點難清理的污漬擦干凈后,再清掃車廂衛生更容易些。“我們保潔員現在回家就琢磨著怎么研究新的工具,從而做到更快更節水的清潔車輛,我兒子都說我是保潔屆的‘托尼老師’為車輛美容。”林紅說。
為了節約水資源,林紅粗略地計算了一下,現在每輛車節約30斤左右的水,每人5輛車,一天下來就可以節水150斤,整個分公司一天就可以節約大概3000斤約1.5噸水;二次用水,把一些不是很臟的水倒在二次用水的桶里進行二次利用,比如刷地、沖抹布、地板擦等等,這樣光車輛保潔方面一年就可以節省大約600噸水,這真是一個不小的數字。